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第2节消化和吸收优质教案(14)
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进入我们体内的呢? 自主学习 梳理新知
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的是 ;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的是 。
2、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系统由 和 组成。
(1)对照图3.1-4消化系统模式图,说出消化道的组成和各段消化道的位置。 (2)消化腺包括唾液腺、 、 等大消化腺和胃腺、 _____等小消化腺。 3、食物的消化
(1)消化:食物在 被分解成 的过程。 (2)消化方式:
①物理消化:通过牙齿的咀嚼和 ,食物被磨碎并与 充分混合的过程。 ②化学消化: 将食物中的有机物分解的过程。
4、消化腺包括唾液腺、 、 等大消化腺和胃腺、 等小消化腺。
5、淀粉的化学消化部位依次为 、 ,蛋白质的化学消化部位依次是 、 ,脂肪的化学消化部位是 。
6、淀粉的最终消化产物是 ;蛋白质的最终消化产物是 ;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是 和脂肪酸。 合作探究 各显身手 探究一:消化腺的作用
肝脏分泌 ; 胰腺分泌 ; 胃腺分泌 ;肠腺分泌 ; 唾液腺分泌 。 探究二: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1. 实验时,向1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向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的目的是 2. 为了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环境,应将1、2两支试管放置在 ℃的水中。 3. 预期该实验现象:1号试管 (填“变蓝”或“不变蓝”);2号试管 (填“变蓝”或“不变蓝”)。该实验现象说明1号试管中的淀粉已经被 分解了。由此可见,淀粉在人体内消化的起点是 。
4.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与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有什么不同? 探究三:小肠对食物的消化 1. 流入小肠的消化液有哪些?
2. 含多种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和 。 3. 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 展示、点拨、质疑问难
1、根据合作交流及课堂预设所出现的问题,利用多媒体等形式进行点拨。 2、我自己的发现与质疑,通过学习,仍有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 达标测试 巩固提高 一、选择题
1、试管中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置于37C,一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配制的消化液可能是( )
A.唾液、胃液、肠液 B.胃液、唾液、胆汁 C.胰液、肠液、胆汁 D.肠液、唾液、胰液 2、某患者小肠被手术切除了近4米,术后消化功能仍基本正常,这因为( ) A. 口腔和胃有消化功能 B. 胰腺仍能分泌胰液 C. 大肠也有吸收功能 D. 保留了十二指肠 3、细嚼馒头有甜味是因为( )
A. 部分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变成麦芽糖 B. 淀粉有甜味 C. 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变成葡萄糖 D. 牙齿的咀嚼 4、肝炎患者厌食油腻的食物,这是因为肝炎影响了( ) A.肝脏分泌消化脂肪的酶 B.小肠绒毛对脂肪的吸收
C.消化脂肪的酶和胆汁的分泌 D.肝脏分泌胆汁,从而影响脂肪消化 5、在小烧杯中倒入10毫升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
并置于37℃的温水中。一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请分析所配制的消化液中,最合理的一组是( ) A.唾液、胆汁、胃液 B.胃液、肠液、唾液 C.胆汁、胰液、肠液 D.胰液、肠液、唾液 二、非选择题
6、某初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试管编码 1 适量碎屑 2 适量碎屑 3 适量碎屑 4 适量碎屑 (1) 如果该兴趣小组选用1、2号试管进行实验,变量是 实验现象是 。 实验结论: 。
2ml唾液 搅拌 100℃ 2滴 2ml唾液 搅拌 0℃ 2滴 2ml唾液 搅拌 37℃ 2滴 馒头 唾液有无 是否搅拌 37℃ 温度 加入碘液 2滴
○
2ml清水 搅拌 (2) 如果选用2、3、4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 。 实验结论: 。 反馈效果 自我反思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