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9 5:58:30

新洲一中2020届高二10月月考

生 物 试 题

命题人 肖友明

一、选择题 (40分)

1、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a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的制约 D.b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2.右图表示野兔进入缺少天敌的某海岛后,几年来的种群增长情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点时兔群数量较少,不存在生存斗争 B.B点时兔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C.BC段兔群的种内斗争最激烈 D.DE段兔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3.鱼鳞藻、脆杆藻是鱼类的饵料,微囊藻会产生有毒物质污染水体。某研究小组调查了当地部分湖泊营养化程度对藻类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取样调查的方法测定藻类的种群密度 B.在富营养化水体中,鱼鳞藻的适应性最弱

C.在中营养化水体中,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D.用脆杆藻能够控制富营养化水体中微囊藻的数量,净化水体

4.菟丝子叶片退化,茎黄色或黄褐色,常生长于龙眼、柑橘等果树的树冠层。下列有关菟丝子和果树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影响果树的光合作用 ②吸收果树的水分和养分 ③竞争土壤水分和营养 ④共同生活,互惠互利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5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甲→乙 相对B.M时乙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数C.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量D.两个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6.下图①~④表示两种生物种群数量数量变化(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哪项生物关系与曲线相符?

A. ①——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 B. ②——大小两种草履虫

C. ③——细菌与噬菌体 D. ④——狐与兔

1

7.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 C.湿度、温度 D.光照、食物

8.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

2

境的重要指标。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4类土壤动物的物种数和密度(个/m)调查数据。

动物类群 样地 有机肥田 化肥田 跳虫类 物种数 10 4 蜱螨类 密度 线蚓类 物种数 密度 线虫类 物种数 密度 密度 物种数 167 79 38 16 30 41 40 18 120 32 19 7 339 52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 B.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减少 C.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 D.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

9.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下图A、B、C、D 4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10.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蟾蝌蚪数量为J型增长 B.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 C.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

D.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11.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自养型生物才能充当生产者 B. 分解者一定是原核生物

C. 细菌要么是分解者,要么是生产者 D. 食物链中有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

12. 草原上一只狮子与一只羚羊可根据对方的气味进行猎捕和躲避猎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羚羊在奔跑过程中,血液中胰岛素含量升高

B.羚羊在奔跑过程中,线粒体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速率加快

C.题干中的案例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在该食物链中,该狮子最多获得这只羚羊同化总能量的20%

2

13.Y(控制黄色)和y(控制白色)是位于某种蝴蝶的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该种蝴蝶中雄性有黄色和白色,雌性只有白色。下列杂交组合中,可以从子代表现型判断出子代性别 的是 A.♀Yy×♂yy B.♀yy×♂YY C.♀yy×♂yy D.♀Yy×Yy♂ 14.有关高等动物卵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3/4的细胞质 B.卵细胞核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一半的DNA

C.卵细胞中染色体数是次级卵母细胞的一半 D.卵细胞核中DNA分子数是次级卵母细胞的一半

15.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哪项属于其中“演绎”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1:1 C.由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 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例接近1:2:1 16、下列不能用于判断两对基因是否独立遗传的杂交组合是

A.aaBb× Aabb B.AaBb× aaBb C.AaBb× AaBb D.AaBb× aabb

17.下面列举了几个生物学家有关发现,其中哪项发现的主要研究方法与其它的都不相同? ①鲁宾、卡门研究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的氧来源于水而不是二氧化碳 ②卡尔文发现光合作用过程中CO2→C3→CH2O

③孟德尔发现发现豌豆高、矮茎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④萨顿研究指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⑤摩尔根通过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A.① B.③ C.④ D.⑤ 18、有关下列遗传图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中的④⑤⑥过程 B.以上过程属于“假说一演绎”法中的验证过程 C.图中③过程的随机性是子代Aa占1/2的原因之一 D.子代中aaBB的个体占aaB_中的比例为1/4

19、人类中,显性基因D对耳蜗管的形成是必需的,显性基因E对听神经的发育是必需的,二者缺一,个体即聋。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夫妇中有一个耳聋,也有可能生下听觉正常的孩子

B.—方只有耳蜗管正常,另一方只有听神经正常的夫妇,只能生下耳聋的孩子 C.基因型为DdEe的双亲生下耳聋的孩子的概率为7/16

3

D.耳聋夫妇可以生下基因型为DdEe的孩子

20、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这种甲虫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 B. 这种甲虫属于次级消费者

C. 这种甲虫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 D. 这种甲虫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 21、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解释一切生物的遗传现象 B.体现在杂合子形成雌、雄配子的过程中 C.研究的是所有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行为 D.两个定律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22、水稻中非糯性(W)对襦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橙红色。下列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的观察结果中不能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是

A.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橙红色 B.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橙红色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橙红色 D.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23、下图表示染色体组成为AaCcDd的生物产生的精细胞。试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组合,分析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述精细胞至少来自4个精原细胞B.⑤⑧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C.上述精细胞至少来自8个次级精母细胞 D.①⑦可能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24、现有两瓶世代连续的果蝇,甲瓶中的个

体全为灰身,乙瓶中的个体既有灰身也有黑身。让乙瓶中的全部灰身果蝇与异性黑身果蝇交配,若后代都不出现性状分离则可以认为

A.甲瓶中果蝇为乙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杂合子 B.甲瓶中果蝇为乙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纯合子 C.乙瓶中果蝇为甲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杂合子 D.乙瓶中果蝇为甲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纯合子

25、人类单眼皮与双眼皮的遗传规律如表所示(A、a表示相关基因),一对单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双眼皮的孩子甲,则

A.甲是男性,基因型为Aa AA Aa aa B.甲是女性,基因型为Aa

男性 双眼皮 单眼皮 单眼皮 C.甲是男性,基因型为aa

D.甲是女性,基因型为aa

女性 双眼皮 双眼皮 单眼皮

26、人的褐眼对蓝眼为显性,某家庭的双亲皆为褐眼(B_),其甲、乙、丙三个孩子中,有一人是收养的(非亲生孩子)。甲和丙为蓝眼(bb),乙为褐眼。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控制双亲眼睛颜色的基因是杂合的 B.控制孩子乙眼睛颜色的基因是杂合的

C.该夫妇生一个蓝眼男孩的概率是1/4 D.孩子乙是亲生的,孩子甲或孩子丙是收养的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新洲一中2020届高二10月月考 生 物 试 题 命题人 肖友明 一、选择题 (40分) 1、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a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的制约 D.b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2.右图表示野兔进入缺少天敌的某海岛后,几年来的种群增长情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点时兔群数量较少,不存在生存斗争 B.B点时兔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C.BC段兔群的种内斗争最激烈 D.DE段兔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3.鱼鳞藻、脆杆藻是鱼类的饵料,微囊藻会产生有毒物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