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自考2008年4月至2014年4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试题及答案 - 图文

全国自考2008年4月至2014年4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试题及答案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2 23:04:16

17.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

A.它由其生产的剩余价值决定 B.它由其使用价值决定 C.它包含历史和道德因素 D.它包含习惯和法律因素 18.资产阶级道德观的基本原则是( )

A.利己主义 B.拜金主义 C.自由主义 D.享乐主义 19.资本循环中实现价值增殖的阶段是( )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运输阶段

20.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下,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价值应等于( ) A.第一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 B.第二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 C.两大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 D.两大部类消耗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总和 21.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可用字母表示为( ) A.c+v+m B.c+v C.v+m D.c+m 22.决定利息量的因素是( )

A.银行自有资本总额和平均利润率 B.银行自有资本总额和利息率 C.借贷资本总额和平均利润率 D.借贷资本总额和利息率 23.股份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是( )

A.股东大会 B.董事会 C.监事会 D.工会 24.垄断组织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形式是( )

A.垄断价格 B.个人联合 C.参与制 D.资本输出 25.从资本形态上看,资本输出的基本形式是( )

A.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 B.国内资本输出和国际资本输出 C.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D.商业资本输出和金融资本输出

26.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成为垄断资本国际经济组织载体的新的垄断组织形式是( ) A.混合联合公司 B.跨国公司 C.托拉斯 D.国际垄断联盟 27.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的是( )

A.马克思恩格斯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28.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

A.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政权 B.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民主 C.消灭剥削进入无阶级社会 D.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 29.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 C.政治体制不同 D.意识形态不同 3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

A.原始社会的分配原则 B.阶级社会的分配原则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下列科学发现中,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的有( ) A.细胞学说 B.狭义相对论 C.生物进化论 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32.下列各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

A.物是感觉的复合 B.理在事先 C.存在就是被感知 D.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3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A.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的 B.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C.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D.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34.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一次更重要的飞跃,这是因为( )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35.下列各项属于观念上层建筑的有( )

A.军队和政府机关 B.哲学和政治思想 C.数学和思维科学 D.道德和法律思想 36.价值规律的内容包括( )

A.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实行等价交换 C.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D.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 37.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复苏阶段的特点有( )

A.生产不再下降,企业倒闭停止 B.生产逐渐回升,企业利润增加 C.就业日益增多,信贷逐渐活跃 D.生产消费两旺,社会经济繁荣 38.影响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 A.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B.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C.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D.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

3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和措施有( )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国民经济一定程度的计划管理 D.资本输出 40.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有( )

A.完全摆脱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 B.完全摆脱旧式分工的束缚 C.完全摆脱仅仅作为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 D.完全摆脱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42.简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43.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与后果。 44.简述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和源泉。 45.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根据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谈谈你对以人为本的理解。 47.试述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原因及主要内容。

全国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 A.培根、洛克 B.斯密、李嘉图 C.黑格尔、费尔巴哈 D.圣西门、傅立叶 2.凡是承认世界具有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 A.唯物论 B.唯心论 C.二元论

D.一元论

3.在运动和静止关系问题上,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属于 A.唯物辩证法 B.形而上学 C.相对主义诡辩论 D.主观唯心主义 4.下列各项属于主观臆想联系的是

A.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造成空气严重污染 B.过度毁林开荒导致严重水土流失 C.人的生辰八字决定其一生命运 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6.下列说法中,属于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是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C.纸上谈兵,画饼充饥 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认识是一个发展过程

D.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D.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D.人的社会环境影响其一生命运

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认识—实践—认识 D.实践—认识—实践

D.普遍性

B.与已被实践证明的理论相符合

9.作为真理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与时俱进的,这是因为真理具有 A.相对性 B.能动性 C.绝对性 A.与多数人的愿望和要求相符合 1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

A.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的统一 B.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统一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D.劳动者与劳动工具的统一 12.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从其主体的角度看可分为

A.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 B.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C.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D.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 13.划分经济社会形态所依据的标准是 A.生产力的水平

B.生产关系的性质 C.社会意识的内容 D.政治制度的状况

D.社会基本矛盾

14.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有多种,但最基本的动力是 A.阶级斗争 B.社会改革 C.科学技术革命 15.阶级斗争归根到底是

A.由物质利益的对立引起的 B.由思想观念的分歧引起的 C.由政治主张的差异引起的 D.由宗教信仰的不同引起的 16.下列各项正确表述商品含义的是

A.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 B.具有稀缺性的物品 C.为自己而生产的有用物品 D.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物品 17.商品经济成为最普遍的、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的社会形态是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18.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A.二者成正比 B.二者成反比 C.二者总按相同比例变化 19.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B.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矛盾 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D.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的矛盾 20.产业资本循环采取的职能形式是

A.生产资本、流通资本和银行资本 B.生产资本、商业资本和银行资本 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业资本 21.生产要素的购买时间属于资本周转过程中的 A.生产时间 B.流通时间 C.劳动时间 A.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D.停工时间

22.在平均利润形成以前,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它的利润率一般

B.低于社会平均水平 C.等于社会平均水平 D.等于其剩余价值率

23.商业资本家所占有的剩余价值是通过

A.剥削商业店员的具体劳动获得的 B.剥削商业店员的剩余劳动获得的 C.剥削产业工人的具体劳动获得的 D.剥削产业工人的必要劳动获得的 24.从理论上讲,股票的价格

A.同股息成正比,同利息率成反比 B.同股息成反比,同利息率成正比 C.同股息和利息率都成正比 D.同股息和利息率都成反比 25.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分为 A.分工、协作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

B.自由竞争和垄断两个阶段

C.私人垄断、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三个阶段 D.私人垄断和国家垄断两个阶段 26.垄断资本家在售卖商品时,一般都会采用 A.垄断高价 B.垄断低价 C.市场价格

D.计划价格

D.二者总按不同比例变化

D.资本主义社会

10.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要检验人们的认识是否

C.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 D.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

27.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的一系列新变化表明

A.其社会性质已发生本质改变 B.其基本矛盾已得到彻底解决

C.其社会发生了阶段性的部分质变 D.其社会主要矛盾得到了根本缓解 28.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

A.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B.消灭剥削、消灭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C.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 D.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 29.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 A.《德意志意识形态》

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C.《共产党宣言》 D.《哥达纲领批判》

30.下列各项不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是

A.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B.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 C.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D.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得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有 A.辩证法学说 B.历史唯物主义学说 C.剩余价值学说 D.劳动价值学说 32.下列各项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 A.朴素唯物主义

B.庸俗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3.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有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C.苦尽甘来,乐极生悲 D.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4.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 A.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实践不断为人们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35.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应该坚持

A.历史主义的原则 B.阶级分析的方法 C.实用主义的原则 D.精神分析的方法 36.下列关于劳动二重性的正确表述有 A.它指的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37.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包括

A.危机阶段 B.萧条阶段 C.复苏阶段 38.资本主义生产成本的构成要素包括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剩余价值 A.借贷资本输出

D.平均利润

39.以资本形态划分,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输出资本的形式包括

B.生产资本输出 C.私人资本输出 D.国家资本输出

40.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有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 B.工人和农民的差别 C.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以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42.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43.简述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4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有哪些?主要机制是什么? 4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47.试述资本主义商业资本的本质、职能与作用。

D.高涨阶段

B.它指的是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C.它决定商品的二因素 D.它由商品的二因素决定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7.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 A.它由其生产的剩余价值决定 B.它由其使用价值决定 C.它包含历史和道德因素 D.它包含习惯和法律因素 18.资产阶级道德观的基本原则是( ) A.利己主义 B.拜金主义 C.自由主义 D.享乐主义 19.资本循环中实现价值增殖的阶段是( )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运输阶段 20.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下,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价值应等于( ) A.第一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 B.第二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 C.两大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 D.两大部类消耗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总和 21.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可用字母表示为( ) A.c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