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3课时牛顿第二定律课时达标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3课时牛顿第二定律课时达标训练新人教版必修1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2 22:34:14

第3课时 牛顿第二定律

课前基础预习 □

牛顿第二定律

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公式:F=kma,F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力. 当各物理量的单位都取国际单位时,k=1,F=ma. 力的国际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牛顿”的定义:使质量为1 kg的物体产生1 m/s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 N,即1 N=1_kg·m/s.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①瞬时性:a与F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为瞬时对应关系.

②矢量性:F=ma是矢量表达式,任一时刻a的方向均与合外力F的方向一致,当合外力方向变化时a的方向同时变化,即a与F的方向在任何时刻均相同. ③同体性:公式F=ma中各物理量都是针对同一物体的.

④独立性:当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各个力都满足F=ma,每个力都会产生一个加速度,这些加速度

??Fx=max的矢量和即为物体具有的合加速度.故牛顿第二定律可表示为?

?Fy=may.?

2

2

合外力、加速度、速度的关系

①力与加速度为因果关系.力是因,加速度是果,只要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就会产生加速度.加速度与合外力方向总相同、大小与合外力成正比.

②力与速度无因果关系.合外力与速度方向可以同向,可以反向;合外力与速度方向同向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反向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③两个加速度公式的区别

a=

ΔvF是加速度的定义式,是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a与v、Δv、Δt均无关;a=是加速度的决定式,Δtm加速度由其受到的合外力和质量决定.

课堂达标练习 □

?1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1

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 B.由m=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 C.由a=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D.由m=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到的合外力求出

思路点拨: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物体加速度的大小由所受外力和其质量共同决定,而物体所受外力的大小、自身的质量与它的加速度大小无关.

CD解析:a=是加速度的决定式,a与F成正比,与m成反比;F=ma说明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但不能说F与m成正比,与a成正比;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F、a皆无关,但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到的合外力求出.

?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8 kg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用一水平力F=20 N拉物体由A点开始运动,经过8 s后撤去拉力F,再经过一段时间物体到达B点停止.求:(g=10 m/s)

2

FaFmFaFm

(1)在拉力F作用下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撤去拉力时物体的速度大小; (3)撤去拉力F后物体运动的距离.

思路点拨: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步骤:①确定研究对象;②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作出受力和运动示意图;③求合外力F或加速度a;④根据F=ma列方程求解. (1)0.5 m/s (2)4 m/s (3)4 m 解析:(1)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2

竖直方向mg=FN

水平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FN=ma1 解得a1=

F-μFN2

=0.5 m/s m(2)撤去拉力时物体的速度v=a1t

2

解得v=4 m/s

(3)撤去拉力F后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g=ma2

解得a2=-μg=-2 m/s 由0-v=2a2x 0-v解得x==4 m

2a2

?3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车厢中,悬挂小球的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7°角,球和车厢相对静止,球的质量为1 kg.(g取10 m/s,sin 37°=0.6,cos 37°=0.8)

2

2

2

2

(1)求车厢运动的加速度并说明车厢的运动情况; (2)求悬线对球的拉力大小.

思路点拨: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方法:

①矢量合成法:若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时,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这两个力的合外力,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②正交分解法:当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常用正交分解法求物体的合外力.

建立坐标系时,通常选取加速度的方向作为某一坐标轴的正方向(也就是不分解加速度),将物体所受的力正交分解后,列出方程Fx=ma,Fy=0.

特殊情况下,若物体的受力都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也可将坐标轴建立在力的方向上,正交分解

??Fx=max加速度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y=may?

2

列方程及F=Fx+Fy求合外力.

22

(1)7.5 m/s,方向水平向右 车厢可能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或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12.5 N 解析:解法一(合成法)

(1)小球和车厢相对静止,它们的加速度相同.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小球所受合力为F合=mgtan 37°.

3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小球的加速度为

F合3

a==gtan 37°=g=7.5 m/s2,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右.车厢的加速度与小球相同,车厢做的是向右的匀

m4

加速直线运动或向左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2)由图可知,悬线对球的拉力大小为FT=解法二(正交分解法)

(1)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正交分解各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得

=12.5 N.

cos 37°

mgx方向:FTx=ma

y方向:FTy-mg=0

即FTsin 37°=ma

FTcos 37°-mg=0

32

解得a=g=7.5 m/s

4

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右.车厢的加速度与小球相同,车厢做的是向右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或向左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2)由(1)中所列方程解得悬线对球的拉力大小为

FT=

=12.5 N.

cos 37°

mg课后综合测验 □

1.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外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越大,所受合外力也越大 B.物体的速度为零则加速度为零,所受合外力也为零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3课时 牛顿第二定律 课前基础预习 □ 牛顿第二定律 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公式:F=kma,F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力. 当各物理量的单位都取国际单位时,k=1,F=ma. 力的国际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牛顿”的定义:使质量为1 kg的物体产生1 m/s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 N,即1 N=1_kg·m/s.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①瞬时性:a与F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为瞬时对应关系. ②矢量性:F=ma是矢量表达式,任一时刻a的方向均与合外力F的方向一致,当合外力方向变化时a的方向同时变化,即a与F的方向在任何时刻均相同. ③同体性:公式F=ma中各物理量都是针对同一物体的.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