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
5、生物与生物之间是( )、( )、( )。
6、在一定范围内的生物必须( ),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 )。
7、绿豆种子发芽需要( )和( )。
8、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 )的变化。
9、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 )。 10、种子发芽需要( )、( )、( )、( )等条件。 11、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 )。
12、香蕉适应( )的环境,松树适应( )环境,仙人掌适应( )环境。
13、蚯蚓喜欢( )、( )的环境。
14、像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当环境不适合它们生存时,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同时,动物在( )、( )和( )上都有它们各自适应环境的本领。 15、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 ),( )。
16、( )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17、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 )。 18、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
19、食物链常从( )开始,到( )终止。
20、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 )。
21、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它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22、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他们看成一个( ),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群落。
2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 )。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 )
第二单元
1、影子产生的条件是( )、( )和( )。
2、像电灯这样可以( )的物体叫做光源。
3、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大小和光源的( )、( )、( )有关。
4、影子的形状和( )的形状有关。
5、一天中,阳光下的物体的影子会随着太阳的位置的( )和( )的改变而改变。
6、光是( )传播的。挡光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 )造成的。 7、光的反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 )、( )、( )等都是人们对反射原理的运用。
8、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 )和( )。 9、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会聚光线的特性,可以得到( )和( )。这在实际生活中已得到广泛运用。
10、物体吸热的本领与( )、( )以及( )有关。 11、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12、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 ),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13、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 )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 )的方向相反。
14、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 )。
15、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 )。
17、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18、光( )温度就高,光( )温度就低。
19、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系,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20、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21、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 )、( )、( )的优点。 22、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 )、( )、( )有关。 23、太阳能热水器基本结构由( )、( )、( )、( )和( )组成。工作原理是利用( )吸收太阳光,将光能转化成热能,并通过( )将热水储存。
24、太阳能集热器去太阳能热水器接收太阳能量并转换为热能的( )和( )。
25、影子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大小与( )有关。影子的形状和(
)有关。
26、光是以( )形式传播的,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 )千米,太阳离地球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 )分钟。
27、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 )。也叫( )。反射的光也是( )。
28、汽车的反光镜为什么能看到车窗外的情景呢?
29、医生的额镜是运用了什么原理? 30、照明灯为什么要罩灯罩?
331、教室的墙壁为什么要涂成白色?
22、科学家运用( )的原理准确的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 )。 33、我们眼睛有一个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器官是( )。
34、人们发现( )和( )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35、在我国人们很早就知道用( )取火,奥运会圣火种就是利用( )取得的。18世纪英国科学家( )曾用( )会聚光线获得高温去加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发现了( )。
36、太阳是一个在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球,外部温度( )度,内部温度高达( )度,日夜不停地把光和热散发到宇宙空间,是地球最大的( )和( )。地球得到的太阳能量仅仅占太阳放射能量的( ),却使我们的地球充满了生机。
37、宇航服的颜色与光泽和防辐射有关吗?
宇
38、夏天为什么喜欢穿浅色的衣服?
39、物体表面反光强,吸收热的本领( ),物体表面反光弱,吸收热的本领( )。
40、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 )装置。
第三单元
1、地球表面( )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的表面是( )。
2、地球( )和( )是形成重塑地形表面多种地形的原因。 3、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有的变化是在( )的过程中进行的,有的却是一个比较( )的过程。
4、( )和( )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5、土壤包括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以及( )、( )和( )等。 6、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7、( )等都会对地表产生侵蚀和沉积作用,并形成不同的地形地貌。 8、( )、( )、( )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9、人类活动也会改变( ),这种改变有时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影响。 10、地形包括( )等。
11、深浅不同的( )分别表示2000~5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 )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
12、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 13、( )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14、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不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 15、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16、岩石在( )、( )、( )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会发生风化现象。 17、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 18、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19、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颗粒、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20、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颗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21、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2、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
23、侵蚀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改变。
24、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水量的大小等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25、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也会使土地流失,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 26、( )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27、( )也是流水侵蚀土地形成的。
28、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并带走泥土,在水流比较缓慢的地方,这些泥土又会沉积下来。
29、( )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30、各种自然力量在重塑地表形态的过程中,也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31、人类自身的活动也在改变着地表的形态,我们要尽量减少土地遭受侵蚀。
33、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 、 、 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运动有关。
34、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熟的粥,在不断地运动,驱动地球的表层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
35、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可以使地球的局部表面在瞬间发生较大的改变,就像地震、火山。有时也表现为极其缓慢的变化,就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然而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地进行的,是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觉察的。
36、十分坚硬的岩石,是什么力量使它们发生了变化?
37、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做风化。 38、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39、为什么土壤是地球上最价值的资源?
40、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水量的大小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41、雨水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 )。雨水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第四单元
1、物体运动有不同形式,如滑动、滚动和反冲运动。运动的快慢是可以测量和比较的。 2、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力的单位是“( )”。 3、常见的力有:( )、( )、( )和( )。
4、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运动物体的重量、运动方式有关。 5、摩擦力有时有利,有时有害,我们利用按需要增大或减小它。 6、改变物体的静止或运动状态,必须有力的作用。 7、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8、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9、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
10、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11、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 )。
12、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13、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14、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 )( )”的特征制成的。
1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 )。
16、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17、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 ),滑动的摩擦力( )。
18、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止下来,是因为受到了( )的作用。
19、滚珠轴承是一种将( )转变为( )的装置。
20、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 )。当他们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就消失了。
21、人们利用弹力可以做很多的事情。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22、怎样测量物体重力的大小?
2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 )。
24、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 )和( )两种方式.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