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质量守恒定律学案zy

质量守恒定律学案zy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2 22:53:25

《质量守恒定律》学案

【目标导航】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2.通过实验及分析,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思路。 【问题导学】

活动探究一 实验探究反应物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之间的关系 1.提出问题: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会有什么变化呢?

你的猜想: ; ; 。 2、设计并进行实验: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用品,确定小组的实验方案,熟悉实验步骤,并做好实验记录。 实验记录: 实验方案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 铁钉与硫酸铜反应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反应现象 反应后质量变化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合作交流:分析各组实验结果,能得到什么结论?

活动探究二 讨论交流 感悟质量守恒定律之要点

3、 仔细思考下列问题,你领悟到了什么?

(1)将10g蔗糖溶解在20g水中,所得蔗糖水的质量为30g,所以这个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 已知12克木炭在100吨氧气中充分燃烧才产生44克的二氧化碳,所以这个变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点燃

(3)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镁+氧气 氧化镁 ,你预计这个反应前后称量结果会有什么变化?

活动探究三 探索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4、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检测反馈】

1、小组实验时在烧杯里用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88.4g,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为84g,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

2、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50mL水和50 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 C、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 D、木炭燃烧后质量减少

3、一定质量氯酸钾固体,充分加热后,一定会发生改变的是( )

A、物质总质量 B、固体质量 C、元素种类 D、原子个数 4、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在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

【拓展延伸】

5、某化合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 )

A.只含碳元素和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判断

6、把A、B、C、D四种纯净物放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后D的质量是______g

(2)C物质可能是______(填写“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

A 2 16 B 24 0 C 2 2 D 1 未知

搜索更多关于: 质量守恒定律学案zy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质量守恒定律》学案 【目标导航】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2.通过实验及分析,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思路。 【问题导学】 活动探究一 实验探究反应物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之间的关系 1.提出问题: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会有什么变化呢? 你的猜想: ; ; 。 2、设计并进行实验: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用品,确定小组的实验方案,熟悉实验步骤,并做好实验记录。 实验记录: 实验方案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 铁钉与硫酸铜反应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反应现象 反应后质量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