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上学期光学作图题和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好)
“光学作图题和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
一、光学作图
1、完成下列图中的四个光路图。
2、如图8,A点为光源,发出的光经过水面后反射光线过B点,折射光线过C点,画出对应入射光线的反射、折射光线。
3、如图所示,在练功房里,小红同学利用平面镜来帮助矫正舞蹈姿势。画出她的脚上B点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后进入人眼A点的光路图。
4、如图4所示,一束光线AO从空气斜射到水面,在图中作出它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A 空气 O 水 图4 5、如图所示,小明通过一平面镜看到了桌子下面的小球.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末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插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平面镜
6、如图,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法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7、根据近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在如图所示方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
8、竖直向下照射的太阳光经平面镜反射后,沿水平方向射入涵洞中,请在图8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1
图8
9、如图,两条反射光线是同一点光源发出的光经反射后形成的,试确定发光点的位置。
直击中考:
1、画出图1中的入射光线
2、如图2所示,S为某发光点,SO是它发出的其中一条光线.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入射光线SO的反射光线
3、(11年)如图3所示,AO表示从空气斜射向玻璃砖上表面的一束光,请大致画出这束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光线
图3 图2
模拟演练:图 1
1、如图4所示,小明利用一块平面镜将一束太阳光反射到一水平的涵洞中,试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2、如图5所示,S是发光点,试画出发光点S发出的一条光线通过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人眼的光路作图; (保留作图痕迹)
3、完成图6中的光路作图 图4 图5 图6
练习题
1、如图1所示,平面镜与地面成30°角,一束光线沿竖直方向射向平面镜,试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
2
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如图2所示,S是发光点,S/是S在平面镜中的像,L是射向平面镜的一条入射光线,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L的反射光线;
30°
图2
3、一束光线从空中斜射入水中,试在图3中画出光线进入水中的大致光路图 4、完成图4中的光路作图
图3 图4
二、实验探究题
1、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 测平均速度.
(2)该实验原理是 .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 .(选填>、<、=) 2、如图2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两个步骤 (1) 请你完成以下表格的填写。
实验序号 入射角 反射角
1 50° 50
2 40°
图2 3 20°
(2)实验中,纸板应___ 于平面镜。(填“平行”或“垂直”)
(3)由甲图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_;
(4)由乙图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5)如果光线沿BO的顺序射向平面镜,则反射光线 (填“会”或 “不会”)与OA重合,说明了 。 3、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时
(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如图3所示,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 ,这是为了
图3
3
B A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
(3)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 (4)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相同的操作
烛焰 透镜 光屏 4、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如图): ⑴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 (填“上”或“下”)调整.
⑵烛焰放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⑶使烛焰向右移动2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至另一位置,才能得到一个倒立、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 5、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12所示是其实验的部分过程. (1)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__㎝.
(2)将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为使光屏的象清晰,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_移动.__________________(填“光学仪器”名称)是利用这原理制成的.
(3)在(2)中移动光屏成清晰像后,拿走光屏,再将蜡烛放在光屏位置处,则此时光屏应放在___________位置才能成清晰的像,此现象说明凸透镜的光路是_______________.
6、小华同学想用天平和量杯测一石块的密度。
(1)在调节天平时,发现分度盘的指针如图1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右)端调。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若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33
石块的质量 g,若量杯测出石块的体积为15.8cm,则石块的密度是 kg/m。
g 20 g 20 5 g 7、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小芸和小阳同学通过实验测量鲜牛奶的密度。他们选取了下列实验器材:鲜牛奶、量筒、托盘天平(带砝码)、烧杯。下面是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
A.调节好天平,将装有适量鲜牛奶的烧杯放在天平右盘,向左盘中加砝码,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恢复平衡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为m1; C.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鲜牛奶倒入量筒,测出量筒中鲜牛奶的体积V; B.测出烧杯及其中剩余的鲜牛奶的质量m2(此时游码恰好仍在零刻线处);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指出上面实验步骤中的错误并更正
错误步骤为 更正: ;
(2)实验步骤的正确排列方式是 ;用上面测出的物理量表示鲜牛奶的密度:ρ= 。
8、张华和同学到东海岛钢铁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张华拾到一个小金属零件,他很想知道这个零件
4
0 1 2 3 4 g 5
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这个零件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①把天平放在________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
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零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 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零
3
件的质量为_______g,用量筒测得零件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零件的体积为 cm,由此可算得小金属零
3
件的密度为 g/cm.
③若该零件磨损后,它的密度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9、小明想测量植物油的密度,他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植物油的总质量(如图所示)为 g。然后将烧杯中的植物油倒一些到量筒中,测出其体积为20ml,再测出烧杯和剩下的植物油的质量为17.4g,则该植物
3
油的密度为 g/cm。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如果小明忘记将游码调回到0刻度,则他测量的质量值将比真实值 。
10、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 ,使横梁平衡; (2)在烧杯中倒人盐水,称出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为75g;
3
(3)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人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量筒内盐水的体积是 cm。再称量烧杯和剩下的盐水总质量时,发现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这时应移动 使天平平衡;
(4)若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的砝码、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倒入量筒内的盐水质量为 g。通过计算
3
可知盐水的密度为 kg/m。
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