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辽宁省导游基础知识复习资料(上编)(最新)

辽宁省导游基础知识复习资料(上编)(最新)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6 9:40:44

第三章 中国的宗教

宗教一词是外来语,源于印度。佛教以佛陀之言为“教”,以佛弟子之言为“宗”

宗教产生于史前社会后期,产生原因:1.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与自然争斗的过程中感到无能为力;2.人们的无知与恐惧

人们信奉原始宗教的目的:1.祈福 2.免祸

宗教具有1.长期性2.群众性3.国际性4.复杂性5.民族性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中国公民信仰的四大宗教。

为使宗教适应古代中国以儒家学说为主导思想,以伦理纲常为治国之本的国情。

第二节 佛教

一、佛教的产生与传播 1、佛教的创立

佛教是以信仰“佛”为中心的宗教,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由净饭王的太子乔答摩·悉达多创立释迦牟尼的生活时代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时期,29岁出家修行,6年后再菩提迦耶的一刻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此后的45年中,宣扬自己证悟的真理,80岁在拘尸那迦圆寂。

释迦牟尼的出生地兰毗尼园、成道地菩提伽耶、初转法轮地鹿野苑、涅槃地据尸那迦。是世界闻名的佛祖四大圣迹

3、佛教传播路线:三条路线。

1.北传佛教,从古印度向北传入中国,在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以大乘佛教为主

2.南传佛教,从古印度向南传入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及中国的云南傣族少数民族地区

3.藏传佛教,主要是印度密乘佛教与藏区苯教融合而形成的具有西藏地方色彩的佛教

佛教扎起中国的传播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一般认为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yèzhi)王使臣伊存向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是为佛教传入中国之始。史称“伊存授经”。

4、汉地佛教的传播与发展阶段 译传阶段(西汉至魏晋南北朝)、创立阶段(随唐时期)、融合阶段(宋元明清时期)。

佛教在融合阶段主要流行禅宗和净土宗。净土宗尊阿弥陀佛为教主,以口念“南无阿弥陀佛”为修行方式,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宗旨。在民间影响较大。禅宗是完全中国化的佛教,奉菩提达摩为始祖,以觉悟众生心性的本源(佛性)为主旨。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流传最久、支派最多、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27

影响最深的佛教宗派。

二、佛教的基本教义 四谛:苦、集、灭、道

苦谛:指的是人在世间有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盛等“八苦”。此外,还有108种烦恼。因此,人生到处充满着痛苦与烦恼,毫无欢乐与幸福可言。

集谛:是对造成人生痛苦与烦恼原因的分析。佛教认为人世间一切痛苦与烦恼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有由“无明”(愚昧无知,不明佛理)和“渴爱”(到处不断地追求快乐)所引起的各种贪欲,即佛教通常所说的“业”与“惑”。“业”与“惑”的结合被视为轮回报应的总因,有“业”与“惑”的存在,人们便永远摆脱不了生死轮回之苦。

灭谛:就是无苦境界,即熄灭一切“烦恼”,除却所有的痛苦,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证入超越时空、超越生死的无苦的涅槃境界,它是佛教追求的最高理想目标。

道谛:是达到无苦境界的途径,即通向涅槃之路。 三、佛教的经典和标志 1、经典

分经、律、论三藏,称“三藏”或“大藏经”。精通三藏的僧人称为“三藏法师”。

藏传佛教的经典分为《甘珠尔》和《丹珠尔》。 2、标志:万字符(左右旋均可)和法轮。 法轮象征A象征解说佛法能“摧破”众生的罪恶,犹如转轮王的轮宝一样,能碾碎一切阻挡它的东西;B象征解说佛法永远不停止;C象征所说的佛法圆满无缺,犹如车轮。

四、佛教供奉对象 1、佛

三身佛:法身佛(毗卢遮那,代表佛教的真理,即佛法的人格化)、报身佛(卢舍那,在法身的基础上,经过修习而获得佛果,显示佛的智慧)、应身佛(特指释迦牟尼之生身)。

三方佛:又称横三佛,指按地域空间分布而同时存在的三尊佛,即中尊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尊东方净琉璃界的药师佛、右尊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

三世佛:又称竖三佛,是指依时间轮回流转而相继存在的三尊佛,即中尊现在世释迦牟尼佛、左尊过去世燃灯佛、右尊未来世弥勒佛。

华严三圣:毗卢遮那佛、文殊和普贤菩萨 释家三尊:释迦牟尼佛、文殊和普贤菩萨 东方三圣:药师佛、日光和月光菩萨

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音和大势至菩萨

五方佛:属于密宗系统,密宗认为,大日如来(毗卢遮那)具有五种智慧,

28

为了教化众生化为五方佛。

2、菩萨 称谓 法器 观音 左手持净瓶,右手持杨柳枝 文殊菩萨 手持宝剑 普贤菩萨 地藏菩萨 特征 昵称 淑女形象 “大悲” 银白色 道场 浙江普陀山 坐莲花,骑狮“大智” 子 手持如意棒 骑六牙白象 “大行” 手持宝珠,锡剃发、圆顶,“大愿” 杖 身穿袈裟(比丘) 山西五台山 四川峨眉山 安徽九华山

3、罗汉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是小乘佛教修行所达最高果位,在大乘佛教中则低于佛和菩萨。

4、护法天神 四大天王

东方持国天王多罗吒,身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意寓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门

南方增长天王毗琉璃,身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意寓保护佛法,使其不受侵犯

西方广目天王毗留博叉,身红色,穿甲胄,手缠龙(或蛇)或持羂索,寓意拿皈佛

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身绿色,穿甲胄,左手握神鼠,右手持宝伞,寓意制服魔众

韦驮:原为南方增长天王手下神将。两种姿势:1.双手合十,横杵手腕上,直挺站立,寓意为十方丛林,是接待寺。2.一手握杵住地,另一手叉腰,寓意为非接待寺

哼哈二将置于山门之空门内两侧 伽蓝神即寺院的守护神,其地位相当于寺院的土地神,古印度有18位之多,关羽为最著名的汉化伽蓝神。

天龙八部,是佛教八大护法神,数量众多。 五、佛教常用的称谓、礼仪、佛事活动和节日

和尚:一般指对佛教师长的尊称,后成为僧人的通称 僧人:泛指出家修行的人 法师:指通晓佛法的僧人

主持:寺院主持者的职称,意为久住寺院,护持佛法,又称方丈

29

居士:受过“三皈依”和“五戒”的在家佛教信徒 三皈依:对佛、法、僧三宝的归顺依附

五戒:戒杀生、戒偷盗、戒淫邪、戒妄语、戒饮酒

佛教常用的礼仪有礼拜、口念“南无”、绕佛、合十和顶礼等。

佛教常见的佛事活动有水陆法会、众姓道场、增福延寿道场、焰口施食、忏法等。

佛教的主要节日有四月初八佛诞日,十二月初八佛成道日。

二月十九观音诞生日,六月十九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 正月初一弥勒菩萨诞生日,三月三弥勒菩萨圆寂日 六、佛教寺院与佛塔 (一)佛教寺院 1、佛教建筑

佛寺最早的形式是石窟寺,简称石窟,源于印度。

就佛寺的布局而言,汉地佛寺最早采取的是廊院式布局。隋唐以后,以塔为中心的院落式建筑逐渐让位于以供奉巨佛的高大楼阁为中心的轴线对称的纵轴式建筑。禅宗兴起后,“伽蓝七堂”的寺院布局后来居上,占据主流,成为后世佛寺的蓝本。

伽蓝七堂:山门、佛殿、法堂、僧堂、厨库、浴室、西净(厕所)。 佛教寺院有伽蓝、刹(常以“宝刹”指代规模较大的佛教寺院)、丛林(一般指禅宗寺院)等不同的类型和称谓。

山门是僧俗两界的分界线,也是达到涅槃境界所必须经过的门径。山门前左右对称塑有两个手持金刚杵的力士,称“二王尊”,是佛教的护法神。

天王殿是进入山门后的第一重大殿,多为单檐歇山式顶。殿中供大肚弥勒佛,其背后为韦驮,东西两厢供奉四大天王。有的大型寺院还在天王殿的左右建有钟鼓楼。

大雄宝殿是佛寺的正殿,俗称“大殿”,是供奉佛的地方,多为重檐歇山式顶。大雄宝殿中供奉的佛像称为“主尊”,一般有一、三、五、七尊四种,前两种常见。大雄宝殿内附属的塑像通常还有罗汉、三大士、海岛观音等。东配殿一般为伽蓝殿,西配殿为祖师殿。

2、著名寺院

白马寺,中国第一座佛教寺庙,有“释源”之誉。 法门寺佛指舍利与北京西山八大处灵光寺的佛牙舍利、斯里兰卡康提市佛牙舍利仅存。

天下四大丛林:南京栖霞寺、天台山国清寺、山东灵岩寺、湖北玉泉寺 禅宗西大丛林:成都文殊院、新都宝光寺、邗江高旻寺、镇江金山寺。 藏传佛教的主要寺院有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扎什伦布寺等,其中,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合称为“西藏三大寺”。

3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三章 中国的宗教 宗教一词是外来语,源于印度。佛教以佛陀之言为“教”,以佛弟子之言为“宗” 宗教产生于史前社会后期,产生原因:1.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与自然争斗的过程中感到无能为力;2.人们的无知与恐惧 人们信奉原始宗教的目的:1.祈福 2.免祸 宗教具有1.长期性2.群众性3.国际性4.复杂性5.民族性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中国公民信仰的四大宗教。 为使宗教适应古代中国以儒家学说为主导思想,以伦理纲常为治国之本的国情。 第二节 佛教 一、佛教的产生与传播 1、佛教的创立 佛教是以信仰“佛”为中心的宗教,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由净饭王的太子乔答摩·悉达多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