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叙事性研究
关于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叙事性研究
学习倦怠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比较少,尤其是从叙事性研究的角度研究其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因此这类研究也是必要的。
一、学习倦怠的定义
学习倦怠来源于Freudenberger和Maslach对工作倦怠的研究,Maslach根据工作倦怠将学习倦怠分为三个维度:情绪(emotional exhaustion)、去个性化(depersonalization)和低成就感(lack of personal accomplishment)。目前对于学习倦怠的定义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Pines和Meier对学习倦怠的定义为,学生因为长期的课业压力负担,而产生精力耗竭,对课业及活动的热情逐渐消失,与同学态度冷漠疏远,以及对学业持负面态度的一种现象。台湾学者对学习倦怠做了如下定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课业压力、课业负荷,或其他个人心理层次上的因素,以至于有情绪耗竭、乏人性化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现象。”杨丽娴等人认为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从而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并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现象就是学习倦怠。
二、个案研究
1.研究对象,研究材料的收集和研究方法
李老师,女,25岁,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工作一年,是笔者的一位学妹。她是非常典型的努力工作但是却有许多困惑的中学女教师,由于笔者和她比较熟悉,经常就一些教学问题进行探讨,所以选择她作为研究对象。材料收集来源于她向我提出询问的一个案例。在呈现研究材料的时候笔者主要采用了“叙事法”,在分析材料的时候主要采用了动态对话分析。
2.研究材料
2012年9月,李老师担任初中一年级的英语教师,第一节课李老师准备得很充分,全班同学都被她生动活泼的表情和各种各样有趣的游戏深深地吸引了,班上有一个叫紫嫣的女孩向李老师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紫嫣积极参加每一次活动,争取每一个机会展现自己的英语能力以期得到老师的夸奖,从她的表现中李老师不得不承认紫嫣在课后肯定做了大量的复习和预习工作。一个学期以后,紫嫣不仅在期末考试中获得非常好的成绩,而且在英语的听、说、读、写各方面进步极大,是班上的第一名,同学们都夸她,争抢着和她做朋友向她学习,这让她非常自豪。紫嫣的父母刚开始还向李老师抱怨紫嫣对英语太疯狂,甚至要求父母在家里要用英语和她对话,后来紫嫣在外面会用英语向人打招呼,几乎每一个认识紫嫣的人都知道她很喜欢英语并且英语成绩非常棒,这让做父母的觉得自己脸上有光,这才更加支持女儿的英语学习。
第二学期的教学内容比上一学期难,除词汇量增大以外,还要开始语法的学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