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23 应用力学两大观点分析多过程问题(练)(含解析)
专题23 应用力学两大观点分析多过程问题
1.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先对物体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1,经过时间t后撤去F1,立即再对它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2,又经过时间4t物体回到出发点,此时物体的动能为50J,求:
(1)恒力F1与恒力F2的比值
(2)恒力F1对物体做的功W1和恒力F2对物体做的功W2各为多少 【答案】(1)【解析】
F116?(2)W1?32J,W2?18J F29【名师点睛】在F1和F2的作用下,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回到原处,说明位移的大小相同,这是解这道题的关键点,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回到原处,整个过程中的位移为零.根据
2.如图所示,倾角 θ=37°的光滑且足够长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在斜面顶端固定一个轮半径和质量不计的光滑定滑轮 D,质量均为m=1kg 的物体A和B用一劲度系数k=240N/m 的轻弹簧连接,物体 B 被位于斜面底端且垂直于斜面的挡板 P 挡住。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使物体 A 跨过定滑轮与质量为 M 的小环 C 连接,小环 C 穿过竖直固定的光滑均匀细杆,当整个系统静止时,环 C 位 于 Q 处,绳与细杆的夹角 α=53°,且物体 B 对挡板 P 的压力恰好为零。图中 SD 水平且长度 为 d=0.2m,位置 R 与位置 Q 关于位置 S 对称,轻弹簧和定滑轮右侧的绳均与斜面平行。现 让环 C 从位置 R 由静止释放,sin37°=0.6,cos37°=0.8,g 取 10m/s2。求:⑴小环 C 的质量 M;
⑵小环 C 通过位置 S 时的动能 Ek及环从位置 R 运动到位置 S 的过程中轻绳对环做的功
WT;
⑶小环 C 运动到位置 Q 的速率 v。
【答案】C 【解析】
对于A、弹簧和C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定恒,有 Mgdcot??mgsAsin??Ek 解得 Ek?1.38J
对此过程,对A由动能定理,得 WT?Mgdcot??Ek 解得 WT?0.3J
⑶环通过位置Q时,弹簧为伸长为 x3?0.025m,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环位于R、S时相同。 对于A、弹簧和C组成的系统,在环从R到Q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定恒定律,有 Mg?(2dcot?)?1212
Mv?mvA22对环的速度分解,得 vA?vcos? 变形得 v?
4Mgdcot? M?mcos2?2
代入数据得 v?2m/s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物体的平衡、机械能定恒定律及动能定理的应用;该题中,第一问相对比较简单,解答的关键是第二问,在解答的过程中一定要先得出弹簧的弹性势能没有变化的结论,否则解答的过程不能算是完整的。
3..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3/4圆弧形光滑轨道半径为R,A端与圆心O等高,AD为与水平方向成45°角的斜面.B端在O的正上方.一个小球在A点正上方由静止开始释放,自由下落至A点后进入圆形轨道并恰能到达B点,求:
(1)释放点距A点的竖直高度;(2)小球落到斜面上C点时的速度大小
【答案】(1)1.5R;(2)5gR 【解析】
小球落到C点得速度大小:vC?v?vy?5gR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圆周运动、平抛运动及动能定理的应用;解题时要把小球的运动过程分为三部分,第一段是自由落体运动,第二段是圆周运动,此时机械能守恒,第三段是平抛运
3
22
动,分析清楚各部分的运动特点,采用相应的规律求解即可.
4..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以8.0m/s的初速度由底端冲上斜面,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g取10m/s,sin37°=0.6,求:
(1)若使物体不至滑出斜面,斜面的最小长度;(2)物体再次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
2
【答案】(1)4m;(2)16J.
5.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台阶上放置一质量m=0.5kg的小物块,它与水平台阶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与台阶边缘O点的距离s=5m。在台阶右侧固定一个
1圆弧挡板,圆弧半径R=1m,4,取g=10m/s)
2
圆弧的圆心也在O点。今以O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现用F=5N的水平恒力拉动小物块,一段时间后撤去拉力,小物块最终水平抛出并击中挡板。(
(1)若小物块恰能击中挡板上的P点(OP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求其离开O点时的速度大小;
(2)为使小物块击中挡板,求拉力F作用的最短时间;
(3)改变拉力F的作用时间,使小物块击中挡板的不同位置,求击中挡板时小物块动能的最小值。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