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齿轮锻造课程设计说明书 - 图文
3.1 设备公称压力的确定
锻压机公称压力的选择一般根据锻造力P确定的,锻造力P(KN)一般根据经验公式或图标确定。估算锻件投影面积f(包括飞边桥部)=467cm2,由吕炎《锻模设计手册》图7-4,且在使用时使用吨位最是设备吨位的80%,所以查下表选择设备吨位为31500kN。
3.2 选择飞边槽
为防止压力机“闷车”,在热模锻压力机上模锻时,上下锻模不能直接接触,没有承击面,预锻模槽和终锻模槽的上下间隙即飞边桥部的厚度。飞边槽增加金属流出模膛的阻力,迫使金属充满模膛,飞边还可容纳多余金属。锻造时飞边起缓冲的作用,减弱上模对下模的打击,是模具不易压塌和开裂,飞边槽的尺寸可按设备公称压力确定。
23 页 第 12 页 共
形式Ⅱ为标准形,一般采用此种形式。设备吨位31500kN,查上表7-4,有: r1 r2 h b B L 5 15 10 50 2 3 故画出飞边槽结构图如下:
3.3 确定排气孔
排气孔直径不大于?2mm,深度为5mm到15mm,其下端则扩大为?4到5mm,以简化制造工艺。 3.4 终锻模膛设计
终锻模膛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绘制热锻件图,还有飞边槽类型及尺寸,终锻模
膛是各种模膛中最重要的模膛,用来完成锻件最终成型,终锻件图按热锻件图加工和检验,所以设计终端形槽须先设计热锻件图。热锻简图是按照冷锻简图加收缩率绘制。材料为20Cr,圆柱齿轮考虑收缩率为1.5%,模锻斜度和内外圆角的尺寸按冷锻件图不变。绘制的热锻件图见下图。
热模锻件图
23 页 第 13 页 共
3.5 预锻模膛设计
为使预锻件轻易放进终锻模膛,预锻件的内侧尺寸应比终锻件大0.5mm左右,外侧尺寸比终锻件小0.5~1mm,轮辐厚度预锻和终锻工步相等或略小,高度方向预锻工步尺寸应比终端尺寸大1~3mm,轮毂部分预锻的体积比终锻的体积大1%~3%。预锻件圆角半径及模锻斜度设计原则与锻上模锻相同,预锻时冲孔尺寸厚度单边≤5mm,有下图示。
由终锻件图画出预锻件图
3.6 镦粗模膛设计
镦粗模膛有镦粗台和成形镦粗两种,镦粗圆形件采用镦粗台。镦粗后毛坯高度h,可按其外径比预锻模膛在分模面上的直径小1~3mm,一般能放进预锻模膛即可。
23 页 第 14 页 共
4热模锻压力机模锻工艺设计
4.1确定制坯工步
圆饼类模锻件的坯料坯料采用镦粗制坯,目的是避免终锻时产生折叠,兼有除去氧化皮的作用。镦粗直径的确定需考虑锻件的形状,防止轮毂与轮缘间产生折叠,对常齿啮合轮锻件时应满足
D1?D镦?D2,即D2238?175mm?206.5mm?D镦?176mm,取D镦=200mm。模锻工艺方案为:镦粗→2预锻→终锻。 4.2确定坯料尺寸
圆柱齿轮锻件为圆饼类锻件,计算毛坯尺寸时,以镦粗变形为依据。 1)坯料体积为:
V坯=(1+k)V锻;
式中 k---为富裕系数,它综合了模锻件复杂系数,飞边体积和火耗量的影响。对圆形模锻件,k=0.12~0.25;
V锻---模锻件本体体积;
V坯=(1+0.18)×1099.41=1297303mm3
2)坯料直径:
d坯=1.133V坯/m;
m---毛坯高度与直径的比值,一般取1.8~2.2;
d坯=1.133V坯/m=97.817mm
实际取d坯=100mm 3)坯料下料长度 L坯=
L坯=
4?4V坯; 2?d坯?1297303=165.26mm 1002考虑到下料误差取L坯=168mm。
坯料尺寸为?100?168mm,试锻后再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适当调整。
23 页 第 15 页 共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