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课改瘦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选择题
目前TOD已成为国际上极具代表性的城市开发模式。TOD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以公交、地铁为中心、400~800 m(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或城市中心。读图回答1~3题。
1.TOD规划居住区、核心商业区、办公区,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居住区 C.丙—居住区
2.TOD城市开发模式能够( ) A.降低土地利用密度 C.降低区域人口密度
B.降低城市建设成本 D.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B.乙—办公区 D.甲—核心商业区
3.下列最适宜实行TOD开发模式的城市为( ) A.雄安 C.乌鲁木齐
B.香港 D.济南
解析:1.A 2.D 3.B 第1题,甲区域面积大,且离车站较远,可以判定地价较低,因此为居住区;乙区域靠近车站,交通便利,地价高,可能为核心商业区;丙区域位于商业区和居住区之间,可以判定为办公区。第2题,TOD城市开发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核心要素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公交服务,通过土地使用和交通政策来协调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交通拥堵和用地不足的矛盾。第3题,香港经济发达,土地资源紧张,最适宜实行TOD开发模式。
(2017·全国卷Ⅲ)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如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4~6题。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A.站点的用地面积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B.周边的人流量 D.周边的环境质量
5.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 A.中心商务区 C.大型住宅区
B.森林公园 D.产业园区
6.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解析:4.B 5.A 6.C 第4题,地铁站点的主要服务对象为流动人口,人流量越大消费市场往往越大,地铁站点的服务功能越全,其等级也就越高,故本题选择B。地铁站点的用地面积是根据服务等级而定的,A项所述内容存在因果关系错误。地铁站点的信息化水平高,其综合服务等级不一定高。地铁站点周边的环境质量对其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影响不大。第5题,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个站点位于内环或其附近地区,地价较高;甲、乙、丙站点等级较高;这三个站点分布相对集中,所以人流量较大。综上可知,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应为中心商务区。第6题,从图中可知,与河流垂直的方向上有多个一级站点,推测该城市有多个核心区,所以该城市最可能为多核心结构,其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等时间交通图集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一般指从中心地出发,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到达的空间范围。读我国某城市市内交通1小时交通圈示意图,回答7~8题。
7.图示地区出现两块“时间飞地”,其成因的描述最可信的是( ) A.地铁站 C.汽车厂
B.大型商场 D.生态保护区
8.从方便工作和生活角度考虑,该市未来兴建公租房应选择的方位是( ) A.东南部 C.东北部
B.西南部 D.西北部
解析:7.A 8.D 第7题,图示两块时间飞地,交通时间都小于周边地区,说明两块时
间飞地交通便捷,则可能是位于交通站点处。第8题,公租房应布局在地价较低、交通便捷之地,图示西北部交通时间较短而交通条件较好,且距离市中心较远而地价较低。
下图示意某城市地域形态简图。读图回答9~11题。
9.M成为商业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地租高,商业活动承租能力强 B.位于城市中心,接近消费群体 C.四通八达,便于客货集散 D.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10.该城市拟建设一大型钢铁厂,最佳的区位是( ) A.甲地 C.丙地
B.乙地 D.丁地
11.城市规划范围内,未来可能建设高级住宅区的地点是( ) A.甲地 C.丙地
B.乙地 D.丁地
解析:9.B 10.D 11.A 第9题,M地位于城市中心地带,周围为住宅区,靠近消费群体,这是该地成为商业区的最主要原因。第10题,钢铁厂易污染空气和水源,丁地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且位于城区河流的下游,对城区大气污染小,且不会污染城市水源;且丁地靠近铁路,便于原料和产品运输。第11题,甲地位于主导风的上风向,且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高,靠近湖泊,远离铁路,环境条件好,最适合建设高级住宅区。
读某城市发展图,回答12~13题。
12.据图分析该城市空间结构及区位,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B处由于距离火车站比较远,不具有发展成中心商务区的优势 B.该城主体没有向河西方向发展,是由于桥梁建设的投资太大
C.按中心地理论说法,A处靠近铁路,服务范围比C、D处大,等级高 D.火车线路的改变是为了不妨碍城市整体的规划和发展 13.服装厂搬迁主要是由于( )
A.火车站搬迁造成交通不便,原材料运输成本过高 B.由于服装厂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影响城市风貌 C.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地价偏高是其主要原因 D.政府出于环境保护压力,外迁了所有工业企业
解析:12.D 13.C 第12题,B处位于多条城市干道交会处,具有发展成中心商务区的良好优势区位;该城主体在河东,有它的历史原因、交通原因,河西没有大发展,不是没有桥梁,也许是它的地形屏障,或许也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A处虽靠近铁路,但显然没有得到发展,C、D处规模大,级别高;由于城市的不断发展,原过境铁路线显然已经制约了城市的整体发展,有必要搬迁火车站,改变过境城市的铁路线。第13题,随着城市的发展,服装厂原址地价上升,为了降低成本,获得最佳收益,基本没有污染的服装厂更倾向布局在地价相对便宜的郊区。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如图示意某市土地利用情况,并且城市功能区布局比较合理,①②③④代表城市常见用地和仓储用地。
(1)判断①②③④代表的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并说明该城市的主导风向。 (2)列举图示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区位选择的理由。 (3)说明①土地利用类型在M位置选择的有利条件。
解析:第(1)题,对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判读主要从其所处的位置和面积大小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工业区一般位于与城市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据此可推断出城市的主导风向。第(2)题,为获得洁净的水源,水厂应设置在河流的上游;为能更好地处理污水,污水处理厂多分布在河流的下游。第(3)题,M位于城市外围,地价低;且靠近火车站,客货流量大。
答案:(1)①类型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和街角路口等交通便捷、服务范围广的区域,应为商业用地;③类型主要分布在城市外围,占地面积较广,应为工业用地;②类型主要分布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