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辽宁省导游基础知识复习资料(上编)(最新)
一、 古代官制
中央 官制名称 历史时期 巫史制时期 夏、商 特点(国家政权的控制) 国家重大事项通过巫史的占卜来策划和决定 公卿制时期 西周、春秋 (天子)的宗室贵族 丞相制时期 战国、秦 君主及其家臣、丞相 尚书制时期 汉武帝—明初 三省(尚书、中书、门下)皇帝的秘书班子 内阁制时期 明、清 皇帝的文学侍从和亲信—皇帝的秘书班子 1.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官制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时期,建立了以三公九卿为主体的中央官制(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东汉时指太尉、司徒、司空) 2.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官制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的阶段
3.魏晋以来形成的以三书六部为主体的中央官制(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4.宋元明清基本沿袭了隋唐中央官制格局,只是明清时不设三省及宰相之职,六部直接归皇帝管辖
5.我国古代地方官制,从西周到明清,经历了一个不断嬗变的过程 6.夏商时期的主要官制一般的是世袭
7.战国时期除国君仍实行世袭外,其他官制不得世袭 8.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吏的主要方法是“九品中正制” 9.隋唐时期废除九品中正制,创立科举考试 10.隋唐时期科举考试常设的科目有明经和进士 11.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规定以八股文取士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3、地方官制 时期 行政区划 魏晋南北朝 宋 明清 现在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考试 会试 州、郡、县 路、府、县 省、府、县 省、市、县 殿试 19
考生资格 “生员”(秀才)/举人 贡士 监生 考试周期 三年 三年 三年 考试时间 秋季八月/秋闱 次年春季(春闱) 与会试同年,但具体时间不确定 开始地点 省城 京城(礼部) 京城(皇帝主考) 第一名称谓 解元 会元 状元 考试 举人 贡士 进士 合格者称谓 考廉 明经 进士的等级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状元 榜眼 探花 传胪 传胪
1甲 2甲 3甲
进士及第 进士出身 同进士出身
金榜题名
清光绪31年(1905年)推行学校教育制度,废除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不仅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更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压力。
第三节 诸子百家 学派 创始代表人物 经典 代表阶层 其它 人 儒家 孔子 孔子、孟四书五经 汉武帝时期:董仲子、荀子 舒 宋明理学:朱熹 道家 老子 老子、庄《老子》、《庄 子 子》 法家 韩非 《韩非子》 新兴地主法、术、势 阶级 墨家 墨子 墨子 《墨子》 农、工等小 生产者利益 兵家 孙武、 《孙子兵法》、 孙膑、 《孙膑兵法》 尉缭子 阴阳家 邹衍 20
土木金火水(五德)木火土金水(相生)木土水火金(相克) 第四节 文学艺术 一、文学 春秋:《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战国:楚辞体,屈原《离骚》 汉:赋、乐府
唐:近体诗、散文、传奇(小说),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柳宗元的散文
宋:词,欧阳修、辛弃疾、柳永、苏轼、李清照,诗人黄庭坚、陆游 元:散曲、杂剧,关汉卿的《窦娥冤》、《救风尘》,白朴的《墙头马上》、《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王实甫《西厢记》
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我国最早长篇小说),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曹雪芹《红楼梦》(古代白话小说高峰),蒲松龄《聊斋志异》
现代:小说、戏剧。鲁迅的代表作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祥林嫂》;郭沫若的代表作有《屈原》、《虎符》;茅盾的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铺子》;巴金的代表作有《家》、《春》、《秋》;老舍的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茶馆》、《四世同堂》;曹禺的代表作有《日出》、《雷雨》。
二、对联
对联起源于古代的制桃符。一般认为五代时期后蜀之主孟昶所撰写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为我国对联发展史上的长一副对联。
明清时期为对联的鼎盛时期
对联特点:对仗严谨、声律和谐、示意完美。 对联的字体:楷书、隶书、篆书、行书 三、古代诗词
四言诗是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诗歌形式。《诗经》中大部分为四言诗。汉代以后出现了五言诗。南朝刘宋时期七方诗的写作开始受到重视。鲍照为我国第一个大量写作七言诗的诗人,在其代表作《行路难》
古代诗歌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一般把唐近体诗产生之前的诗歌称为古体诗
古体诗的特点除押韵外,不受任何格律限制,写作自由,句数、字数不限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在篇章、句式、字数、平仄、对仗、音律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故称格律诗。
近体诗按形式可分这律诗、绝句、长律三大类。律诗每首八句,绝句每首四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之分。长律为十句以上的格律诗,又叫排律。
近体诗的特点A讲究平仄B要求对仗C押韵严格
词是一种依照乐谱曲调来填词的诗歌体裁,萌芽于隋,兴起于唐,成熟于晚唐、五代,大盛于两宋。
21
词原本是为配合乐曲而填写的歌词,词调又叫词牌,词的一段叫一片“片”即“遍”
四、戏曲
1、戏曲的渊源
中国戏曲渊源于秦汉时期的乐舞、俳优和百戏。唐代出现参军戏,北宋时期形成杂剧。南宋时在温州一带出现了“南戏”,一般认为这是中国戏曲的最早成熟形式。金末元初北方出现了唱北曲的杂剧。元代戏曲的创作和演出空前繁荣。明清时期形成了以唱南曲为主,兼用北曲的传奇剧,名地方剧种广泛产生。剧中人物分别由生、旦、净、丑等角色行当扮演。
2、戏曲中的角色
生:指戏曲中扮演男性人物,分为老生、小生、娃娃生、武生 旦:指戏曲中扮演的女性人物,如青衣旦(正旦)、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
净:指大花脸,一般扮演男性人物,如正净、副净、武净
丑:指小花脸,即丑角,可分为文丑、武丑,扮演人物可男可女,扮演女性人物时称为彩旦或丑旦、摇旦。
3、京剧
京剧是中国影响最大的剧种,被称为国粹。京的诞生始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咸同以后,经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等人发展,逐步形成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程长庚被誉为京剧的开山祖师,谭鑫培为京剧的一代宗师。
五、绘画
中国画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时期。 1、中国画种类划分 标准 类别 创作思想和审美情文人画、宫廷画、民间画 趣 表现对象或创作题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材 动物画 表现手法 工笔画、写意画、半工笔画 旅游者对中国画的卷轴画、壁画、工艺画 欣赏 2、特点 意境深远、格调高雅、气韵生动。 3、中国历代画家及其作品 朝代 画家 誉称 作品 东晋 顾恺之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2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