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年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论述类文本阅读知识整合[经典练习]

(部编本人教版)最新年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论述类文本阅读知识整合[经典练习]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3 4:09:29

专题十二 论述类文本阅读

《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中对此知识点的要求是:①理解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在文中的意思。②筛选和整合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③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理解文章的逻辑,分析文章结构。④分析、概括和评价文本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下面将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对本考点的考查预测如下: 考点设置 素材来源 课外

学考中论述类文本阅读设置陷阱的规律

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仅仅是理清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掌握了命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排除错项。因此了解错误选项的设置规律,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一般而言,选项设置的迷惑性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以偏概全

有时命题者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是程度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主要指空间错位,即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从而使考生做出错误的判断。

重点关注: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等);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

2.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

混淆时态是指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 重点关注: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之前,之后等 3.因果混乱

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

1

考查方式 选择题 考查方向 理解概念、筛选整合、分析作者观点态度 “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

解题对策:在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倒置。

4.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

命题者在设置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题的选项时,从逻辑推理角度设置陷阱,把可能出现的情况说成必然出现的情况。

重点关注:一定,必将;可能,估计,如果,未必等。 5.主次颠倒

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题人设置陷阱时,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

解题对策:做此类题,要仔细审读原文,清楚哪些是主要一面的,哪些是次要一面的。 6.混淆是非:即肯定和否定颠倒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

7.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

指所给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命题者故意在干扰项里设置原文没有的信息。

解题对策:考生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择项的内容是否能在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

8.混淆充分、必要条件

必要条件:只有……才 充分条件:只要……就 9.混淆程度深浅

解题对策:在遇到涉及有程度深浅的选项时,一定要关注显示程度的副词,并与原文认真比照。

10.偷换概念(张冠李戴)

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命题者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调换、改变或混淆,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扩大、缩小或转移概念。

解题对策:同学们在阅读原文时,一定要关注事物的对象,并用圈、点、画、批的方法标出,在做题时,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看命题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此外还要留心文中的代词的指代。“这些”“那些”“这个”“那个”“其”等词语,必须

2

联系上下文,弄清指代性词语所指代的具体内容,结合语境判断。

特别注意,别让以下几点成为答题盲区:

(1)记住:不能只看选项本身的错对,注意选项是否答非所问。

(2)记住:题干中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

(3)记住:有的选项要选最佳答案,而非正误选择。 (4)记住:题干涉及几层意思,选项中则要答全几层意思。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专题十二 论述类文本阅读 《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中对此知识点的要求是:①理解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在文中的意思。②筛选和整合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③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理解文章的逻辑,分析文章结构。④分析、概括和评价文本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下面将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对本考点的考查预测如下: 考点设置 素材来源 课外 学考中论述类文本阅读设置陷阱的规律 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仅仅是理清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掌握了命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排除错项。因此了解错误选项的设置规律,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一般而言,选项设置的迷惑性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以偏概全 有时命题者故意增删、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