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单项选择题(学生)
A、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 B、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C、是人民意志的体现 D、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136、对“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理解正确的是: A、个别统治者的意志 B、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相加
C、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 D、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 13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阶级社会中,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有什么样性质和内容的法律
B、奴隶制生产关系、封建制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相应的产生了四种性质的法律
C、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法律的发展程度 D、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法律的发展程度无关
138、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是从: A、法律体现的意志来看的 B、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的
C、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的 D、法律部门来看的
139、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属于: A、物质文明 B、精神文明
C、政治文明 D、社会文明
140、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 B、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 C、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D、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实现途径
14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首先提出是在: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近代资产阶级革命 D、社会主义社会
142、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将国家安全理解为: A、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 B、经济安全和科技安全
C、科技安全和文化安全 D、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 143、食品安全属于:
A、政治安全 B、经济安全
C、科技安全 D、社会公共安全
144、标志着我国突发公共卫生时间应急处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的是: A、《刑法》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C、《消防法》 D、《治安管理处罚法》
145、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趋向,是: A、法律思维方式 B、法律权威
C、法治观念 D、国家安全
146、法律所规定的法律行为的方式和过程,是: A、法理 B、证据
C、程序 D、法律思维方式
147、法律的一般含义是:
A、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B、法律是被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C、法律由社会经济生活条件决定
D、法律是由国家暴力机关强制力保证实施
148、我国宪法的修改,需要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 )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 A、1/2 B、2/3 C、1/5 D、2/5
149、我国修改宪法,在接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一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提议后,还需要 ( )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通过 A、1/2 B、2/3 C、1/3 D、1/4
150、甲扬言杀害乙的全家,乙报案后公安人员即尾随追赶,在通向乙家的公路上,将携带凶器的甲截获。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151、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公民应年满: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152、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机关是: A、国务院
B、人民法院
C、人民检察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5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中,表明了我国国家性质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 D、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54、我国的政体是: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主集中制制度 D、无产阶级专政制度
155、我国国家元首权由( )行使: A、国务院总理
B、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家主席结合行使 156、1982年宪法是新中国的( )部宪法: A、第三 B、第四 C、第五 D、第六
157、中国公民是指: A、居住在中国的人 B、具有中国血统的人
C、已满十八周岁,具有中国国籍的人 D、具有中国国籍的人
158、下列现象中,违反民法平等原则的是:
A、甲公民(年满25周岁)可以结婚,而乙公民(13周岁)不能结婚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