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高效课堂教案(全册)
第三课时 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P10页例4,P7页做一做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规范地进行计算。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引入新课
1、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2、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揭示课题: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0页例4,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根据例1题中信息列出算式。 2、想一想:你还可以怎样列式?
3、观察两个算式的不同点,说一说它们的运算顺序。
4、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先算什么;②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③最后
- 9 -
算什么。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0页例4,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三)自学检测
李老师用450元买了排球,又用350元买了篮球,已知排球和篮球的单价是一样的,每个50元,排球比篮球多买了几个?
1、你能用两种方法列式计算吗?试一试。 2、说一说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正确地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别的学生解决。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遗留的问题。(如有问题教师及时纠正) 板书: 270÷30-180÷30 =9-6 =3(名)
(270-180)÷30
=90÷30 =3(名)
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做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3、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如下结论。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2)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四、做练习
- 10 -
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 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1)270÷30-180÷30 (2)(270-180)÷30
=9-6 =90÷30 =3(名) =3(名)
- 11 -
第四课时 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P11页例5及P9页做一做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过程与方法: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引入新课
1、回顾学习过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闭上眼想一想)
2、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
3、 揭示课题:混合运算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1页例5,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说一说它们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2、观察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有什么异同?
3、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先算什么;②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③最后
- 12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