当前位置:首页 > 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
宁县二中学案 高一化学 主备:屈涛锋 审核:张凯
班级 第 小组 姓名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反思感悟: 学习目标 1、了解金属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2、掌握钠、镁、铝分别跟O2反应的有关性质。 教学重点 钠、镁、铝与氧气的反应。 自主学习 1.地球上绝大多数的金属以 态存在于自然界中,在地壳中的含量位于前四位的元素分别为 、 、 、 。 2.金属有许多共同的物理性质:如不 、有金属 、易 、易 、有 。 3.【阅读分析】课本P46图3-2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一些实验:分别写出四幅图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 铝丝与硫酸铜反应形成铜树、 ②. 镁条燃烧、 ③. 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形成银树、 ④. 镁条与盐酸反应。 归纳:金属共同的化学性质是:通常能与 等发生反应。 合作探究 1.画出Na、Mg、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Na ,Mg ,Al 。 结构特点: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 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易 ,单质表现出 性,遇到 剂时,就会发生 反应。 1 宁县二中学案 高一化学 主备:屈涛锋 审核:张凯
2.【课堂演示实验-1】用镊子夹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反思感悟:用小刀切割绿豆大小一块金属钠,切开金属钠前先观察钠的表面,以便与切后进行比较。切割金属钠在玻璃片上进行。 3.【课堂演示实验—2】把绿豆大小的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并加热。 记录观察的现象:讨论下列问题 实验1观察到的现象: 钠的物理性质:钠质 ,呈光亮的 色,密度比煤油 。 金属与非金属反应: 1.钠与氧气的反应 ①.常温条件下现象,刚开始切割面有 ,迅速变 。生成白色的 (化学式为 )解释: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加热条件下观察到的现象:加热时钠首先 接着 , 产生 火焰,生成 色的 (化学式为 )。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由上述两个反应你得到的结论是: 。 春晖班、实验班附加碱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规律 2.镁与氧气的反应(查阅初中教材) 燃烧现象: 反应方程: 3.铝与氧气的反应 【课堂演示实验—3】观察加热铝箔时的现象,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加热铝箔观察到 现象,原因是: 。 铝与氧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以上三种金属与氧气反应的结论: 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氧化物。 形成的氧化膜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 和 形成的氧化膜致密,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 2 宁县二中学案 高一化学 主备:屈涛锋 审核:张凯 说明:金属与其它非金属反应在第四章学习。 重难点点拨 课堂检测 1.下列实验室中对于少量Na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A.保存在水中 B.密封,保存在广口瓶中 C.用铝箔包裹,密封在广口瓶中 D.密封,保存在煤油中 2. 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 A. 铝的活泼性差 C. 铝与氧气不反应 B. 铝的还原性差 D. 铝表面有氧化膜 反思感悟: 3.下列关于金属元素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化合价 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化合价一定是不同的 D、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固体 4.取一块金属钠放在坩埚里加热,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金属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④⑤ 5.用双线桥分析钠在常温下和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书写铁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主备:屈涛锋 审核:张凯
纠错与反思
4
反思感悟:
宁县二中学案 高一化学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