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省杭州二中201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杭州二中201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22:09:40

浙江省杭州二中201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其中1-20每题2分,21-25每题3分) 1.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有漂白性,常用作棉、麻、纸张和食品的漂白

B.氢氧化铁溶胶、水玻璃、淀粉溶液、PM2.5微粒均具有丁达尔效应 C.“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

D.汽车尾气污染物中含有氮的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 2.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瓶中盛有适量浓H2SO4,从A口进气来干燥NH3

B.从B口进气,用排空气法收集CO2

C.瓶中盛满水,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收集NO2

D.瓶中装满水,A口连接导管并伸入量筒中,从B口进气,用排水 法测量生成H2的体积

3.下列各选项中的两个反应,可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选项 Ⅰ Ⅱ A Ba(OH)2溶液与过量NaHCO3溶液混合 NaOH溶液与过量NaHCO3溶液混合 B 少量SO2通入Ba(OH)2溶液中 过量SO2通入Ba(OH)2溶液中 C BaCl2溶液与Na2SO3溶液混合 Ba(OH)2溶液与H2SO3溶液混合 D 少量氨水滴入AlCl3溶液中 少量AlCl3溶液滴入氨水中 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列实验中所选用的仪器合理的是

①用50 mL量筒量取5.2 mL稀硫酸 ②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 ③用托盘天平称量11.7g氯化钠晶体 ④用碱式滴定管取23.10 mL溴水 ⑤用瓷坩埚灼烧各种钠化合物 ⑥用250 mL容量瓶配制250 mL 0.2 mol/L的NaOH溶液

A.①②④ B.②③④⑥ C.③⑥ D.③⑤⑥ 5. 某学生做完实验后,采用下列方法清洗所用仪器: ①用浓氨水清洗做过银镜反应后的试管

②用酒精清洗做过碘升华的烧杯

③用浓盐酸清洗做过高锰酸钾分解实验的试管 ④用盐酸清洗长期存放三氯化铁溶液的试剂瓶 ⑤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盛过苯酚的试管

⑥用热氢氧化钠的浓溶液清洗沾有硫磺的试管 下列对以上操作的判断。正确的是

A.除①外都对 B.除⑥外都对 C.④⑤不对 D.全都正确

6.如图示的装置中,把X溶液逐滴滴下与Y物质反应,若X为浓硫酸,Y为第三周期金属元素中常温下与水难反应的单质。Z为品红溶液。实验中观察到Z褪色。则Y为

A.Na B.Mg C.Al D.Mg或Al 7.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2-

A.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2AlO2+3H2O+CO2===2Al(OH)3↓+CO3

2-

B.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SO4完全沉淀:

3+2+2--

Al+Ba+SO4+3OH===BaSO4↓+Al(OH)3↓

C.200 mL 2 mol/L的FeBr2溶液中通入11.2 L标准状况下的氯气:

2+-3+-4Fe+6Br+5Cl2=4Fe+3Br2+10Cl

D.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

-2--+

3ClO+2Fe(OH)3===2FeO4+3Cl+H2O+4H

8.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H)=0.1mol/L的溶液:Na、NH4、SO4、S2O3

+--12+-2-+

B.c(H)/c(OH)=1×10的溶液:K、AlO2、CO3、Na

+-123+-+2-C.在由水电离出的c(H)=1×10mol/L的溶液:Fe、ClO、Na、SO4

2++3+--D. c(Fe)=0.1mol/L的溶液:H、Al、NO3、SCN

3+2+2+

9.在硫酸铁电化浸出黄铜矿精矿工艺中,有一主要反应:CuFeS2+4Fe=Cu+5Fe+2S,反应结束后,经处理获得单质硫x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硫元素被氧化,所有铁元素均被还原

3+2+

B.氧化剂是Fe,氧化产物是Cu C.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x mol

3+

D.反应结束后,测得溶液中三种金属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y mol,则原Fe的总物质的量为(y-x)mol

10.室温时,两个容积相同的烧瓶中分别盛有M和N两种气体(同温同压),取下弹簧夹A,使两烧瓶内的气体接触(如图),容器内的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编号 ① ② ③ ④

气体M H2S H2 NH3 NO

气体N SO2 Cl2 HCl O2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④①③ D.④①②③

11.根据下图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2-

A.除去粗盐中杂质(Mg、SO4→过滤后加盐酸

B.在过程②中将MgCl2·6H2O灼烧即可制得无水MgCl2

C.从能量转换角度来看,氯碱工业中的电解饱和食盐水是一个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D.从第③步到第⑤步的目的是为了浓缩

12.在复杂的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2--2--

A.在含等物质的量AlO2、OH、C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OH、CO3、AlO2

--2+

B.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l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Br、Fe

C.在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O2: KOH、Ba(OH)2、K2CO3、BaCO3

3+2++3+2++2+

D.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Cu、H的溶液中加入锌粉:Fe、Cu、H、Fe

13.已知氧化还原反应: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Cu(IO3)2作氧化剂,Cu(IO3)2中的铜和碘元素被还原 B. CuI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每生成1 mol CuI,有12 mol KI发生氧化反应

+5

2+2-

、Ca),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

2+

D.每转移1.1 mol电子,有0.2 mol I被氧化

14.下列反应可能会生成Na2O2的是

A. 金属钠高温还原CO2,制人工金刚石膜或粉

B.汽车气囊中用氧化铁除去NaN3受撞击时分解生成的钠 C.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金属钠与NaNO2反应制取Na2O D. 将4.6 g钠与1.6g硫粉迅速混合起来,并放在石棉上加热

15.中学常见物质A、B、C、D、E、X,存在如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若D是一种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最终变为红褐色,则A可能是铁 B、若D是一种强碱,则A、B、C均可与X反应生成D C、若D为NaCl,且A可与C反应生成B,则E可能是CO2

D、若D是一种强酸且可与铜反应生成B或C,则A既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 16.为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下列实验的设计或操作最合理的是

A.为测定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放置空气中是否部分转化为Na2CO3,用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

B.为观察Mg条在CO2气体中的燃烧,在一个集气瓶中收集满CO2气体,取一小段除去表面氧化膜的Mg条用坩埚钳夹持点燃后迅速投入上述集气瓶底部。

C.为比较Cl与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相同条件下,测定相同浓度的NaCl溶液和Na2S溶液的pH值

D. 给盛有铜与浓硫酸的试管加热,发现试管底部出现灰白色固体,为检验其中的白色固体为无水硫酸铜,可直接向试管中加入适量水 17.已知:2Na[Al(OH)4]+CO2→2Al(OH)3↓+Na2CO3+H2O,向含2 mol NaOH、1 mol Ba(OH)2、2 mol Na[Al(OH)4]的混合溶液中慢慢通入CO2,则通入CO2的量和生成沉淀的量的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n(CO2)(mol) n(沉淀)(mol) 2 2 3 2 4 3 5 2 18.用4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不符的是 .选项 A B C D 操作及现象 缓慢通入反应C+2H2O+2Cl2????CO2+4HCl生成的气体,变浑浊,继续通入,浑浊消失 通入SO2和SO3混合气体,溶液变浑浊,无任何气体生成 通入S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S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变浑浊 通入(NH4)2CO3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变浑浊,继续通入,浑浊不消失 ?溶液 Ca(OH)2溶液 Ba(NO3)2溶液 Ca(OH)2溶液 Ca(OH)2溶液

19.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共a mol,加盐酸后固体全部溶解,共收集到b mol氢气,且向反应后的溶液

中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则原混合物中单质铁的物质的量为

A.

1(a?b)mol 2B.(a?b)mol C.

1(a?b)mol 2D. (a?b)mol

20.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给试管中的铜与浓硫酸加热,发现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并夹杂有少量黑色物质,此白色固体为硫酸铜,黑色固体为氧化铜

B.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生成的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C.相同质量的铜分别与足量的等体积的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生成溶液分别为绿色和蓝色,是由于反应时产生的铜离子浓度前者大于在后者 D.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实验现象,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21.8.34gFeS04·7H20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为78℃时固体物质M的化学式为FeSO4?5H2O B.温度为l59℃时固体物质N的化学式为FeSO4?3H2O C.在隔绝空气条件下,N得到P的化学方程

式为FeSO4

FeO+SO3↑

D.取适量380℃时所得的样品P,隔绝空气加热至650℃,得到一种固体物质Q,同时有两种无色气 体生成,Q的化学式为Fe2O3

2+--

22.向含有Fe、I、Br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线段BC代表Fe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

B.原混合溶液中n(FeBr2)=6mol

C.当通入Cl2 2mol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

2+-3+-

可表示为: 2Fe+2I+2Cl2=2Fe+I2+4Cl

2+--

D.原溶液中n(Fe): n(I): n(Br)=2:1:3

23. 将51.2g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物共0.8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ml 2mol/L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含NaNO3和NaNO2的盐溶液,其中NaNO2的物质的量为(已知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3+NaNO2+H2O)

A.0.8mol B.0.6mol C.0.2mol D.1.0mol

+2-2----2--

24.某待测溶液(阳离子为Na)中可能含有SO4、SO3、NO3、Cl、Br、CO3、HCO3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每次实验所加试剂均过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

A.SO4、SO3至少含有一种 B.沉淀B的化学式为BaCO3

2---2-2-

C.肯定存在的阴离子有CO3、HCO3、Cl,还有SO4、SO3至少含有一种

-

D.肯定没有的离子是Br

25.部分氧化的Fe-Cu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2O3、CuO)共5.76 g,经如下处理:

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44.8

B.原样品中F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8.89%

2+3++

C.滤液A中的阳离子为Fe、Fe、H D.样品中CuO的质量为4.0 g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5分)

26.某品牌奶粉被鉴定为所含亚硝酸盐残留量高出正常值7. 8倍,长期食用可能致癌。NaNO2有像食盐一样的咸味,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

(1)上述反应中若有1.75 mol的还原剂被氧化,则被还原的氧化剂是_________mol。

(2) 某厂废切削液中,含2%~5%的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下列试剂_________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填编号)①NaCl ②NH4Cl ③H2O2 ④浓H2SO4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此废水呈强碱性,需调节溶液的pH接近中性,再添加氯化铵溶液,否则会引起二次污染,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下列离子方程式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2―+――2―+―

A.OH+CO3+2H→HCO3+H2O B.2OH+CO3+3H→HCO3+2H2O

―2―+―2―+

C.2OH+CO3+4H→CO2↑+3H2O D.OH+CO3+3H→CO2↑+2H2O

2+3++2+3+2-2-2---

27.某强酸性溶液X含有Ba、Al、NH4、Fe、Fe、CO3、SO3、SO4、Cl、NO3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实验内容如下: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二中201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其中1-20每题2分,21-25每题3分) 1.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有漂白性,常用作棉、麻、纸张和食品的漂白 B.氢氧化铁溶胶、水玻璃、淀粉溶液、PM2.5微粒均具有丁达尔效应 C.“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 D.汽车尾气污染物中含有氮的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 2.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瓶中盛有适量浓H2SO4,从A口进气来干燥NH3 B.从B口进气,用排空气法收集CO2 C.瓶中盛满水,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收集NO2 D.瓶中装满水,A口连接导管并伸入量筒中,从B口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