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施工组织设计
2kg架盘天平秤1台,温湿表1个及制作试块必备的工具。
施工期间,需用混凝土试块6组,抗渗试模5组,砂浆试模6组,坍落度筒3个,铁抹子、小油桶及油刷各2个。
1.3.2试验员责任
试验员熟悉各种材料、试验标准、取样标准,具有较强责任心。 取样及时、规范,试验数据准确、真实、有效。 有权对现场材料质量提出质疑并试验。 会同监理一起作好见证取样。 及时向项目总工反馈各种试验信息。 1.4工程资料管理 1.4.1资料管理的基本规定
(1)质量技术资料收集、编制与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同步,从工程签订合约及施工准备工作开始,即应开始进行资料的积累、整理、核查工作、工程竣工验收时完成工程资料的编制及归档工作。
(2)项目负责收集、整理承包范围内的质量技术资料,定期上报质量部汇总整理,完工时向建设单位提交完整、准确的工程资料。
(3)质量技术资料的填写必须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规范、规程及有关规定,反映工程质量情况,做到内容真实可靠、数据准确、字迹清晰、签字手续完备、废除非法定计量单位。
(4)为便于工程资料的长期保存,根据有关档案要求,工程资料用不易褪色的书写材料书写、绘制。
(5)资料的整理装订,要求文字材料以A4纸规格为标准,不够大的进行
裱糊,去掉材料内的金属物,采用档案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的表格和卷皮、盒,用棉线装订整齐。
(6)竣工图采用手风琴折叠,大小为4号图幅。
(7)工程质量技术资料的整理份数要求三份,由项目收集、编制、工程竣工验收后,及时移交本单位档案室,移交时,均须办理移交手续,项目移交资料后,结算、保修等工作需使用工程资料,向本单位档案室借阅。
(8)各资料编制人员要熟悉工程质量技术资料各种表格填写的质量要求,对填写的质量技术资料的正确性、完整性负责。
1.4.2资料管理的三项制度 (1)实行工程资料核查制度
项目资料员负责对日常收集的质量技术资料进行核查;有权要求资料责任部门和人员提供相关资料;项目质检员对分项工程的质量技术资料负责核查;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分部工程质量技术资料负责核查;在单位工程完工时,负责全面核查,认为符合要求后,该工程资料才能向质量部申报初验;质量部及档案室负责工程的核查工作,确认无误后,报总工程师核准,项目才能向质检站提出工程核验。
(2)实行工程资料检查评比制度
做好工程资料的编制,必须加强资料编制过程中的检查评比工作,不断总结提高编制水平,质量项目部每月组织检查评审一次,检查评审办法按公司的《工程资料检查评分标准》进行。
(3)实行有见证送检制度
严格执行泰安市有关文件规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每一种规格的材料均
执行有见证送检制度,即确保每次取样时都必须有监理或建设单位的负责人在场监督。同时还将严格执行质量监督站的监督送检制度。
1.5质量管理措施
质量控制的对象是过程,包括采购过程、生产过程等。控制的结果应使被控制的对象达到规定的要求;为了使被控制的对象达到规定的要求,就要积极采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健全全面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通过对工程的管理、运用,建立一整套质量管理模式,配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和程序化的管理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
1.5.1实行阳光采购
协同业主、监理一起,对于工程使用的材料一律实行阳光采购,采用公开招标的原则,择优选择供货厂商,实现优质优价。
1.5.2实行工程样板引路制度
实行“样板引路”是本工程的特点之一,所有的室内外装修及安装的各专业分项施工必须通过这一模式再全面铺开,对严肃工程质量,争取一次成优,能起到关键的作用。样板引路在本工程中还有另外两个含义:是建筑师及业主检验其设计效果的依据;是确认专业装修深化设计的效果。
针对工程专业施工班组多、施工材料品种繁多、新工艺多、工序交叉作业多等特点,在装修、安装等分项工程中推行样板间,经监理、设计、业主验收确认后再全面推开。
1.5.3坚持“三健制”制度 1.5.4建立健全全面质量管理制度
总公司负责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工作。总公司总工负责全面质
量管理的组织、汇总整理工作。项目部负责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张、落实、总结工作。
1.5.5开展QC小组活动
QC小组以公司总工为组长,项目部管理人员为主,包括适当范围的劳务人员。QC小组活动的开展要灵活务实,要从施工前材料采购、施工力量选择、施工管理、现场管理等全过程,结合实际选择影响使用功能、有碍美观的质量问题作为活动课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进行事前控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开展质量通病攻坚活动。
对公司已经总结形成的方法,要认真学习领会,并积极推广,确保以先进的施工工艺、成熟的施工经验保证工程的高质量。
1.5.6严格贯标制度
按照新版贯标标准要求强化质量系统管理和质量监督检查。加大对施工现场脏、乱、差的治理力度,同时严把材料关,使我们的建筑产品符合绿色环保要求。
1.5.7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工程科技含量
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以及砂浆、砼回弹仪、钢筋探测仪等先进检测设备加大对工程的技术检验力度,提高质量检查的准确性、科学性。
1.5.8控制质量通病,消除在萌芽状态 1.5.9加强成品保护 1.6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1.6.1建立健全安全文明生产组织体系,加强对安全工作的指导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