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化学(36学时)习题+答案2011
化工学院 生物化学(36学时)习题集
10.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由____、____和____组成,其中____又可分为_
___碱和____碱。
11. 嘌呤环上的第____位氮原子与戊糖的第____位碳原子相连形成____,通过这种____
相连而成的化合物叫____。
12. 嘧啶环上的第____位氮原子与戊糖的第____位碳原子相连形成____,通过这种____
相连而成的化合物叫____。
13. 因为核酸分子中含有嘌呤碱和____,而这两种物质又均具有____,故使核酸对____的波
长有紫外吸收作用。
14. 核酸可分为 和 两大类,前者主要存在于真核细胞的 和原核细胞的 ,
后者主要存在于细胞的 。
15. 组成DNA的两条多核苷酸是 的,两链的碱基序列 ,其中 与 配对,形成
个氢键; 与 配对,形成 个氢键。 (三) 是非判断题
1. 在DNA变性过程中总是G-C对丰富区先熔解分开。
2. RNA的局部螺旋区中,两条链之间的方向也是反向平行的。
3. 不同来源DNA单链,在一定条件下能进行分子杂交是由于它们有共同的碱基组成。 4. 核酸变性时紫外吸收值明显增加。
5. 在体内存在的DNA都是以Watson-Crick提出的双螺旋结构形式存在的。 6. 在一个生物个体不同组织中的DNA,其碱基组成不同。
3
7. 用H-胸苷嘧啶只能标记DNA,而不能标记RNA.
8. DNA双螺旋中A、T之间有3个氢键,G、C之间有2个氢键。 9. DNA双螺旋的两条链方向一定是相反的。
10. RNA的分子组成中,通常A不等于U,G不等于C。
11.不同生物的DNA碱基组成各不相同,同种生物的不同组织器官中DNA组成均相同。 (四)名词解释
1. 核苷(nucleoside) 4. 分子杂交(molecular hybridization) 2. 减色效应 5. Tm值 (melting temperature) 3. 增色效应(hyperchromic effect) 6. 发卡结构(hairpin structure) (五)问答及计算题
1. DNA热变性有何特点?
2. 简述DNA双螺旋的结构特点。
3. 在pH7.0,0.165mol/LNaCl条件下,测得某一DNA样品的Tm为89.3℃。求出四种碱基百分组成。 4. 下面有两个DNA分子,如果发生热变性,哪个分子Tm 值高?如果再复性,哪个DNA复性到原来DNA结构可能性更大些?
① ②
5'ATATATATAT3' 5'TAGGCGATGC3' 3'TATATATATA5' 3'ATCCGCTACG5'
5. 一个单链DNA与一个单链RNA分子量相同,你如何将它们区分分开?
149
6. 如果人体有10个细胞,每个细胞的DNA量为6.4×10个碱基对。试计算人体DNA的总长度是多少?
9
这个长度与太阳-地球之间的距离(2.2×10公里)相比如何?
3 酶化学
(一) 选择题
1. 酶促反应的初速度不受哪一因素影响:
a. [S] b. [E] c. [pH] d. 时间 e. 温度
2. 在右面酶反应中的Vmax为 ,Ks(ES解离常数)应为 ,Km应为 :
a. K3[Et] b. K2/K3 c. K2/K1 d. (K2+K3)/K1 3. 测定酶活力时,下列条件哪个不对:
5
化工学院 生物化学(36学时)习题集
a. [S]>>[E] b. [S]=[Et] c. [P]→O d. 测初速度 e. 最适pH 4. 对于一个符合米氏方程的酶来说:当[S]=Km;[I]=KI时,I为竞争性抑制剂,则v为 ;当I为非竞
争性抑制剂时,v为 :a. Vmax×2/3 b. Vmax×1/3 c. Vmax×1/2 d. Vmax×1/4 e. Vmax×1/6 5. 如果要求酶促反应v=Vmax×90%,则[S]应为Km的倍数是:a.4.5 b.9 c.8 d.5 e.90 6. 酶的纯粹竞争性抑制剂具有下列哪种动力学效应?
a.Vmax不变,Km 增大 b.Vmax增加,Km 不变 c.Vmax和Km 都不变d.Vmax不变,Km 减小 e.Vmax减小,Km 不变 7. 下列关于酶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
a.所有的蛋白质都是酶 b.酶是生物催化剂 c.酶是在细胞内合成的,但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催化功能 d.酶具有专一性 e.酶在强碱、强酸条件下会失活 8. 下列哪一项不是辅酶的功能?
a. 转移基团 b. 传递氢 c. 传递电子 d. 某些物质分解代谢时的载体 e. 决定酶的专一性 9. 下列关于酶活性部位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活性部位是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并发挥催化功能的部位
b.活性部位的基团按功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结合基团、一类是催化基团 c.酶活性部位的基团可以是同一条肽链但在一级结构上相距很远的基团
d.不同肽链上的有关基团不能构成酶的活性部位 e.酶的活性部位决定酶的专一性 10. 下列哪一种抑制剂不是琥珀酸脱氢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
a. 乙二酸 b. 丙二酸 c. 丁二酸 d. α-酮戊二酸 e. 碘乙酸 11. 下列关于别构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所有别构酶都是寡聚体,而且亚基数目往往是偶数 b.别构酶除了活性部位外,还含有调节部位
c.亚基与底物结合的亲和力因亚基构象不同而变化 d.亚基构象改变时,要发生肽键断裂的反应 e.酶构象改变后,酶活力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 12. 下列哪一项不是Km值的意义?
a.Km值是酶的特征性物理常数,可用于鉴定不同的酶
b.Km值可以表示酶与底物之间的亲和力, Km值越小、亲和力越大 c.Km值可以预见系列反应哪一步是限速反应 d.Km值是速度达最大速度半数时的底物浓度
e.用Km值可以选择酶的最适底物 f. 比较Km值可以估计不同酶促反应速度 13. 酶的不可逆抑制的机制是由于抑制剂:
a.使酶蛋白变性 b.与酶的催化中心以共价键结合 c.与酶的必需基团结合 d.与活性中心的次级键结合 e.与酶表面的极性基团结合 14. 酶的活性中心是指:
a.酶分子上的几个必需基团 b.酶分子与底物结合的部位 c.酶分子结合底物并发挥催化作用的关键性三维结构区 d.酶分子中心部位的一种特殊结构 e.酶分子催化底物变成产物的部位 15. 酶原激活的实质是:
a.激活剂与酶结合使酶激活 b.酶蛋白的变构效应 c.酶原分子一级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形成或暴露出酶的活性中心
d.酶原分子的空间构象发生了变化而一级结构不变 e.以上都不对 16.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引起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变化是:
a.Km基本不变,Vmax变大 b.Km减小,Vmax变小 c.Km不变,Vmax变小 d.Km变大,Vmax不变 e.Km值与Vmax值都不变 17. 下列对酶活力测定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酶的反应速度可通过测定产物的生成量或测定底物的减少量来完成
b.需在最适pH条件下进行 c.按国际酶学委员会统一标准温度都采用25℃ d.要求[S]>>[E] e.以上都不对
6
化工学院 生物化学(36学时)习题集
18. 一个简单的米氏酶促反应,当[S]< a.反应速度最大 b.反应速度难以测定 c.底物浓度与反应速度成正比 d. 增加酶浓度,反应速度显著变大 e.[S]增加,Km值也随之变大 19. 下列哪一项符合\诱导契合\学说: a.酶与底物的关系如锁钥关系 b.酶活性中心有可变性,在底物的影响下其空间构象发生一定的改变,才能与底物进行反应 c.底物类似物不能诱导酶分子构象的改变 d.底物的结构朝着适应活性中心方向改变而酶的构象不发生改变 e.底物和酶不直接接触,而是以辅酶为桥梁进行接触,底物与酶的结构发生一定变化并联结在一起 20. 下列对同工酶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是同一种属生物体内除用免疫学方法外,其他方法不能区分的一组酶 b.是同一种属生物体内能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而一级结构不同的一组酶 c.催化作用相同,但分子组成和理化性质不同的一类酶 d.同工酶的存在具重要的生理意义 e.所有同工酶均具四级结构 21. 下列有关温度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不仅包括升高温度使速度加快,也同时会使酶逐步变性 b.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在最适温度时,酶反应速度最快 c.最适温度是酶的特征常数 d.最适温度不是一个固定值,而与酶作用时间长短有关 e.一般植物酶的最适温度比动物酶的最适温度稍高 22. 关于酶的激活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激活剂可能是无机离子,中等大小有机分子和具蛋白质性质的大分子物质 b.激活剂对酶不具选择性 c.Mg2+是多种激酶及合成酶的激活剂 d.作为辅助因子的金属离子不是酶的激活剂 e.激活剂可使酶的活性提高 23. 关于研究酶促反应以初速度为标准的原因中不对的是: a.测定初速度比较简便快捷 b.温度和pH的可能变化而引起部分酶失活 c.反应速度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d.反应初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 e.产物浓度的增加对v呈负影响作用 24. 米氏方程的推导中假设: a.v与[ES]成正比 b.[S]约等于[E] c.由于反应可逆,有些产物被转变为底物 d.[S] 与[ES]成正比 e.以上都不对 25. 米氏方程能很好地解释: a.多酶体系反应过程的动力学过程 b.非酶促简单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 c.多底物酶促反应过程的动力学过程 d.别构酶的酶促反应的动力学过程 e.单底物单产物酶促反应的动力学过程 26. 酶促反应中,决定酶专一性的部分是: a.酶蛋白 b.辅基(或辅酶) c.金属离子 d.底物 27. 目前公认的酶与底物结合的学说是: a.活性中心学说 b.诱导契合学说 c.锁匙学说 d.中间产物学说 (二) 填空题 1. 测定酶活力的主要原则是在特定的____、____条件下,测定酶促反应的____速度。 2. 使酶具有高催化效应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 3. 全酶由____和____组成。 4. 酶对____的____性称为酶的专一性,一般可分为____、____和____。 5. L-精氨酸酶只作用于L-精氨酸,而对D-精氨酸无作用,因为此酶具有____专一性。 6. 磺胺类药物能抑制细菌生长,因为它是_____的结构类似物,能____性地抑制____酶活 性。 7. pH对酶活力的影响原因有____和____。 8. ____抑制剂不改变酶促反应Vmax,____抑制剂不改变酶促反应Km。 9. 目前认为酶促反应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10. 如果一个酶对A、B、C三种底物的米氏常数分别为Kma、Kmb和Kmc,且Kma>kmb>Kmc,则此酶的最适底 7 化工学院 生物化学(36学时)习题集 物是____,与酶亲合力最小的底物是____。 11. 调节酶类一般(主要)分为两大类____和____。 12.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 13. 依酶促反应类型,酶可以分为六大类为_____________。 14. 酶经分离提纯后保存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 15. 米氏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三) 是非判断题 1. 酶影响它所催化反应的平衡的到达时间。 2. 当[ES]复合物的量增加时,酶促反应速度也增加。 3. 在极低底物浓度时,酶促反应初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 4. 如已知在给定酶浓度时的Km和Vmax,则可计算在任何底物浓度时的酶促反应初速度。 5. 辅酶、辅基在酶催化作用中,主要是协助酶蛋白的识别底物。 6. 变构剂与酶的催化部位结合后使酶的构象改变,从而改变酶的活性,称为酶的变构作用。 7. 酶促反应速度(米氏酶)为最大反应速度90%的底物浓度与最大反应速度50%的底物浓度之比值总是 9,而与Vmax和Km绝对值无关。 8. 酶原激活作用是不可逆的。 9. 酶分子除活性中心部位和必需基团外,其他部位对酶的催化作用是不必需的。 10. 改变酶促反应体系中的pH,往往影响到酶活性部位的解离状态,故对Vmax有影响,但不影响Km。 11. 即使在非竞争性抑制剂存在的情况下,只要加入足够的底物,仍能达到酶催化反应的原有最大反应速度。 12. 某些酶的Km可因某些结构上与底物相似的代谢物的存在而改变。 13. 许多多酶体系的自我调节都是通过其体系中的别构酶实现的。 14. 别构酶调节机制中的齐变模式更能解释负协同效应。 15. 核酶中只能以RNA为底物进行催化反应。 (四)名词解释 1. 辅酶和辅基(coenzyme,prosthetic group) 12.酶的专一性(specificity) 2. 酶的活力单位(active unit) 13.多酶体系(multienzyme complex) 3. 酶的比活力(specific activity) 14.调节酶(regulatory enzyme) 4. 米氏常数Km(Michaelis constant) 15.别构酶(alloseric enzyme) 5. 竞争性抑制作用(competitive inhibition) 16.共价调节酶(covalently modulated enzyme) 6.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noncompetitive inhibition) 17.酶原激活(activation of proenzyme) 7. 别构效应(allosteric effcet) 18.寡聚酶(oligomeric enzyme) 9.激活剂(activator) 19.同工酶(isoenzyme) 10.可逆抑制作用(reversible inhibition) 20.诱导酶(induciable enzyme)11.不可逆抑制作用(irreversible inhibition) (五)问答及计算题 1. 试述使用酶作催化剂的优缺点。 2. 当[S]=0.5Km;[S]=4Km;[S]=9Km;[S]=99Km时,计算v占Vmax百分比。 3. 用示意图表示下列曲线,①米氏酶促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的关系曲线;②非竞争性抑制剂下1/v 对 1/[S]作用曲线。 4. 米氏方程有什么局限性? 4 维生素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一个化合物的名称与所给出的维生素名称不符? a.α-生育酚―――维生素E b.抗坏血酸―――维生素C d.硫胺素―――维生素B1 e.氰钴胺素―――维生素B12 2. 下列哪一个辅酶不是来自维生素: + a. CoQ b. FAD c. NAD d. pLp e. Tpp 3. 成人及儿童因缺乏哪种维生素而导致干眼病? 8 c.吡哆醛―――维生素B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