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浔中中心小学 年 春 季 三 年级 语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9、寓言两则(第一时)主备人员 执教者
教学目标1、 认识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盘缠”“把式”等词语。
2、 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两个寓言故事。 教学重难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前准备挂图,收集寓言 教学过程个人使用批注 一、导入新
东西丢了你会怎么办?今天我们就学习一则寓言《亡羊补牢》,看它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齐读题。 二、感知全
自读,思考:主要讲了一什么事? 三、细读理解 1、 第一自然段。
(1)过渡:羊为什么少了一只?是怎样丢的? (2)理解“窟窿”“羊圈”的意思。
(3)想一想,说一说养羊人此时的心情。(可表演) 2、 第二、三、四自然段。 (1)那个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2)你认为这个人的做法对不对?你打算怎样劝他?
(小组表演,教师要借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那个人听劝告了吗?结果如何?(引导学生品味两个“又”字。) 3、 第五自然段。
(1)看到羊又丢了,养羊人的心情又如何?他现在是怎样做的?读一读,勾一勾。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提示寓意,拓展思维
1、 讨论从养羊人的经历中,你吸取了什么经验?(引导学生说出寓意。)
2、 你认为这个养羊人是个怎样的人?说出理由?(可引导学生进行辩论。)
五、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提示:“窿”字不要丢一横,“叼”字最后一笔是提。 六、作业
把《亡羊补牢》这个寓言讲给父母听
浔中中心小学2013年 春 季 三 年级 语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9、寓言两则(第二时)主备人员曾雪芳执教者
教学目标1、 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两个寓言故事。
2、 能懂得两则寓言所蕴涵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前准备多媒体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个人使用批注 一、谈话导入
从家里到学校,一般情况下,你愿意多走路还是少走路?是的!我们一般都不愿意多走路浪费时间,但有一个人明明该往南走,他却偏偏要往北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是太聪明了吗?咱们现在就去看一看! 二、感知大意
1、自读《南辕北辙》这则寓言,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还有哪些不懂?做上符号。
2、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解决问题。重点词语:提醒、把式、盘缠。 三、熟读自悟
1、采用多种形式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获取知识,从而抛弃教师烦琐的讲解。)
2、中主要讲了几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要到楚国去的那个人取个名字,并说明理由。
3、(学生说理由实际就是在评价此人)这给人真的很笨吗?他是
不是蛮不讲理的人?他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解析)
4、假如你是这个楚国人的朋友你会劝他吗?怎样劝?同桌、小组表演。
、这个人到底能不能到楚国?说说自己的理由。(相机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6、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点什么呢? 四、总结寓意
讨论:这个人的做法好不好?为什么? 五、学习生字
重点提示:“街”可同“衔”对比;“缠”字别忘一点。 六、拓展
交流大家收集的寓言故事。
教学反思浔中中心小学 年 春 季 三 年级 语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10、惊弓之鸟(第一时)主备人员曾雪芳执教者
教学目标1、认识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能手”“本事”等词语的意思。
2、在理解的基础上能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重难点理解更羸说的话;继续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前准备多媒体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个人使用批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