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37讲 固体、液体和气体
2016届高考物理教学案
第37讲 固体、液体和气体
【教学目标】
1. 了解晶体和非晶体及液晶;
2.了解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了解饱和汽及饱和汽压; 3.了解理想气体概念,掌握气体实验定律。 [典型例题]
例1: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等压过程到状态B。此过程中,气体压强p=1.0×105
Pa,吸收的热量Q=7.0×102
J,求此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增量。
解析:VAT=VB,对外做的功W=p(VB-VA)
ATB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解得ΔU=5.0×102
J。 答案:5.0×102
J
例2:我国“蛟龙”号深海探测船载人下潜超过七千米,再创载人深潜新纪录。在某次深潜实验中,“蛟龙”号探测到990 m深处的海水温度为280 K。某同学利用该数据来研究气体状态随海水深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导热良好的汽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不计活塞的质量和摩擦,汽缸所处海平面的温度T3
0=300 K,压强p0=1 atm,封闭气体的体积V0=3 m。如果将该汽缸下潜至990 m深处,此过程中封闭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
(1)求990 m深处封闭气体的体积(1 atm相当于10 m深的海水产生的压强)。
(2)下潜过程中封闭气体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传递的热量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
[解析] (1)以汽缸内封闭的气体为研究对象,初态压强p0=1 atm,温度T0=300 K,体积V0
=3 m2
,汽缸在990 m深处时,气体压强p=1 atm+99010 atm=100 atm,温度T=280 K,设体积变
为V。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p0V0pV-T=T,代入数据解得V=2.8×102m3
。 0(2)封闭气体的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而气体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小,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要放热,且传递的热量大于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
[答案] (1)2.8×10-2m3
(2)放热 大于
例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状态B变为状态C,其中A→B过程为等压变化,B→C过程为等容变化.已知VA=0.3 m3,TA=TC=300 K,TB=400 K.
(1)求气体在状态B时的体积.
(2)说明B→C过程压强变化的微观原因.
(3)设A→B过程气体吸收热量为Q1,B→C过程气体放出热量为Q2,比较Q1、Q2的大小并说明
原因.
[解析] (1)设气体在状态B时的体积为VB,
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VAVBT=T AB代入数据得V3
B=0.4 m
(2)微观原因:气体体积不变,分子密集程度不变,温度变化(降低),气体分子平均动能
变化(减小),导致气体压强变化(减小).
(3)Q1大于Q2;因为TA=TC,故A→B增加的内能与B→C减少的内能相同,而A→B过程气体对外做正功,B→C过程气体不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Q1大于Q2.
[答案] (1)0.4 m3 (2)见解析 (3)Q1大于Q2,原因见解析
[课后作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1.如图所示,某同学将空的薄金属筒开口向下压入水中,设水温均匀且恒定,筒内空气无泄漏,不计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则被淹没的金属筒在缓慢下降的过程中,筒内空气体积减小,同时有( )
A.从外界吸热 B.内能增大 C.向外界放热
D.内能减小
解析:金属筒在缓慢下降的过程中,气体的压强逐渐增大,水温均匀且恒定,不计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则气体温度不变、内能不变,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以判断,气体体积必然减小,所以外界对气体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W+Q=ΔU得,Q为负,气体必然向外界放热.只有C项正确.
答案:C
2.(多选)关于液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液晶是一种晶体
B.液晶分子的空间排列是稳定的,具有各向异性 C.液晶的光学性质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D.液晶的光学性质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解析:液晶的微观结构介于晶体和液体之间,虽然液晶分子在特定方向上排列比较整齐,具有各向异性,但分子的排列是不稳定的,A、B错误.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从而改变液晶的某些性质.温度、压力、外加电压等因素变化时,都会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C、D正确.
答案:CD
3.(多选)对一定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的体积是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 B.气体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气体温度就越高
C.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不断碰撞而产生的 D.当气体膨胀时,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减小,因而气体的内能减少
解析:气体分子距离远大于分子大小,所以气体的体积远大于所有气体分子体积之和,A项错;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是表示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物理量,B项正确;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是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产生的,C项正确;气体膨胀,说明气体对外做功,但不能确定吸、放热情况,故不能确定内能变化情况,D项错.
答案:BC
4.(多选)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面张力是液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B.液体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内部稀疏,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C.不论是什么液体,表面张力都会使表面收缩 D.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
解析:表面张力是由于表面层中分子间距大,而在表面层分子间表现出的引力,A错B正确;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液体表面有收缩的趋势,C正确;表面张力的方向跟液面相切,D错误.
答案:BC
5.一个有活塞的密闭容器内盛有饱和汽与少量的水,则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温度保持不变,慢慢地推进活塞,容器内压强会增大 B.温度保持不变,慢慢地推进活塞,容器内压强不变 C.温度保持不变,慢慢地推出活塞,容器内压强会减小 D.固定活塞而将容器放在沸水中,容器内压强不变
解析:根据饱和汽的特征,饱和汽压的大小与物质的性质有关,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跟饱和汽的体积无关.所以在温度不变时,饱和汽压不随体积变化,因而B正确;其余的现象均不可能发生.
答案:B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黄金可以切割加工成任意形状,所以是非晶体 B.同一种物质只能形成一种晶体 C.单晶体的所有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 D.玻璃没有确定的熔点,也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解析:所有的金属都是晶体,因而黄金也是晶体,只是因为多晶体内部小晶粒的排列杂乱无章,才使黄金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A错误;同一种物质可以形成多种晶体,如碳可以形成金钢石和石墨两种晶体,故B错误;单晶体的物理性质各向异性是指某些物理性质各向异性,有些物理性质各向同性,故C错误;玻璃是非晶体,因而没有确定的熔点和规则的几何形状,D正确.
答案:D
7.我们认识到的固体、液体和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有(BD )
A.液体的表面张力是由于表面层里分子距离比液体内部小些,分子间表现为引力
B.利用液晶在外加电压的影响下,会由透明状态变成混浊状态而不透明,去掉电压后,又会恢复透明的特性可以做成显示元件;
C.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是有规则地排列的,而非晶体内部物质微粒排列是不规则的。晶体内部的微粒是静止的,而非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是不停地运动着
D.在同一温度下,不同液体的饱和气压一般不同,挥发性大的液体饱和气压大;同一种液体的饱和气压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
8.为了将空气装入气瓶内,现将一定质量的空气等温压缩,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图象能正确表示该过程中空气的压强p和体积V关系的是 ( )
解析:根据气体等温变化方程pV=C,所以p=C1
V,因此p-V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选项B正确.
答案:B
9.(1)如图所示,活塞与气缸密封了一定质量的气体,活塞与气缸之间摩擦不计且可在气缸中自由
移动,气缸固定在地面上,活塞处于静止状态.现对气缸加热,测出气体吸收的热量为2.0x106
J,
算出活塞移动对外做功为1.5x106
J,则气体内能 (选填“增加”,或“减少” J.
(2)试估算通常情况下(即lmol气体的体积为22.4L)气体分子间的距离d(结果可用根式表示).d= m.
(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段变化过程,可用图上的直线AB表示,则A到B气体内能变化为 (选填“正值”、 “负值”或“零”),气体 (选填“吸收”、 ”放出”或“不传递”)热量.
答案:(1)增加(2分)0.5﹡106(2分)(2)3.3﹡10-9
m(4分)(3)0(2分),吸收(2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