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
(2)24×2+24÷2 =48+12 =60(元)
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 玲玲的儿童票用24÷2
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 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 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
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买3张成人票 付100元
应找回多少钱? 等等
出示例4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 下午有270位
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 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小组讨论 独立完成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
(1)270÷30-180÷30 =9-6 =3(名)
270÷30算出上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180÷30算出下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 然后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保洁员 (2)(270-180)÷30 =90÷30 =3(名)
270-180算出下午比上午多出游人多少人
再除以30就算出了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是的不同点 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
学生进行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进行板书
三、巩固练习 P7/做一做1、2
P11/做一做(完成书上的后 可以变化条件
如\买2副手套\等等 )
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
四、作业 P8-9/5-9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二) 星期天
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 下午有270位
天地\游玩
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 下午要
(1)24+24+24÷2 (2)24×2+24÷2 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24+24+12 =48+12 (1)270÷30-180÷30 (2)(270-180)÷30 =48+12 =60(元) =9-6 =90÷30 =60(元) =3(名) =3(名)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 有乘、 运算顺序:算式里有括号 要先算括号里 除法和加、减法 要先算乘、除法 面的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P11例5(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归纳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 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3. 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回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 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
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
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二、新授 出示例5
(1)42+6×(12-4) (2)42+6×12-4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 (画出顺序线) 两名学生板演
全班学生进行检验
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 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 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板书)
谁能把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帮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 学生自由回答
三、巩固练习 P12/做一做1、2 P14/4
教师巡视纠正
四、作业
P14-15/2、3、5-7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三)
(1)42+6×(12-4) (2)42+6×12-4 运算顺序:
=42+6×8 =42+72-4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 如果
=42+48 =114-4 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 都
=90 =110 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 有乘、
要先算乘、除法
要先算括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P13例6(0的运算)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 快速口算 出示:
(1)100+0= (2)0+568= (3)0×78= (4)154-0= (5)0÷23= (6)128-128= (7)0÷76= (8)235+0=
除法和加、减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 号里面的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