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脊柱解剖

脊柱解剖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2 22:18:28

脊柱解剖

脊柱为人体的中轴,共 33 节,其中 颈椎 7 节, 胸椎 12 节, 腰椎 5 节, 骶椎 5 节,尾椎 4 节,骶椎和尾椎呈融合状,故实际参与活动的仅 26 个椎骨。此 26 节借助周围肌群 、 椎间连接 和关节囊构成一个活动自如,且有强大支撑力的链条状结构。脊柱主要功能是保护脊髓,维持人体活动和承载负荷。

一 、 颈椎

1、 寰椎

由一对侧块、一对横突和前后两弓组成,上与枕骨、下与枢椎

构成关节。侧块上面上关节凹与枕骨髁构成寰枕关节,下面有一圆形微凹的下关节面,与枢椎的上关节面构成寰枢关节。侧块的内侧面为一粗糙结节,为寰椎横韧带附着部。侧块的前方有头直前肌附着。侧块两侧为三角形横突,基底部为横突孔。前弓正中的隆突称为前结节,有颈前肌和前纵韧带附着,后方正中有圆形的齿状突关节面,与枢椎的齿状突构成寰齿前关节。前弓上下两缘分别有寰枕前膜和前纵韧带附着。后弓正中部为粗糙的后结节,有项韧带和头后小肌附着。后弓上方前外侧有斜行的椎动脉沟,手术切除寰椎后弓减压或穿绕钢丝固定时,切勿伤及此沟,以免误伤椎动脉而引起无法控制的大出血。后弓上缘有寰枕后膜附着,下面近侧块处有一浅沟,与枢椎椎弓根上缘浅沟构成椎间孔。

2、 枢椎

枢椎齿状突长 1.5cm 左右,外观

呈乳头状,前后分别有椭圆形关节面,前者与寰椎前弓后面齿状突关节面构成寰齿前关节,后者与寰椎横

韧带构成寰齿后关节。齿突前上有齿突韧带,两侧有翼状韧带附着。椎体前方中部两侧微凹,为颈长肌附着部。枢椎椎弓根下方关节突与第 3 颈椎的上关节突构成关节。枢椎棘突粗而大,无分叉,术中可作为椎节定位标志。

3 、下颈椎

指第 3~7 颈椎。均由椎体 、椎弓和关节突三部分组成。椎体横径大于矢状径,两侧偏后方各有一钩状突起称为钩突,其与上一椎体下面对应斜坡相咬合而构成钩椎关节,又称 Luschka 关节。钩突因退行性变出现增生 、肥大,可直接刺激与压迫椎动脉和脊神经。该关节属滑膜关节,关节内侧为致密的纤维环,前内侧为坚韧的前纵韧带,前外侧为血管丰富的颈长肌,后内缘与后纵韧带延续,后外则有钩椎韧带,以加强关节的稳定性。椎体后方中央有数个小孔,通过血管。

椎弓有两侧椎弓根和椎板组成。椎弓根短而细,上下缘各有一较狭窄的凹陷,为颈椎椎骨上切迹和椎骨下切迹,相邻颈椎上下切迹之间形成椎间孔,有脊神经和伴行血管通过。由于椎弓根短而使椎间孔较为狭窄,易因各种因素遭受挤压。椎板侧面观呈斜坡状,上缘水平的矢状径略小,下缘前面有黄韧带附着,止于下一椎节椎板的上缘,当其肥厚或松弛时,可突向椎管压迫脊髓,尤以后伸时明显。

颈椎横突短而宽,中央部有横突孔,通过椎动 、静脉。横突孔的横径较前后径对椎动脉受压更重要,因此在减压时因以扩大横径为主。紧贴横突孔的后方有一自内上至外下的斜行深沟,即脊神经沟,脊神经沟的终端分成前后两个结节,行颈椎侧前方手术时,切勿超过前结节,否则易误伤脊神经根和伴行血管。颈 6 前结节较为隆起,正好位于颈动脉后方,故称颈动脉结节。颈椎关节突与椎体纵轴呈 45 ° 角,因此易受外力作用而引起脱位。关节突处增生、肿胀或松动时易压迫脊神经。颈 3~5棘突多呈分叉突向下后方,增加项韧带和肌肉附着面积。

颈 7棘突长而粗大,无分叉,无横突孔,前结节小或缺如,因明显隆起与颈项部皮下,故又名隆椎,也常作为椎骨定位标志。

二 、胸椎

胸椎椎体体积界于颈椎和腰椎之间,前缘高度略小于后缘,从而形成了胸段脊柱的生理后凸。椎体矢状径大于横径,在其后部左右各有一肋凹与相应的肋骨头构成肋椎关节。其上关节突朝向后外,下关节突朝向前内,关节面与冠状面呈 20 ° 角 、与水平面呈 60°、因此稳定性较颈椎好。胸椎两侧横突各有一横突肋凹,与肋骨结节构成关节,从而加强了胸段稳定性。其椎弓根和椎板均较短,而且较腰椎扁薄,形成的椎孔呈圆形,较狭小,故胸椎的创伤和内固定均易引起损伤。

三、腰椎

腰椎整个椎体横径大于矢状径,形成肾形,椎体前缘高度由上而下递增,而后缘则递减,形成腰椎的生理前凸。椎弓根较腰椎明显粗,自腰1开始,由上下切迹所组成的椎间孔逐渐减小,而神经根却愈往下愈粗,这是腰神经根易受压迫的解剖学基础。腰椎关节突呈矢状位,上关节面朝向后内,下关节突朝向前外,关

节与水平面呈 90°,与冠状面呈45°。因此该关节伸屈活动自如,侧屈次之,而其它活动受限。关节突发育畸形及内聚易引起椎管和神经根管狭窄。腰椎椎板也较胸椎明显厚,一般6~7mm,超过8mm可视为增厚,为构成椎管狭窄的原因之一。双侧椎板夹角如小于90°,亦可引起椎管狭窄。腰椎横突厚薄不一,一般以腰3横突最大,横突根部后下方为上下关节突之间的峡部,此处可因应力作用而引起断裂。

四、骶尾椎

1、 骶椎

骶椎共5节,成年后融合成一三角形块状结构,远端与

尾椎相连,近端为一与腰椎外形相似的关节面与第5腰椎下方相咬合形成腰骶关节。其左右呈耳状面,与髂骨的而状面及周围韧带构成骶髂关节。骶骨前方为较平滑的凹状面,后方呈嵴状,后方中央为由棘突相连骶正中嵴,其两侧则为关节突相互融合构成的骶中间嵴,骶中间嵴的外侧各有4个骶后孔,通过骶神经后支。骶后孔的外侧则为骶外侧嵴。骶管与腰椎椎管相连续。

2、尾椎

由 4 节组成,呈上宽下尖的三角形。

五 、椎骨的连接

1、 椎间盘

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纤维环为椎间盘周边部的纤维软骨组织,质地坚韧而富有弹性,将上下两个椎体紧密连接。横切面上呈同心圆排列,切线位观察则呈正反交错的走行。此结构对增加椎间盘弹性、扭曲和旋转等有利。髓核为富有水分、白色类似粘蛋白物,随年龄增长水分递减,这种水分使髓核犹如一个水囊,可调节椎间盘内压力,减轻和缓冲外力对脊柱和颅脑的震荡,并参与颈椎的活动和增加运动幅度。

2、 韧带

前纵韧带是人体中最长而又坚韧的韧带,起于枕骨咽结节,经椎体前面抵于骶或骶2前面。共分3层,深层纤维跨越椎间盘,将上下椎体缘和椎间盘紧密连接在一起,中层跨越2~3个椎体,而浅层跨越3~5个椎体。其作用主要是限制脊柱过度后伸。

后纵韧带起自颈 2,沿椎体后面抵于骶管,其颈部较宽,椎间盘部稍厚而坚韧,向下逐渐狭窄呈细长状。其深层纤维连接于两个椎体之间,浅层纤维可跨越3~4个椎体。

黄韧带由黄色弹性纤维组织组成,上方起自上位脊椎椎板下缘的前面,下缘止于下位椎板上缘和后面,十分坚韧。其作用是限制脊椎过度前屈及参与维持骨的正常对位。棘间韧带自棘突根部至尖部呈薄片状,前方与黄韧带连续,后方移行于棘上韧带或项韧带。棘上韧带和横突间韧带颈部不发达,主要作用是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项韧带是颈部强有力的韧带,主要维持头颈部的直立体位

搜索更多关于: 脊柱解剖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脊柱解剖 脊柱为人体的中轴,共 33 节,其中 颈椎 7 节, 胸椎 12 节, 腰椎 5 节, 骶椎 5 节,尾椎 4 节,骶椎和尾椎呈融合状,故实际参与活动的仅 26 个椎骨。此 26 节借助周围肌群 、 椎间连接 和关节囊构成一个活动自如,且有强大支撑力的链条状结构。脊柱主要功能是保护脊髓,维持人体活动和承载负荷。 一 、 颈椎 1、 寰椎 由一对侧块、一对横突和前后两弓组成,上与枕骨、下与枢椎构成关节。侧块上面上关节凹与枕骨髁构成寰枕关节,下面有一圆形微凹的下关节面,与枢椎的上关节面构成寰枢关节。侧块的内侧面为一粗糙结节,为寰椎横韧带附着部。侧块的前方有头直前肌附着。侧块两侧为三角形横突,基底部为横突孔。前弓正中的隆突称为前结节,有颈前肌和前纵韧带附着,后方正中有圆形的齿状突关节面,与枢椎的齿状突构成寰齿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