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泰安地区2019年中考生物第一部分基础过关第1课时生物和生物圈复习练习(含答案)

泰安地区2019年中考生物第一部分基础过关第1课时生物和生物圈复习练习(含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3 4:00:40

项中,初到高原的人出现高原反应,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D选项中,水葫芦作为“生物入侵者”影响本地物种的生存,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5.A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影响这一现象的生态因素主要是温度,而不是水分,A错误。

6.B 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连接而成的链状结构。其中,起始环节是生产者,所以A、C都错;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所以D错。 7.C 由图可知,杂食性的鸟与昆虫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8.C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此食物网中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C错误。 9.B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非生物成分(阳光),故B错误。

10.C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是最大的生态系统,C错误。 二、非选择题

11.答案 (1)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3)静置2分钟 (5)D (6)光 (7)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8)环境 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解析 (1)小组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因此实验前,小组提出的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3)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相同的鼠妇,然后静置2分钟,因为刚放入鼠妇活动不稳定。 (5)、(6)该实验的题目是探究“光会影响鼠妇分布”,实验变量是光,把同样多的鼠妇同时放在较暗和较亮的环境中,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鼠妇喜欢在较暗的环境中生活,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先逐渐增多,后趋于稳定,因此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D符合情况。 (7)通过实验数据可知:阴暗环境中的鼠妇多,明亮处少。可以得出结论: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8)上述实例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12.答案 (1)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2)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食虫鸟 (4)昆虫、鼠 (5)鹰 (6)自动调节

解析 (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若图一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2)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逐级递减,而且流动是单向的、不是循环的。(3)食物链反映的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据图一可知,X既可以代表青蛙,也可以代表食虫鸟。(4)由图一可知,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鼠、昆虫。(5)有毒物质随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图二中的甲有毒物质最多,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最高营养级的鹰。(6)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3.答案 (1)A (2)二氧化碳 有机物 (3)能量流动 (4)非生物部分 (5)关停沿岸化工厂、惩治非法排污行为、禁止捕猎、投放食物、建立自然保护区(最有效)、建立繁育中心(合理即可) 解析 图中有一条食物链:A→D→C,其中①表示光合作用、②③表示呼吸作用。(1)图中的A生产者是生态系统最主要的生物部分,它直接决定了流入本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多少。(2)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消耗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所以碳在无机环境和各种生物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碳沿着食物链,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3)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4)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5)为响应“不搞大开发,要搞大保护”的号召,可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治理长江,保护白鳍豚,如关停沿岸化工厂、惩治非法排污行为、禁止捕猎、投放食物、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繁育中心等。

14.答案 (1)寄生蜂、蛇 15 (2)食物网B 自动调节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4)A

解析 (1)食物网A获取食物的路径具有较多选择的生物是寄生蜂(食物为蝉、介壳虫、蚜虫)和蛇(食物为黄雀、蜥蜴、青蛙),都有三种选择;食物网A中与寄生蜂有关的食物链有15条。(2)在食物网A和B中假若介壳虫同时在这两个位置上消失(死亡),在食物网A中介壳虫消失的话,在同营养级上的蝉和蚜虫可以弥补,但在食物网B中介壳虫消失的话,在同营养级上将无其他生物可以弥补,可能造成该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也可以看出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丰富,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所以介壳虫在食物网A和B中处于不同的位置,假若它同时在这两个位置上消失(全部死亡),那么对于食物网B的影响后果更严重(填食物网A或B),说明生物种类多的生态系统,具有更好的自动调能力。

(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一般是10%~20%;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组成了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4)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肉食性昆虫以植食性昆虫为食,当肉食性昆虫增加时,植食性昆虫就减少;植食性昆虫减少了,肉食性昆虫由于食物不足数量减少,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项中,初到高原的人出现高原反应,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D选项中,水葫芦作为“生物入侵者”影响本地物种的生存,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5.A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影响这一现象的生态因素主要是温度,而不是水分,A错误。 6.B 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连接而成的链状结构。其中,起始环节是生产者,所以A、C都错;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所以D错。 7.C 由图可知,杂食性的鸟与昆虫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8.C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此食物网中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C错误。 9.B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非生物成分(阳光),故B错误。 10.C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