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桂林优秀导游词4篇
桂林优秀导游词4篇
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桂林优秀导游词,欢迎参考!篇一:桂林逍遥湖导游词逍遥湖景区位于桂林市灵川县大圩镇上茯荔村, 距市区20公里,距漓江2公里,是桂林旅游东线的一颗明珠,融自 然风光与人文历史于一体。
逍遥湖景区属于以山、林、溪、湖为主体的自然生态景区,景区以逍遥湖、逍遥楼及逍遥街组成的逍遥胜景为核心。
延伸出龙岭流泉、密林古风、西瓯丛林、榕溪 泛舟、幽溪栈道、花路诗雨以及及第小径等6大主题景观区。
同时,通过重建以逍遥楼为主的历史名楼名亭名宅,通过仿古园林建筑、石刻诗词文章、历史名人趣事、坊间古风名俗,再现了底 蕴深厚的桂林历史文化。
这里有古木参天,飞瀑流泉,古坊塔楼,是访古问幽,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景区内另外还设有小溪趟水、跳傩舞、罚酒吟诗、丛林穿越、点状元等互动节目,游程之中乐趣横生。
拥有小型宾 馆、帐篷酒店、湖光山色景观房,餐饮、会议、娱乐设施一 应俱全,是休闲度假和小型会议的天堂。
逍遥湖景区拥有3000亩原始自然风光,春夏景区入目所及,一片翠绿。
原始森林中古树参天,不少珍惜古木林立, 构成了一个纯天然的
大氧吧,绿色的海洋。
春天漫步逍遥湖景区,满目苍翠,鸟语花香,流水潺潺……逍遥湖水面开阔,凭岸临风,只见湖面波光粼粼、疏影摇曳生姿,湖岸花香袭人,柳丝拂浪。
相传逍遥湖始于清朝修筑的堰坝 ,拦截溪水而形成山林小湖。 湖畔古树密林环绕,湖中几处水柳点缀,。
春夏一片碧绿,生机盎然;秋天红黄相间,色彩斑斓;冬季也不落叶,宁静安详。
此处为景区的核心景点,其最大特 色便是山间成湖,林木环抱。 这在桂林众多景区中是独一无二的。
景区由西山群峰、西湖及隐山组成,里面群峰环绕耸立,西湖、桃花江相映带,形成山重水复的奇景。
每近黄昏,夕阳斜挂山峰,云林变幻、金光万道、紫气蒸腾,是为脍炙人口的桂林老八景之“西峰夕照。
此外,据载唐代天下西湖三十六,以桂林西湖为大,湖水明透如镜,山峦翠彩,倒映水中,是全中国唯一山水相连的西湖;湖中荷香涟漪,烟波袅袅,一玲珑小山其间若隐若现,是名隐山。
隐山多洞,著名的有北牖、朝阳、白雀、嘉莲、南华、夕阳,合称“隐山六洞。
清代学者阮元所著的《隐山铭》中说:“一山尽空,六洞互透。 六洞各呈姿态,多与泉水相连,成为地下“龙宫,人称“八桂岩洞最
奇绝处。
西山景区还拥有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唐代南方五大禅林之首——西庆林寺的原址。
现存的1000多件唐碑石刻、摩崖造像,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为整个桂林市最早、最多的摩崖石刻。
这里历代游踪不绝,唐代鉴真、李渤、戎昱,宋代米芾、方信孺、范成大,明代徐霞客、袁崇焕、董传策,民国时期,李宗仁、徐悲鸿、老舍等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
西山自古就是桂林佛教的中心,除了是西庆林寺的旧址外,在西山诸多山峰中,有一座山,名叫“隐山,为唐代桂州刺史李渤发现并开发,因整座山峰隐没于西湖之中,环境清幽适合修隐,故取名“隐山。 整座山都是空的,有10余处大小岩洞。
其中著名的有朝阳洞、北牖洞、南华洞、夕阳洞、白雀洞、嘉莲洞,统称“隐山六洞。
六洞洞景奇幻,各有千秋,其中朝阳洞供奉有太上老君像,是添福加寿的地方;北牖洞供奉有送子观音像,据说是桂林的新婚夫妇头一月必须要去供奉求子的圣地;夕阳洞侧供奉有财神像,为清代两广首富李宜民请人雕刻并供奉的,从此香火不断,供奉至今。
西山隋唐摩崖造像一共有200多尊,造像精美,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观音峰的1龛3尊的金佛像。
中间为释迦牟尼佛像,高约2米,是整个西山乃至桂林境内最大
的一尊造像。
据专家考证,整座石佛像艺术风格极为罕见,造型古朴典雅,面带微笑,被誉为是释迦牟尼最神秘的千年微笑。
桂林以摩崖石刻众多而闻名,整个桂林有2000多件摩崖石刻,而西山就有1000多件。
来到这里可以观赏到各个朝代的珍贵石刻,其中最早的唐碑石刻,距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是整个桂林市最早的摩崖石刻。 虽然景区不大,而且门票较贵,但许多游客仍会冲着象鼻山的名气而来,只为拍摄这它的全景以作留念。
已故国家领导人杨尚昆同志曾说:“在象鼻山前要照像,才算来过桂林,这是独一无二的风景。
象鼻山在桂林群景之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除了象鼻山本身,景区还有水月洞、爱情岛、普贤塔、三花酒窖等景点。
水月洞位于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身之间,里面留存摩崖石刻50余件,唐代诗人韩愈的名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镌刻洞中。 沿着水月洞登级而上石级,山腰有个20多米长的穿洞,酷似大象的眼睛,故名曰“象眼岩。
象眼岩分南北两洞,从象山南麓洞口,沿石阶可登上南眼。 北眼是位于悬崖峭壁之上,无石阶可通。
象鼻山山腹内有个三花酒窖,桂林三花酒很有名,这个酒窖至今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