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开展儿童绘画日记与语文教学结合实验的小结
在平时的想象画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尴尬局面:学生作业千遍一律,缺乏创造性,作业完成以后学生自己也说不出到底画了什么,完全达不到想象画的教学要求。原因就在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没有得到开发,创作欲望不强,稀里糊涂地作画,效果当然很差。其实,儿童是很有创造天赋的,他们的头脑里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没有太多的定势,他们的想象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大胆离奇的,关键就在于教师有没有很好地去挖掘、去引导。只要教学方法得当,学生的想象是无限的。我们在欣赏优秀的儿童作品时,经常会为儿童的大胆想象而喝彩。\说画\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开启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下面结合教学实际介绍一下\说画\教学。 一、画前\说画\
画前\说画\,是在想象画教学导入过程中让学生说\画\。 1、说内容
想象画教学的难点就是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地在想象的王国里遨游。\说画\教学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在教师运用多种手段、媒体给学生许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自由的想象,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想的内容,这时的说画要让学生有充分的说的自由,教师千万不要说\不可能\、\没那回事\等否定的词,对那些具有创造性的想法,尤其是那些离奇古怪的想法,要大力表扬,让学生觉得这样\异想天开\是对的,从而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养成发散性思维的习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说画的机会,可以采用自己说、同桌互相说、小组说、全班说等多种形式。如:在上兴趣班时, 我给了个题目<<我心中的游乐场>>,学生说了许多他们心中的游乐场。从建址来说:有建在太空里的,有建在海里的,有建在大树上的,甚至有建在云朵上的、、、、、、;从外形来说:有飞船型的,有苹果型的,有迷宫型的,还有花瓣型的、、、、、、;从作用上来说:可以和外星人一起玩耍,可以画画、唱歌、跳舞,可以游泳、打球、踢足球,可以四处旅游、、、、、、;从使用者来说:有小朋友的游乐场,有昆虫的游乐场,有所有生命的游乐场、、、、、、。让学生们这样一说,\我心中的游乐场\就十分丰富和具有创造性。
2、说步骤
在学生对所要画的内容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再让每一个学生说说怎样来画这幅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搞清楚作画的步骤,做到胸有成竹。这样的学生肯定会成功的。 二、画时\说画\
为了让学生在充分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创作,学生作画时,教师可根据想象画的内容,配以当的背景音乐,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故事在画画的时候讲出来,边画边讲。学生可以手舞足蹈,尽情放纵情感,让思维随着情感不断并放出火花。
如在《太空旅行》中,学生创作时,教室里播放着空灵的电子音乐,学生在完全自由的状态中作画。他们有的嘴里发出\嘘嘘\的叫声模仿太空飞船的飞行;有的和太空人打招呼;有的描述自己想象中的太空飞行器、、、、、、乍一看。教室里乱哄哄的,但仔细瞧,他们个个都十分投入,似乎着了魔似的,口到手到;一幅幅想象丰富,构思奇特的作品就在他们的手下诞生了。
三、画后\说画\
画后说是指学生完成作品以后,让学生通过说作品,加深理解,从而达到进一步完善作品的目的。 说自己的画
每位学生把自己的画,用故事的形式讲出来。一般是先让学生自言自语地说,然后四人小组交流,最后挑典型的作品让学生自己上台拿着画说内容。
在学生说自己的画的时候,一些在画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的东西,得到完善,为进一步创
作奠定了基础。 说别人的画
在说别人的画的时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说的时候既是对别人作品的一种全新的诠释,也是一次口头的二度创作,既能帮助自己加深对创作的理解,同时也使作者发现全新的角度,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在想象画的教学中运用\说画\教学,既能很好地完成想象画的教学任务,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儿童画就是大师的画吗? 2007-04-04 16:46
美的脚步,在孩子的笔下同样也会停留。也许孩子的父母和老师并未在意,但孩子在不经意间确实能画出令艺术大师们也赞赏的画来,难怪有人惊叹:“儿童画就是大师的画”! 但儿童的画并不等同于大师的画,在不破坏儿童天性的前提下,引导儿童学好绘画是非常必要的。引导儿童绘画,首先要学会欣赏儿童画。儿童画的美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完整是一种美,残缺也是一种美;成熟是一种美,幼稚也是一种美;清晰是一种美,朦胧也是一种美;整齐是一种美,潇洒更是一种美;规范是一种美,自由也是一种美。
引导儿童画画,不能用像不像去评价儿童画。儿童画是儿童的生活体验,他们表现的是一个最纯洁的视角和生命最初的律动,他们作品中物体的“不似”恰好是大师追求的“神似”,这是一种超越时空自由自在的意念。这种离形求神的画法,更显得纯真可爱,也正是艺术家所追求的返璞归真的境界。马蒂斯在他那幅《摩洛哥风景》中,描绘了梦境般的森林、蓝色的土地、玫瑰红的树干、黄绿相间的植物,所有的色彩都被图案化地平涂,却又用黑色的线条勾勒出植物的叶脉,跟中国写意画一样也力求一种儿童画稚拙的趣味。 但大师的画毕竟是大师的画,并不同于儿童的涂鸦。虽然儿童画和大师的画都是美术评论家的宠儿,但孩子们的画作多出于无意识的偶然,而大师的画则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和智慧。如果单单是为了保持孩子的天性而任其自由发展,则夺了孩子学习的权利,也限制了孩子的发展,是不可取的,要正确孩子画画。
图文综合发展学生思维
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小学 禹天建 早在1984年,我就开始了在中小学美术学科开展绘画日记的图文综合艺术实验探索,在实践过程中,我采取了如下几种课程形式。
儿童绘画日记课程。绘画日记又分为美术日记、日记画、日记组画,是将绘画与日记相结合的一种尝试,以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绘画默写造型能力。 美术日记用图画配合文字,记录一天生活中经历的有意义和有趣的事情,表达儿童对事物理解和自身感受。日记画是用图画配合文字,反映生活中所经历的有意义和有趣的事情,它融写生、记忆、想象、创作为一体,可以主观地、艺术化地反映现实生活。日记画是用日记格式进行绘画,可以融入儿童想像因素,渗透儿童创造意识。日记组画是用组合或连环图画配合文字、记录两天或三天经历的有意义和有趣的事情,它可以促进学生对事物表现的计划性、条理性和连续性,锻炼学生的绘画和画面构图能力,使学生从生活中有主题地选择和组合画面。
漫画日记课程。将讽刺、幽默、夸张的漫画表现方法与日记相结合,加入诙谐、风趣的情感因素,体现出比喻、象征的作品寓意。这种形式的综合训练,适合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 速写日记课程。用迅速、简练而概括的线条画出对象的动态和神情,并用日记文字记录小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对事物的感觉,从而培养细致的观察力以及快捷描绘事物的能力。速
写日记的训练主要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和具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学生。
美术作文课程。从文章中选择最佳意境与情景,配以相适宜的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作文,我称之谓美术作文,其实质是绘画教学中的一种形式与方法。
小学低年级图画通信课程。这种“图画通信”既有画画又有写字,使低年级学生在边画边写的快乐中寻求自己的空间,遇到不会写的文字用“图画”形象来代替。
低年级看图写话、读文配画课程。看图写话就是通过一幅画面,(包括电视画面)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读文配画就是借助一段精美的文章,画出文中所叙述的人和事及文中所表达的“情”与“境”。
小学生班级绘画日记与班级美术作文课程。如何在绘画日记和美术作文的美术综合艺术活动中,培养和渗透团队合作精神?我设计了“小学生班级绘画日记”和“小学生班级美术作文”,即每班发一个速写本,每周有两位同学参加,一个擅长绘画,一个擅长写作;两人通过讨论交流,确定题材、内容、画面结构以及表达形式,经过实验与训练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生插图、故事画、连环画课程。为自己喜爱的小说、散文以及自己满意的作文画上插图,这种形式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综合艺术练习。故事画,就是根据别人讲述或叙述的故事,或者自己创作编写的故事,用图画的形式来表达。连环画就是用多幅画面连续地表达一个故事的发展过程的绘画形式,它是通过图文互相配合的形式来表达主题思想。这些表达形式都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综合艺术训练。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图文综合艺术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的发展趋势,必将要与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网络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发展。 《中国教育报》2003年7月23日第4版 论小学图文综合艺术教育的实践与发展 —禹天健
本文所述只是笔者对学习《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心得体会,是笔者十九年来图与文结合简要的研究总结。有了《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就有了一座理论大山,支撑着自己的探索并继续深入下去。现在,笔者把这些教育实践经验理顺为:“小学图文综合艺术教育”的概念。并逐步形成小学图文综合艺术教育的体系,创立独立的艺术教育思想、观念和风格。且正式在美术教育界提出。但必须强调,立足点仍以美术学科特征(知识与方法)为主要,将图与文结合,形成一种综合艺术形态。无论怎样笔者十九年来始终没有放弃对绘画日记、美术作文等一系列图文综合艺术教育的研究,所以笔者自称“小学图文综合艺术教育的首创者”。希望得到同仁们指正,共同讨论,趋以完善。
早在1984年我就提出要在全国中小学美术学科开展绘画日记的综合艺术活动。并在有的学校进行了实验探索。1989年第一篇论文《儿童美术日记教学探索》在全国少年儿童校外教育研究会举办的首届论文评选中荣获优秀奖,这就更加坚定了我继续研究的决心。同时,得到许多新闻媒体广泛关注。1990年在《江苏教育报》上发表了第一篇我写的美术日记教学文章和辅导学生作品;不久,山西《青少年日记》杂志编辑约我写一篇向全国中小学生介绍绘画日记的文章;发表后得到很大反响。随后,《江苏教育》杂志、《扬子晚报》、《南京日报》、广东《第二课堂》杂志、深圳《特区教育》杂志、《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青少年报》、以及香港《文汇报》、《澳门日报》都作了相应报导和发表了我的一些教学研究文章。并出版了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儿童绘画日记欣赏与指导》专著,在美术教育界产生了一定影响。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国的基础教育迎来了新世纪的曙光。同时,更坚信了我探究小学图文综合艺术教育研究的方向和信心。
同年,国家教育部又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试验稿)和《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有了这两篇权威性的文献,从而,图文综合艺术教育的研究有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为美术与语文学科相结合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
而且,两个不同学科课程标准,都突出了“综合”与“探究”。譬如《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等方面相结合的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和发现能力。”又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从这里我们充分感受到不仅是画一画、写一写,更不是简单的“结合”,而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跨学科综合性的举措。本文以《美术课程标准》为出发点,从小学图文综合艺术教育的实践与发展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小学图文综合艺术教育的研究
什么是“图文综合艺术教育呢?”图文综合艺术教育就是指将图(包括一切视觉图像)与文(包括所有形式的语言文字)进行整合一体,并融入艺术以及其它传播媒体;这样的一种艺术教育方式,我们称之为图文综合艺术教育。则体现出这些实践课程内容: (一)儿童绘画日记课程
我将绘画日记分为:美术日记、日记画、日记组画,是将绘画与日记相结合的一种尝试,是从各自不同的内涵和意义加以区别。从而有力的促进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绘画默写造型能力。
而且,骄傲的是国家《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将笔者多年研究探索的其中之一的“日记画”教学形式编进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这样写到:“用日记画的形式,记录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情感。” 1、儿童美术日记
儿童美术日记就是少年儿童用图画配合文字,记录一天生活中所经历的有意义和有趣的事情,具有记忆性、文字性、图画性的特点。而且是真实地客观地反映生活中的人与事。表达了儿童对事物理解和自身感受。从绘画上来看,接近“记忆画”的绘画表现方法。 2、儿童日记画
儿童日记画就是少年儿童用图画配合文字,创造性地反映生活中所经历的有意义和有趣的事情。它融写生、记忆、想象、创作为一体。它可以主观地、艺术化反映现实生活,将儿童的形象记忆与儿童主观意念融于画面之中,是儿童表现性与儿童创造性极强的绘画活动,也是最能体现出儿童个性特征的表达方式。
日记画系用日记格式进行绘画艺术再创造。融入儿童想象因素,渗透儿童创造意识。是一幅有图有文具有创意的“想象画”。 3、儿童日记组画
儿童日记组画就是少年儿童用组合或连环图画配合文字、记录两天或三天经历的有意义和有趣的事情。它可以促进学生学生对事物表现的计划性、条理性和连续性,锻炼学生的绘画和画面构图能力,使画面与文字有机配合,形成统一画面。
日记组画的训练使学生在绘画与日记结合实践中更深入更开阔,让学生从生活中有主题地选择和组合画面,在提高绘画造型能力过程中感悟现变化又统一的哲理。 日记组画就是一幅幅“日记连环画”的表达方式。 (二)小学低年级看图(画图)写话读文配画课程 看图(画图)写话就是通过一幅图画,(包括影视画面)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所写的语言文字可以记叙、议论、也可以用儿歌或诗歌来表达。
读文配画就是借助一段精美文章,画出文中所叙述的人和事;画出文中所表达的“情”与“境”。绘画表现方法多种多样。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