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天津市东丽区物理八年级(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物质的质量大于乙物质的质量 B.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 C.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 D.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Kg/m
2.社会食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小明的奶奶从自由市场上购买了一箱牛奶,小明想知道牛奶是否掺水.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牛奶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小明取100 mL这种牛奶,测得它的质量为102.2 g,则这种牛奶 牛奶中掺水含量 0% 牛奶密度/(g·cm-3) A.未掺水 C.掺水含量在20%~30%之间 确的是( )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3
3
1.030 1.027 1.024 1.021 1.018 1.015 1.012 1.009 1.006 1.003 1.000 B.掺水含量在20%以下 D.掺水含量在30%以上
3.如图,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有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下述观点正
A.成像时像距大于物距
B.使相机靠近两位被拍照的人,可以看到全身像
C.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 D.要使人像更亮,应在被拍照人前面“补光”
4.如图所示,有一个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位置,它所成的像的形状是
A. B. C. D.
5.如图所示,容器底部有一探照灯S发出一束光线投射到MN木板上,在B点形成一光斑,当向容器中注水时,光斑B将移向( )
A.B的上方 B.B的下方 C.B的左边 D.B的右边 6.对下列四幅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 C.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
B.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 D.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
7.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
A.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B.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C.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D.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声速在各种介质中都一样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C.空气是一种能传播声音的介质 D.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9.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潜望镜是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路的原理制成的 B.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为30° C.无论是光的反射,还是光的折射,其光路都是可逆的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发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发射定律 10.下列关于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A.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为了方便读数,要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读数 B.调节天平平衡时,即使桌面倾斜也可以将指针调至刻度盘中线处进行调平使用 C.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的凹面底部垂直
D.用天平测量潮湿物体或化学药品时,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二、填空题
11.如图甲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____cm,用天平称量某物体的质量时,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是_____g。
12.利用微信“扫一扫”功能,通过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可快速获取网络信息,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二维码到摄像头的距离应满足______的条件。
13.2014年11月,溧阳某钢铁厂液氧塔发生泄漏.消防队员赶赴现场,发现泄漏点周围雪花飘飘.雪花的形成是______(物态变化名)过程,需______(吸/放)热.消防队员用湿棉布捂在泄漏口,借助水的_____(物态变化名)止住泄漏.
14.在去年我县中学生文艺汇演上,李明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琴声是通过______传播到观众耳中的。
15.如图,一束激光与水平方向成45o角斜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现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则水槽底部光斑移到O点的_____(选填“左”或“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则折射角将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水位上升的速度为v,则水槽底部光斑移动的速度_____v(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6.一个人的身高是1.76×10_________(填合适的单位)。 三、计算题
17.某个油罐车,装了50m3的石油,为了估算这个油罐车中的石油质量,从中取出30cm3的石油,称得质量为24.6g,求这个油罐车中石油的总质量为多少吨?
18.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求:
9
(1)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2)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四、实验题
19.小浩同学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
(1)如图甲是小浩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_______. (2)小浩纠正了错误后调节好天平,将石块放入左盘,将最小的砝码5g放到天平上,指针如图乙所示,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天平平衡时,测出石块的质量如图丙所示,小石块质量是_______g. (3)如图丁所示,量筒测出小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__cm3,则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kg/m。 (4)实验中,小浩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在没有量筒的情况下,老师给他增加了一个溢水杯和小烧杯测量石块的体积。如图
3
A.用天平测出空小烧杯的质量m1;
B.将溢水杯装满水后,将小石块放入溢水杯中,并用小烧杯承接溢出的水; C.用天平测出小烧杯和溢出的水的总质量m2;
测小矿石的体积是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和水的密度?水表示)。
20.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透明玻璃板竖立在直尺上方,且底边与直尺相互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在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蜡烛A为成像物体.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且应在 ________ (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杯所成的像.
(2)点燃蜡烛A,小心的移动蜡烛B,当看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表面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_ .这时,若把蜡烛B换成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 (填“实”或“虚”)像.
21.如图甲是小明、小红两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
(1)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红按如图甲所示的进行读数,其错误之处是: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___________;
(2)读数时小明发现A点有小水滴影响读数,小水滴的成因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按乙图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