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中考化学提个醒(尖子生知识点全面梳理)

上海中考化学提个醒(尖子生知识点全面梳理)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9 6:00:08

自问自答,你行吗?

中考提个醒——100问

1. 分子的定义是什么? 原子的定义是什么? 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什么?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

2. 元素的定义是什么? 元素与原子的区别是什么? 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讲总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总类,又讲个数。

3. 如何描述物质的组成和构成(以H2O2为例)?

H2O2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

4. 元素的存在形态分哪两种?分析(水、空气)中的氧元素存在形态?水电解这个变化过程中氧元素存在形态变化了怎样的变化?

元素的存在形态分游离态和化合态。水中氧元素存在形态为化合态、空气中氧元素存在形态既有化合态,又有游离态。水电解过程中氧元素存在形态从化合态转为游离态。

5. 地壳和人体中含量前三位元素分别是什么?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又分别是什么?

地壳中含量前三位元素是氧、硅、铝。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人体中含量前三位元素是氧、碳、氢,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

6. 空气中最多的物质是什么?其次是什么?最多的元素是什么? 空气中最多的物质是氮气,其次是氧气;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7. 人体中最多的物质是什么? 最多的元素是什么? 人体中最多的物质是水;最多的元素是氧

8. 什么是同素异形现象?同素异形体的定义是什么? 碳的同素异形体有哪些?氧的同素异形体有哪些?

同种元素形成的几种单质,这种现象叫同素异形现象;这几种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碳的同素异形体有金刚石、石墨、碳60;氧的同素异形体有氧气和臭氧。

9.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变成金刚石的变化是属于什么变化?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石墨变成金刚石属于化学变化

10. 记住21种元素和五个原子团名称和符号了吗?以及他们常见的化合价? 会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价,或由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特别是碳和铁的可变化合价。

1

自问自答,你行吗?

见考纲第5、6页。

点燃

11. 化学方程式S + O2 → SO2可读作什么?(三种读法) 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

每一个硫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生成一个二氧化硫分子。

每1摩尔硫和1摩尔氧气生成一摩尔二氧化硫。

12.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三点(条件、配平、箭头),你注意了吗? 12、见考纲第6页

13.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它们的联系是什么?活性炭的吸附、氢氧化钠的潮解、石碱的风化、胆矾受热失去结晶水这些变化分别是属于什么变化? 1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生成;它们的联系是在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反之则不;活性炭的吸附是物理变化、氢氧化钠的潮解是物理变化、石碱的风化是化学变化、胆矾受热失去结晶水是化学变化。

14. 化学反应的类型有哪些?它们的定义分别是什么?四大基本类型是什么? 14.见考纲10、11页。

15. 什么是中和反应?它和复分解反应有什么关系?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15.中和反应的定义:酸和碱生成盐和水并放出热量的反应,基本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物中一定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沉淀时反应物必须可溶才行)。常见的沉淀有蓝色沉淀氢氧化铜、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白色沉淀氢氧化镁、碳酸钙、碳酸钡、硫酸钡、氯化银。

16.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定义分别是什么?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是什么?

在H2 + CuO △ Cu + H2O 反应中,请判断什么是氧化剂和还原剂? 什么

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什么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16.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氧被夺去的反应叫还原反应,提供氧的物质叫氧化剂,被夺去氧的物质叫还原剂。 在H2 + CuO △ Cu + H2O中, CuO

是氧化剂H2是还原剂,H2发生氧化反应,CuO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17. 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具体内容?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什么?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在反应前后哪些量一定不变?哪些一定变?哪些可能变? 17、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元素质量、原子种类、原子数量、原子质量一定不变。分子种类一定

2

自问自答,你行吗?

变,分子个数可能变。

18. 分散体系分哪三种?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定义是什么? 有何区别? 18、分散体系分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一种或一种以上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液体以小液滴形式分散在另外一种液体中形成混合物叫乳浊液 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

19. 溶液在化学中的作用是什么?溶液的特征是什么?

19、物质配成溶液进行反应时,分子与分子碰撞速度加快,反应速度加快。

溶液的特征是均一、稳定。

20. 溶液的组成分溶质和溶剂,溶质和溶剂的定义是什么?怎么判断溶质和溶剂? 20、被溶解是物质叫溶质,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有水,水是溶剂。

无水,固体和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都是液体,量少的是溶质,量多的是溶剂。

21. 溶液的状态分饱和和不饱和,什么叫饱和溶液?怎样将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 21、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不能再溶解某溶质的溶液称为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加溶质、蒸发水、降温

22. 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是哪些(分内因和外因)?气体溶解度具体受哪些因素影响?

22、固体:内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

外因:温度

气体:内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

外因:温度、压强

23. 溶解度的定义是什么?有哪三个要素? 23、溶解度的定义是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 三个要素:1、一定温度2、100克溶剂3、达到饱和

24. 从溶解度曲线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主要有哪三种情况?代表物质分别是什么?

24、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主要有三种情况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如硝酸钾)2、溶解度与温度变化关系不大的(如氯化钠)3、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如熟石灰)

3

自问自答,你行吗?

25. 什么是晶体?那些固体是晶体?哪些是非晶体?结晶的方法有哪两种?分别适合哪些物质?

25、晶体是有固定几何外型的固体。比如氯化钠、胆矾、石碱是晶体。熟石灰、面粉不是非晶体。结晶的方法有蒸发结晶(适合溶解度与温度变化关系不大的),降温结晶(适合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

26. 什么是结晶水合物? 常见的结晶水合物有胆矾和石碱,他们的化学式分别是什么?它们失去结晶水的变化是什么变化? 胆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和现象是什么?

26、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叫做结晶水合物。胆矾和石碱的化学式分别是CuSO4.5H2O和Na2CO3., 10H2O。它们失去结晶水的变化是化学变化。胆矾受热分解的现象是蓝色变白色,管口有水珠。

27. 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是什么? 它和溶解度有何区别? 27.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溶解度必须强调①一定温度②100克溶剂③达到饱和,有单位的。质量分数不强调温度和是否饱和,没有单位。

28.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定义分别是什么?单质和化合物的定义是什么?混合物与化合物之间有什么区别? 28. 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的, 纯净物是由同种物质的组成的;单质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 化合物是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是多种物质组成,化合物是一种物质,多种元素组成。

29. 什么是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的定义?碱性氧化物的定义?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组成上有什么特点?

29.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组成的特点: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大多是碱性氧化物。

30. 酸的定义?酸的分类可以分含氧酸和无氧酸,一元酸和二元酸、无机酸和有机酸,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吗?

30.酸: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酸的分类:含氧酸和无氧酸(酸根中有否氧元素),一元酸和二元酸(氢原子的个数)、无机酸和有机酸(盐酸、硫酸、硝酸为无机酸,醋酸为有机酸)

31. 碱的定义?碱分可溶性碱和难溶性碱,可溶性碱一般有哪五种? 常见的难溶性碱有哪三种?

31.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特例:氨水)

碱的分类:可溶性碱和难溶性碱

可溶性碱: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氢氧化钙、氨水 常见的难溶性碱:氢氧化铜、氢氧化铁、氢氧化镁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自问自答,你行吗? 中考提个醒——100问 1. 分子的定义是什么? 原子的定义是什么? 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什么?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 2. 元素的定义是什么? 元素与原子的区别是什么? 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讲总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总类,又讲个数。 3. 如何描述物质的组成和构成(以H2O2为例)? H2O2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 4. 元素的存在形态分哪两种?分析(水、空气)中的氧元素存在形态?水电解这个变化过程中氧元素存在形态变化了怎样的变化?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