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队战斗力。
三、古代诗文阅读(43分) (一)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8题。
刘敬者,齐人也。汉五年,戍陇西,过洛阳,高帝在焉。娄敬脱挽辂,衣其羊裘,见齐人虞将军曰:?臣愿见上言便事。?虞将军欲与之鲜衣,娄敬曰:?臣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终不敢易衣。?于是虞将军入言上。上召入见,赐食。
已而问娄敬,娄敬说曰:?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上曰:?然。?娄敬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周之先自后稷,尧封之邰,积德累善十有余世。公刘避桀居豳。太王以狄伐故,去豳,杖马箠居岐,国人争随之。及文王为西伯断虞芮之讼始受命吕望伯夷自海滨来归之武王伐纣不期而会孟津之上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遂灭殷。成王即位,周公之属傅相焉,乃营成周洛邑,以此为天下之中也,诸侯四方纳贡职,道里均矣,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凡居此者,欲令周务以德致人。今陛下起丰沛,收卒三千人,以之径往而卷蜀、汉,定三秦,与项羽战荥阳,争成皋之险,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哭泣之声未绝,伤痍者未起,而欲比隆于成、康之时,臣窃以为不侔也。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与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高帝问群臣,群臣皆山东人,争言周王数百年,秦二世即亡,不如都周。上疑未能决。 及留侯明言入关便,即日车驾西都关中。 ..
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 非一士之智也?。信哉!夫高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然而刘敬脱挽辂一说,建万世之安,智岂可专邪!
(节选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注:①刘敬,本姓娄,后受赐姓刘。挽辂:绑在车辕上供人拉车使用的横木。②周公:周成王姬诵的叔叔,周公旦。③成、康之时:指西周成王、康王的鼎盛时代。④榱:椽子。⑤三代之际:夏、商、周三代盛世的功业。
1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及文王为西伯/断虞芮之讼/始受命吕望/伯夷自海滨来归之/武王伐纣不期/而会孟津之上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遂灭殷
B.及文王为西伯/断虞芮之讼/始受命/吕望/伯夷自海滨来归之/武王伐纣/不期而会孟津之
④
⑤
③
②
①
上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遂灭殷
C.及文王为西伯/断虞芮之讼始受命/吕望/伯夷自海滨来归之武王/伐纣不期而会/孟津之上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遂灭殷
D.及文王为西伯/断虞芮之讼/始受命/吕望/伯夷自海滨来归之武王/伐纣不期而会孟津之上/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遂灭殷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向是( )(3分)
A.陛,是宫殿。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殿下,也是对皇上的尊称。
B.项羽灭秦后将秦国本土关中地区分封给秦军三位降将,封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辖陕北。合称“三秦”。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
C.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山东,有时也泛指战国时秦国以外的六国领土。今天的山东省指的是太行山以东。
D.秦朝建都咸阳,汉朝建都长安,因这个地区位于函谷关以西,大散关以东,武关以北,萧关以南,处四关之中,故称关中。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公之属傅相焉 相:察看 B.臣窃以为不侔也 侔:等同 ..C.卒然有急 卒:突然 D.案秦之故地 案:控制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敬希望晋见刘邦,同乡虞将军要求娄敬换上好衣服,娄敬却坚持穿着粗布短衣去拜见,这体现了他在立身行事上保持本色的一面。
B.刘敬述说了周王朝迁徙繁荣的过程,从部落始主后稷到公刘、太王、文王、武王,直到周成王定都洛阳,是用德政来取得民心。
C.刘敬去陇西戍守路过洛阳,便主动劝说高祖建都关中,因群臣大都不是关中之人,满朝皆是反对之声,但高祖最终采纳了他的意见。
D.西汉建都长安,在这个问题上,固然说明刘敬胸怀大局,颇具政治眼光;也不能不说刘邦慧眼识人,不以人废言,能择善而从。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7.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5分)
18.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9-20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①,平海夕漫漫。
注:①孔子想从政,在渡口向隐者问渡口的所在,隐者不说,嘲笑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 19.首联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5分)
20.“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一联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2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国家常常会灭亡的原因是“ , ”。 (2)《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是最适合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 , ”。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回家之后的感受的句子是:“ , ”。
(4)《出师表》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 ”。
(5)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潭中鱼儿游耸动态的名句是“ , ”。
四、语言文字运用(11分)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据美国硅谷人士说,现金即将过时,在不太遥远的未来,① 。与使用纸币或信用卡相比,手机支付都将更快、更智能化,也更安全。② :③ ,它要求人们的手机上安装一块特殊芯片,付款时用手机读取信用卡数据;另一条途径是?史克威尔支付?APP,与?谷歌钱包?不同,它与苹果手机和一系列安卓模式手机兼容,付款时不用把手机从兜里掏出看,商家只要用接受付款的智能产品就能将钱从顾客的信用卡中划走。
23.下面是中国邮政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全国集邮巡展活动的纪念戳图案,请写出构图要素(文字除外),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含标点符号)。(6分)
五、写作(60分)
2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种只生长在中国最东边的竹子?毛竹?,那里的农民到处播种,每天精心培养。种子萌芽后,即使农民们几年来一直精心照顾,毛竹四年也只不过长了3cm。别的地方的人看到这种情景,摇着头表示完全不能理解。但是,竹子五年后以每天足足30cm的速度生长着。这样只用六周就可以长到15米,这里瞬间就可以变成郁郁葱葱的竹林。虽然四年间只长了3cm,但从第五年开始了暴风成长。或许看起来六周间好像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但之前的四年间,毛竹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
要求:①全面理解材料,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5-201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1.B 【解析】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指自成一家。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亲疏厚薄。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信口开河:随口乱说一通。口若悬河:说话像瀑布流泻一样滔滔不绝,形容能言善辩。 2.C 【解析】A项\受??等因素的影响\和??\造成的\两种表述杂糅重复;B项“但是治理、消除、管控雾霾”语序不当,应是“管控、治理、消除雾霾”;D项,“《十二道锋味第二季》”搭配不当,应为“《十二道锋味》第二季”;缺少主语,应在“寻找”前添加主语。所以选C。 3.B 【解析】本题作为一种新题型从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中首次出现,比起排序此题型难度较大。首先考生必须明确本题题意,其次阅读材料时注意提取有效信息“各国领导人”“有些国家领导人”“中国、日本、美国”依次对应“地缘政治”“四处徘徊”,所以B项最佳。 4.A 【解析】“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贬义。“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褒义。“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5.A 【解析】B项“网络诈骗”与“弹出窗口、假客服、假链接”之间是包含关系,不可并列。同时“利用??层出不穷”句式杂糅;C项表意不明。既可指“他的文章批评了很多人”,也可指“很多人批评他的文章”。D项一面对两面,前面说的是“激发这种潜能”,而后面说的是“能否”。
6.D 【解析】连贯题要注意语段的中心内容以及横线前后的句子。横线前面的句子是说“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从语句的连贯来看,后面也表达的也应是“我”的意愿,故排除AB两项。而后面的句子是说“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故前面的句子应是与“选择”有关。
7.C 【解析】② “‘晦’指农历三十”错误,“晦”应是指农历每月的末一天,朔日的前一天,农历中并不是每个月都是三十天。⑥ 古代“辰时”相当于现代上午7 时正至上午 9 时正。古代午时也就是现在的十一点到1点。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相传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8.C 【解析】文言句式主要包括四大种: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每一种特殊句式都有其标志。C项,两句话都是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之利”应为“无利之爪牙”;“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应为“知其事的宾客”。A项,“不拘于时”是被动句,“于”表被动;“是寡人之过也”是判断句。B项,“彼且恶乎待哉”是宾语前置句,应为“待恶哉”;“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是判断句。D项,“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应为“有何厌”;“加彘肩上”是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