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化学(36学时)习题+答案2011
化工学院 生物化学(36学时)习题集
a. 维生素B5 b. 叶酸 c. 维生素A d. 维生素B3 e. 维生素B6
4. 下列哪种维生素可转化为甲基和甲酰基载体的辅酶?
a. 硫胺素 b.叶酸 c.维生素A d.泛酸 e. 核黄素 5. 下列哪个不是丙酮酸脱氢酶系的辅助因子?
a.pLp b.Tpp c.硫辛酸 d.FAD e.CoA 6. 下列哪种辅酶分子中不含核苷酸成分?
+
a.NADb.NADP c.FAD d.Tpp e.CoA-SH 7. 被四氢叶酸转移的一碳单位有:
a.CO2 b.-CH3 C.-CN d.-CH2OH e.-COOH 8. 在氧化脱羧作用中需要哪一种辅酶?
a. 生物素 b. 钴胺素辅酶 c. 磷酸吡哆醛 d. 抗坏血酸 e. 硫胺素焦磷酸 9. 下列哪一种维生素是辅酶A的前体?
a. 核黄素 b. 泛酸 c. 硫胺素 d. 钴胺素 e. 吡哆胺 10. 下列哪种维生素在缺乏时导致能量障碍?
a.维生素B1 b.维生素B2 c.维生素B12 d.维生素B6 e.维生素C 11. 下列哪种维生素又称钴胺素?
a.维生素K b.维生素B1 c.维生素B2 d.维生素B12 e.维生素B6 f.硫辛酸 12. 哪一种维生素具有可逆的氧化还原特性?
a.生物素 b.核黄素 c.硫胺素 d.钴胺素 e.泛酸 13. 人体肠道细菌能合成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K b.泛酸 c.生物素 d.叶酸 e.以上都是14. 人类最能耐受下列哪一种物质的缺乏?
a. 蛋白质 b. 维生素 c. 脂肪 d. 糖类 e. 钙离子 (二) 填空题
1. FMN、FAD在有关酶的催化反应中起____作用,这是由于维生素B2分子中____环上的1位和
10位氮原子具有活泼双键能可逆地加氢脱氢的缘故。
2. 生物素是____的辅酶,在有关催化反应中起____作用。 3. 维生素K促进___________的合成。
4. 人类长期不摄入蔬菜、水果,将可能导致____和____这两种维生素的缺乏。 5.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___、___、___、___和___。 6.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族和____。
7. 维生素B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 (三)是非选择题
1. 维生素是各种生物需求量很少,机体又不能合成的一类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2. 维生素C是抗坏血酸,其本身就是辅酶。
3. 辅酶或辅基对于酶蛋白的专一性是非常重要的。 4. 摄入量的不足是导致维生素缺乏症的唯一原因。
5. 所有的B族维生素在体内均能构成辅基或辅酶而参与物质代谢。 (四)名词解释
1. 维生素(vitamin) (五)问答题
1. 试述患维生素缺乏症的主要原因。 2. 试述维生素与辅酶、辅基的关系。
5 生物氧化
(一)选择题
1. 按公式ΔG'=-2.3RT lgK,确定下列反应的自由能:
A + B ? C 10mol/L 10mol/L 10mol/L
a.-9.2RT b. -4.6RT c. -2.3RT d. +2.3RT e. +4.6RT
9
化工学院 生物化学(36学时)习题集
2. 在生物化学反应中,总能量变化符合下列哪一项?
a. 受反应的能障影响 b. 和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 c. 与反应机制无关 d. 因辅助因子而改变 e. 在反应平衡时最明显 3. 热力学第二定律规定:
0
a.从理论上,在0K时可以达到永恒的运动 b.能量和质量是可以保守和交换的 c.在能量封闭系统内,任何过程都能自发地从最低能级到最高能级 d.在能量封闭系统内,任何过程都能自发地使熵增加的趋向 e.任何系统都自发地使自由能降低 4. 氰化物引起的缺氧是由于:
a.中枢性肺换气不良 b.干扰氧的运输 c.微循环障碍 d.细胞呼吸受抑制 5. 活细胞不能利用下列哪些能源来维持它们的代谢?
a. ATP b. 脂肪 c. 糖 d. 周围的热能 e. 阳光 6. 肌肉中能量的主要贮存形式是下列哪一种?
a. ADP b.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 cAMP d. ATP e.磷酸肌酸 7. 正常状态下,下列哪种物质是肌肉最理想的燃料?
a. 酮体 b. 葡萄糖 c. 氨基酸 d. 游离脂肪酸 e. 低密度脂蛋白 8. 线粒体呼吸链的磷酸化部位可能位于下列哪些物质之间?
+
a.辅酶Q和细胞色素b b.细胞色素b和细胞色素c c.丙酮酸和NAD d.FAD和黄素蛋白 e.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aa3
9. 关于生物合成所涉及的高能化合物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只有磷酸酯才可作高能化合物 b.氨基酸的磷酸酯具有和ATP类似的水解自由能
c.高能化合物ATP水解的自由能是正的 d.高能化合物的水解比普通化合物水解时需要更高的能量 e.生物合成反应中所有的能量都由高能化合物来提供
+
10. 肌肉或神经组织细胞内NAD进入线粒体的穿梭机制主要是:
a.α-磷酸甘油穿梭机制 b.柠檬酸穿梭机制 c.肉毒碱穿梭机制 d.丙酮酸穿梭机制 e.苹果酸穿梭机制 (二)填空题
1. 真核细胞生物氧化是在____进行的,原核细胞生物氧化是在___进行的。
2. 生物氧化主要通过代谢物____反应实现的,生物氧化产生的H2O是通过___________
_______形成的。
3. 典型的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物氧化体系是由____、____和____三部分组成的。 4. 典型的呼吸链包括____和____两种,这是根据接受代谢物脱下的氢的____不同而区别的。 5. 填写电子传递链中阻断电子流的特异性抑制剂: NAD→FAD→CoQ→Cytb→Cytc1→Cytc→Cytaa3→O2 ( ) ( ) ( )
6. 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生成ATP的偶联部位是____、____和___。 7. 动物体内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生成方式有____和____两种。
8. 反应的自由能变化用 表示,标准自由能变化用 表示,生物化学中的标准自由能
变化则表示为 。
9. ΔG0<0时表示为 ,ΔG0>0时表示为 反应;ΔG0=0时表示反应达到 。 10. 线粒体呼吸链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有 、 、 、 、 。 11. 线粒体的氧化与磷酸化的偶联是通过 来实现的。 (三)是非判断题
1.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和在体内的生物氧化的化学本质是完全相同的。 2. 生物界NADH呼吸链应用最广。
3. 各种细胞色素组分,在电子传递体系中都有相同的功能。
4. 呼吸链中氧化还原电位跨度最大的一步是在细胞色素aa3-O2之间。 5. 电子通过呼吸链的传递方向是从ΔE0'正→ΔE0'负。
6. 当环境中有一个比电子供体具有较正的ΔE0'的电子受体时,呼吸作用就能进行,这个电子受体不一
定是氧。
7. 从低等单细胞生物到最高等的人类,能量的释放、贮存和利用都以ATP为中心。
10
化工学院 生物化学(36学时)习题集
8. ATP虽然含有大量的自由能但它并不是能量的贮存形式。
9. 呼吸链细胞色素氧化酶的血红素辅基Fe原子只形成5个配位键,另一个配位键的功能是与O2结合。 10. 有机物的自由能决定于其本身所含基团的能量,一般是越稳定越不活泼的化学键常具有较高的自由能。 11. 磷酸肌酸是ATP高能磷酸基的贮存库,因为磷酸肌酸只能通过这唯一的形式转移其磷酸基团。 (四)名词解释
1. 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 3. 氧化磷酸化作用(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2. 磷氧比值(P/O ratio) 4. 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 (五)问答及计算题
1. 何谓高能化合物?举例说明生物体内有哪些高能化合物? 2. 在体内ATP有哪些生理作用?
3. 葡萄糖转变成乳酸,总自由能ΔG'为-217.36千焦耳/摩尔,在厌氧细胞中,此转变过程与ATP的合
成相偶联。每有1摩尔葡萄糖转变成乳酸就有2摩尔ATP生成。 ① 计算总偶联反应的ΔG'。 ② 计算厌氧细胞中能量的保留率。 ③ 在需氧生物中葡萄糖完全氧化成CO2和H2O时,ΔG'=-2867.48 千焦耳/ 摩尔,如果能量的保留率相同,每摩尔葡萄糖完全氧化时能得到多少摩尔ATP? ④ 计算与ATP合成相偶联的总氧化反应的ΔG'。
6 糖代谢
(一)选择题
1. 由已糖激酶催化的反应的逆反应所需的酶是:
a.果糖二磷酸酶 b.葡萄糖-6-磷酸酶 c.磷酸果糖激酶Ⅰ d.磷酶果糖激酶Ⅱ e.磷酸化酶 2. 糖酵解过程中催化一摩尔六碳糖裂解为两摩尔三碳糖的反应的酶是:
a. 磷酸已糖异构酶 b. 磷酸果糖激酶 c. 醛缩酶 d. 磷酸丙糖异构酶 e. 烯醇化酶 3. 底物水平磷酸化指:
a. ATP水解为ADP和Pi
b. 底物经分子重排后形成高能磷酸键,经磷酸基团转移使ADP磷酸化为ATP分子
+
c. 呼吸链上H传递过程中释放能量使ADP磷酸化为ATP分子 d. 使底物分子加上一个磷酸 e. 使底物分子水解掉一个ATP分子
+
4. 缺氧情况下,糖酵解途径生成的NADH+H的去路:
a. 进入呼吸链氧化供应能量 b.丙酮酸还原为乳酸 c.3-磷酸甘油酸还原为3-磷酸甘油醛 d. 醛缩酶的辅助因子合成1,6-双磷酸果糖 e.醛缩酶的辅助因子分解1,6-双磷酸果糖 5. ATP对磷酸果糖激酶Ⅰ的作用:
a. 酶的底物 b. 酶的抑制剂 c. 既是酶的底物同时又是酶的变构抑制剂 d. 1,6-双磷酸果糖被激酶水解时生成的产物 e. 以上都对 6.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最终接受底物脱下的2H的辅助因子是:
+
a. FAD b. 硫辛酸 c. 辅酶A d. NAD e. TPP 7. 三羧酸循环的第一步反应产物是:
+
a. 柠檬酸 b. 草酰乙酸 c. 乙酰CoA d. CO2 e. NADH+H 8. 糖原合成的关键酶是:
a.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b. UDPG焦磷酸化酶 c. 糖原合成酶 d. 磷酸化酶 e. 分支酶 9. 糖原合成酶参与的反应是:
a. G+G→G-G b. UDPG+G→G-G+UDP c. G+Gn→Gn+1 d. UDPG+Gn→Gn+1+UDP e. Gn→Gn-1+G 10. 糖原合成酶催化形成的键是:
a.α-1,6-糖苷键 b.β-1,6-糖苷键 c.α-1,4-糖苷键 d.β-1,4-糖苷键 e.α-1,β-4-糖苷键 11. 丙酮酸激酶是 途径的关键酶,丙酮酸羧化酶是 代谢途径的关键酶:
a. 糖异生 b. 糖的有氧氧化 c. 磷酸戊糖途径 d. 糖酵解 e. 糖原合成与分解 12. 有关乳酸循环的描述,何者是不正确的?
11
化工学院 生物化学(36学时)习题集
a.肌肉产生的乳酸经血液循环至肝后糖异生为糖
b.乳酸循环的生理意义是避免乳酸损失和因乳酸过多引起的酸中毒 c.乳酸循环的形成是一个耗能过程
d.乳酸在肝脏形成,在肌肉内糖异生为葡萄糖
e. 乳酸糖异生为葡萄糖后可补充血糖并在肌肉中糖酵解为乳酸 13. 人体内不能水解的糖苷键是:
a.α-1,4-糖苷键 b.β-1,6-糖苷键 c.β-1,4-糖苷键 d.α-1,β-4-糖苷键 e.以上都是
14. 一摩尔葡萄糖经糖的有氧氧化过程可生成的乙酰CoA:
a.1摩尔 b.2摩尔 c.3摩尔 d.4摩尔 e.5摩尔 15. 反应:6-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需哪些条件?
a.果糖二磷酸酶,ATP和Mg2+ b.果糖二磷酸酶,ADP,Pi和Mg2+
c.磷酸果糖激酶,ATP和Mg2+ d.磷酸果糖激酶,ADP,Pi和Mg2+ e.ATP和Mg2 16. 6-磷酸果糖激酶Ⅰ的最强别构激活剂是:
a.1,6-双磷酸果糖 b.AMP c.ADP d.2,6-双磷酸果糖 e.3-磷酸甘油 17.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转乙酰化酶的辅酶是:
a.TPP b.硫辛酸 c.CoASH d.FAD e.NAD+ 18.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丙酮酸脱氢酶的辅酶是:
a.TPP b.硫辛酸 c.CoASH d.FAD e.NAD+ 19. 糖的有氧氧化的最终产物是:
a.CO2+H2O+ATP b.乳酸 c.丙酮酸 d.乙酰CoA e.柠檬酸 20. 最终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为CO2和H2O并产生能量的物质有:
a.丙酮酸 b.生糖氨基酸 c.脂肪酸 d.β-羟丁酸 e.以上都是 21. 最终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为CO2和H2O并产生能量的物质有:
a.乳酸 b.α-磷酸甘油 c.生糖氨基酸 d.乙酰乙酰CoA e.以上都是 22. 不能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的物质是:
a.亚油酸 b.乳酸 c.α-磷酸甘油 d.胆固醇 e.软脂酸 23. 需要引物分子参与生物合成反应的有:
a.酮体生成 b.脂肪合成 c.糖异生合成葡萄糖 d.糖原合成 e.以上都是 24. 一摩尔葡萄糖经糖有氧氧化可产生ATP摩尔数:
a.12 b.24 c.36 d.38 e.36或38
25. 每摩尔葡萄糖有氧氧化36或38摩尔数ATP的关键步骤取决于:
a.苹果酸氧化成草酰乙酸 b.异柠檬酸氧化为α-酮戊二酸 c.丙酮酸氧化为乙酰CoA d.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 e.1,3-二磷酸甘油酸水解为3-磷酸甘油酸 26. 从糖原开始一摩尔葡萄糖经糖的有氧氧化可产生ATP摩尔数:
a.12 b.13 c.37 d.39 e.37-39 27. 糖原分解中水解α-1,6-糖苷键的酶是:
a.葡萄糖-6-磷酸酶 b.磷酸化酶 c.葡聚糖转移酶 d.分枝酶 e.以上都是 28. 糖原分解过程中磷酸化酶磷酸解的键是:
a.α-1,6-糖苷键 b.β-1,6-糖苷键 c.α-1,4-糖苷键 d.β-1,4-糖苷键 e.α-1,β-4-糖苷键 29. 糖异生过程中哪一种酶代替糖酵解的已糖激酶:
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酸激酶 b.果糖二磷酸酶Ⅰ c.丙酮酸羧化酶 d.葡萄糖-6-磷酸酶 e.磷酸化酶 30. 不能经糖异生合成葡萄糖的物质是:
a.α-磷酸甘油 b.丙酮酸 c.乳酸 d.乙酰CoA e.生糖氨基酸 31. 糖异生过程中NADH+H+来源有:
a.脂酸β-氧化 b.三羧酸循环 c.丙酮酸脱氢 d.线粒体产生的NADH+H+均需均苹果酸穿梭透过线粒体膜进入胞液 e.A、B、C均需与D一起才是完满答案 32. 下列各中间产物中,哪一个是磷酸戊糖途径所特有的?
a.丙酮酸 b.3-磷酸甘油醛 c.6-磷酸果糖 d.6-磷酸葡萄糖酸 e.1,6-二磷酸果糖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