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煤化学重点
第一章
1、概念:煤化学
2、中国能源构成有何特点?其发展趋势是什么? 第二章
1、概念:煤,泥炭化作用,煤化作用,成岩作用,变质作用,煤层气,腐植煤,腐泥煤,
2、植物是成煤的主要原始物质。
从化学观点看,植物的有机族组成可以分为4类。 煤由堆积在沼泽中的植物遗体转变而成。 3、成煤植物对煤炭性质的影响有哪些? 煤层气的特性。 4、成煤作用过程。(重点) 第三章 1、概念:
2、煤中低分子化合物可分为两类。
3、煤分子结构单元是如何构成的?单元之间如果构成大分子? 随煤化程度的提高,煤分子结构呈现怎样的规律性变化。 4、重点:
第一节 煤的大分子结构
煤大分子结构的基本概念,核随煤化程度的变化规律,烷基侧链和官能团及桥键随煤化程度的变化规律, 第四节 煤分子结构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四章 煤的岩石组成 1、概念:
2、腐植煤煤层通常用肉眼可以将煤区分为四种宏观煤岩成分。 通常按平均光泽的强弱划分出四种宏观煤岩类型。 目前我国煤的显微组分分类按三大组来划分。 煤中常见的矿物主要有四类。
3、煤的各种显微组分的反射率在煤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第五章 煤的化学组成
1、概念:灰分,挥发分,固定碳,
2、工业分析是在规定条件下将煤的组成划分为四种组分。 煤灰成分。
煤中有机质的元素组成。
3、内在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在煤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煤中主要元素随煤化程度的变化规律。 煤中有机质族组成的抽提方法。 煤质分析指标的基准换算。 4、第一节 煤的工艺分析 (重点) 第六章 煤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
1、概念:真相对密度,比热容,透光率,润湿性,
2、煤的比热容随煤化程度的升高而减小。煤的导电性属于什么范围。接触角越大,润湿性越差。矸石表现为亲水性,煤一般为疏水性。煤的孔隙的成因类型。
3、真相对密度的影响因素。
煤的显微硬度随煤化程度的变化规律及原因。 煤的润湿性随煤化程度有何变化规律,为什么? 煤的润湿热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煤的孔隙率随煤化程度的变化规律?为什么? 第七章 煤的化学性质 1、概念:煤的风化,
2、煤炭自燃过程分为3个阶段,具备4个条件。 3、腐殖酸的主要性质。
风化对煤的性质有哪些影响? 煤风化和自燃的影响因素。 煤加氢反应的历程。 煤的性质对加氢反应的影响。 煤磺化反应的工艺条件。 第八章 煤的工艺性质
1、概念:煤的发热量,高位发热量,低位发热量,煤的热解,粘结过程,结焦过程,胶质体,煤的粘结性,结焦性,煤的反应性,热稳定性。
2、煤热解过程中的化学 反应包括两大类。胶质体的形成是煤热解过程中氢再分配的结果。
3、煤在氧弹中燃烧和大气中的区别,对实际发热量有何影响? 影响发热量的因素,随煤化程度的变化规律及原因。
胶质体的性质。
煤灰中化学成分对熔融性的影响。 煤的反应性的影响因素。 4、煤的热解过程*(重点)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