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施工组织设计1
(3)拆模顺序为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 (4)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拆下来的木料要及时运走、整理。 (五)混凝土工程
该工程主体结构混凝土均采用泵送砼。 主要部位混凝土设计强度:
基础垫层C10; 基础及以上各层墙体、楼板C25-40 1、柱子混凝土施工:
本工程柱子和楼面梁板分两次浇筑,施工缝的留置及处理按下面第3条,由于本工程柱子高度较高,浇筑高度大于4M时一定要停歇一段时间,并且在上部砼浇时减少砂用量,以减少柱子顶部浮浆。
2、楼板混凝土施工:
楼板混凝土施工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移动时要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不小于100mm。
3、施工缝的留置及处理: (1)施工缝的留置
原则上同一层梁、板不留施工缝,如特殊必须留施工缝时按以下情况进行处理,梁、板施工缝留置在跨中1/3的范围内;每层剪力墙留在顶板下表面以上5mm处,楼梯踏步在第三步位置。竖向施工缝应留直槎。
(2)施工缝的处理
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强度不能低于1.2Mpa,且应剔除表面的浮浆,用气泵将杂物吹净,做预检记录。浇筑前先浇一层30-50m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减石子水泥砂浆,注意砂浆厚度均匀且必须在初凝前浇筑砼。 (六)防水工程
1、施工要求:
(1)防水工程必须由防水专业队施工。 (2)防水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做防水层时基层含水率不得大于9%。
(4)防水材料应选购市建委认证的材料,产品应有合格证,现场取样复试合格后才能使用。 (5)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完后,按规定进行2h以上淋水试验或中雨后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2、防水施工: (1) 屋面防水工程:
13
屋面设计为非上人屋面,防水层采用4毫米厚改性沥青柔性防水卷材(Ⅲ型)。
1)基层条件:找平层已做完隐蔽工程验收,平整、干燥,含水率不得大于9%,含水率可用以下简单测法:用一块131 m的卷材平铺在找平层表面上,静置3-4小时后翻起,如覆盖卷材的基层表面和周围相同(无明显水印),则可认为含水率符合要求。
2)基层应牢固,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鼓包、凹坑、起砂等缺陷,并在防水层施工前认真清洗干净。
3)出屋面的管根、雨水口处均应增铺卷材一层,并做好泛水。
4)铺贴卷材时,卷材应按长方向配置,尽量减少接头,并顺流水坡度自下向上按顺序铺贴,顺水接茬。
5)卷材铺贴采用满铺法施工,纵横向搭接宽度不小于100 mm,上下层卷材接头位置要错开,采用热熔铺贴法。
6)每铺完一张卷材立即用长把滚刷从卷材的一端沿卷材横向用力滚压一遍,以便排除卷材与基层的空气。
(2)厕浴间防水
1)在施工前将基底清理干净,尤其是阴阳角处、管根处等部位不得有尖锐杂物存在,基层含水率不得超过9%。
2)找平层在转角处要抹成小圆角。泛水坡度应? 2%,不得局部积水。
3)与找平层相连接的管件、卫生器具、地漏、排水口等必须安装牢固,收头圆滑,用密封膏嵌固之后才能进行防水层施工。
4)小管必须做套管,先做管根防水,用建筑密封膏封严,再做地面防水层与管根密封膏搭接一体。四周卷起100 mm高与立墙部分水平接好。
5)聚氨脂防水涂膜层施工;基层表面满刷底涂一层;刷0.6厚聚氨脂防水涂膜一层;刷0.4厚聚氨脂防水涂膜一层。
6)卫生间面积小,光线不足,通风不好,设人工照明和通风设备,各工种交叉作业要配合好,具体施工时要有成品保护措施。
7)防水层作完后,蓄水24小时无渗漏后再做面层。 (七)土方回填
1、本工程房心土方回填采用塘渣。 2、回填前应对基础进行验收后方可进行。 3、回填前应将填土部位的垃圾及杂物等清理干净。
4、回填土施工时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控制在250 mm内。
5、回填土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每层至少夯实三遍,并做到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并加强对边缘部位的夯实。
14
(八)脚手架工程(详见专项方案)
根据本工程特点,采用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上部采用挑架。内脚手架采用扣件式满堂红支架。 外脚手架搭设参数: 步距: h =1.8 m 立杆间距:L =1.5 m; 排距:1.2 m 作业层数n =2;
连墙点按2步3跨布置; 搭设要求:
脚手架立杆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对接连接,相邻两立杆接头应错位,不小于500 mm,且应不在同一步内。
脚手架立面设连续剪刀支撑,支撑宽度宜为5-7根立杆间距,斜杆与地面的倾角为60度。 在脚手架外立杆内侧满挂密目网封闭,首层设水平兜网,每隔四层设水平兜网,并设随层网。 作业层必须满铺脚手板,操作面外侧设二道护身栏杆和一道挡脚板。
脚手架应设避雷措施,设在脚手架四角立杆上,高度不小于1 m,接地线连接应保证接触可靠。 脚手架拆除应从上而下进行,严禁同时作业。 (九)外装修工程
本工程外墙装修为外墙喷砂(或涂料)和面砖。 1、外墙喷砂: (1)工艺流程:
墙面基层处理(批腻子) → 弹线分格、粘条 → 拌制面层用料 → 面层喷涂 → 养护。 (2)基层处理:
1)先将外保温墙体表面尘土、污垢清扫干净,局部不平处用水泥砂浆找平。
2)浇水湿润墙面,按墙上已弹的基准线,分别在门口角、垛、墙面等处吊垂直,套方抹灰饼,并按灰饼充筋。用界面剂按配比配水泥和砂子后拉毛,拉毛必须均匀一致,达到强度后(以手掰不动为准)抹1:3水泥砂浆,每遍厚度5—7 mm,应分层分遍与所抹筋齐平,并用大杠刮平找直,木抹子搓毛,要求表面无孔洞、无砂眼,面层颜色均匀一致、无划痕。
3)底灰抹好后第二天抹面层砂浆,应先将墙面洒水湿润,按图示尺寸弹分格线,粘分格条,滴水槽,抹1:2.5的面层砂浆。抹时先薄薄地刮一层灰使其与底灰粘牢,紧跟抹第二道灰,与分格条抹平,并用刮杠横竖刮平,木抹子搓平,铁抹子溜光压实。
(3)面层喷砂:施工前根据材料及设计要求做好交底,大面积施工前做好样板块,经监理等有关人员鉴定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前,还应对施工段的门、窗等进行防护,以免污染。
1)喷砂应一次购足,做到外墙整体颜色一致。
2)喷砂作业时,手握喷枪要稳,涂料出口应与被涂面垂直,喷枪距被喷面距离为30-50 mm,喷枪移动时应与涂面保持平行。喷枪运行速度应适宜,且应保持一致。
15
3)喷枪移动范围直线喷砂70~80 cm后,拐弯180°向后喷砂下一行;喷砂时第一行与第二行的重叠宽度控制在喷砂宽度的1/2~1/3使喷砂厚度比较均匀,色调基本一致。
4)喷砂时应先喷门、窗口附近,局部喷枪喷砂不到的地方,用油刷、排笔刷涂。
5)喷砂时应分遍成活,波状和花点喷砂时为三遍,粒状喷砂时为两遍,前后两遍的喷砂间隔为1-2小时。
6)喷砂干燥前,应防止雨淋、尘土沾污和热空气的侵袭。
(4)喷完后应及时将分格条起出,并将缝内清净,按设计图要求进行勾缝。 (5)喷砂24小时后,喷一层有机硅惜水剂,保护喷砂层质量。 (6)喷砂施工注意事项:
1)喷砂所用的砂稠度要适中,太稠不便施工,太稀遮盖力差,影响喷砂层厚度,而且容易流淌,压力应调适当。
2)对于不需喷砂的部分应用纸或其它物体将其遮盖,以免在喷砂过程中受污染。 3)喷砂层接槎必须留在分格缝或阴角、水落管处,以免出现明显的搭接痕迹。
4)喷砂施工质量要求:均匀,颜色一致,颗粒均匀,不应出现露底、流坠、不显接茬现象。 (十)内装修工程
本工程室内为初装修,公共部分装修一次到位。户内门均不施工,但应在门洞内侧预埋防腐木砖,每边不少于三块,进户门由专业单位进行安装。
1、楼地面、装修:
基层清理:楼(地)面工程施工前必须将基层表面的浮土、砂浆等沾污杂物清理干净,以确保面层与基层的结合。本工程楼梯间为通体花岗岩地面,墙面、顶棚为刮腻子两道。
(1) 混凝土楼(地)面:
室内为初装修,结构地面混凝土一次成活,原浆收面;上铺30厚细石混凝土随捣随抹平。 (2)花岗岩地面:(楼梯间)
1)基层清理:楼(地)面工程施工前必须将基层表面的浮土、砂浆等沾污杂物清理干净,表面如沾有油污,应用5%-10%浓度的火碱水溶液清刷干净,以确保楼(地)面工程不空鼓,粘接牢固。 2)刷素水泥浆:在清理好的基层上,浇水湿润,撒素水泥面,用扫帚扫匀。扫浆面积的大小应依据打底铺灰速度决定,应随扫浆随铺灰。
3)铺花岗岩:找好位置及标高,以此为筋,拉线,铺花岗岩,铺好后,常温浇水养护。 2、内墙装修:
(1)先抹灰然后再刮耐水腻子。工艺如下:
1)抹灰工艺流程:基层处理 →粘土空心砖洒水湿润 → 贴灰饼 → 冲筋 → 抹底子灰 → 抹罩面灰。
1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