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医患关系的伦理思考
中国医患关系的伦理思考
【摘要】: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相当紧张,患方敲诈、辱骂殴打医务人员、围攻医院,更有甚者将医务人员致残、致死等等。医患之间的不和谐现象不容忽视。解决医患不和谐关系的前提就是找准引起医患之间不和谐的原因。
【关键字】:医患关系;不和谐;原因
医患关系是指医方与患方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基于病人健康利益所构成的一种医学人际关系。医患关系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医患关系既是指医生与病人个人之间构成的医学人际关系,又指医方与患方群体之间构成的医学人际关系。而狭义的医患关系是指医生或医务人员与病人个人之间构成的医学人际关系。【1】
在古代,医患关系是建立在农耕文化基础之上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熟人社会背景之中,医患双方利益关系主要有道德来调节。在病人诊断过程中,从了解病情、提出诊断意见到实施治疗等,都是由医生亲自实施,没有医疗器械的介入;同时,患者往往会将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托付于某一个负责任的医生,医生会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考虑;在医生为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医生不但会关注患者身体状况外,也会关心患者的精神变化。这样一来,患者和医生关系常常显得亲密无间,使得医者也受人敬仰。
相对古代行医模式,近代医学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更多的是采用物理、化学等医疗设备、材料。医疗设备的发展,使得医疗工作效率和诊治的准确率大大提高,但同时也使得医患沟通减少,双方感情淡化。相比古代的医患关系,现代医患关系已转变为复杂的利益关系和社会关系。
医患关系从总体上看,是基本和谐之中存在着局部的不和谐,和谐是主流,不和谐是支流。医患关系成因复杂,有医疗资源不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患者有意见;有医疗质量不高、服务态度不好,群众不满意;也有更复杂的社会因素。既有体制、机制上的问题,也有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还有管理监督不力等原因,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方面的因素
1、政府对医疗卫生投入不足
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卫生总费仅占2%;财政投入占医院当年支出的比重,省级以上医院在5%,市县级医院一般在1%,乡镇医院在1%~5%之间。医疗卫生事业关乎国民的健康和生命,关系到每个人最基本的权利,公益性是其本质属性。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过政府举办公立医疗机构、企业局办医院和医务室、农村实施合作医疗制度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迅速提高了中国人民的寿命和健康水平;医务人员待遇由政府保证,病人看病就医费用基本都有国家和集体支付,医患关系相对和谐。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确立,医疗卫生一度走向市场化,政府对医疗投入一直不足。《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09年,卫生总费用达到17204.81亿元,占GDP的5.13%,其中政府支出4865.60亿元,占卫生总费用的27.2%,占政府财政总支出的6.18%。这些数据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即使同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一定差距。政府财政投入的不足,造成了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淡化和医患双方在经济利益上的直
接博弈甚至对立,成为影响医患关系的根本原因。
2、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呈“倒金字塔形”,即优势的医疗资源80%集中在城市,农村仅占20%,而城市医疗资源80%集中在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医疗条件不能满足群众的基本就医需求。很多患者看病都忘大医院去,一方面使得患者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挂号、交费和排队上;另一方面,医生每天需要诊治的病人增多,导致与患者沟通时间减少。由此是的医患之间的矛盾和误解加深。
(二)、医院管理方面的因素
1、医院管理工作目标出现偏差
现在很多医院管理者在“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理念下,过分追求经济效益,把医务人员的个人收入与医院即科室收入挂钩,超额增加病床,追求门诊高速度与病床高运转率,甚至举债扩建医院,购置大型设备,是公共医疗日益走向逐利化。今年1月11日,一个名叫“医院管理学会”的组织在北京一家五星级酒店召开的名为“2013中国医院管理学术年会暨颁奖典礼”的现场。评选活动所颁发的奖项除了有名为“全国十大百姓满意放心医院”的奖项,还有“十大百姓用药放心药企”,还有“百姓放心示范药店”等几十种专业领域的奖项。评奖明码标价,奖项量身定制。明知道这个评选活动是荒唐的,这些与会的机构和个人却依然捧场。首先,参加这样的活动,可以和曾在主管部门担任领导职务的重量级人物合影留念,其次这样的奖项,拿回去还是有很多作用的。有人表示:“花钱买牌,回去以后挂着糊弄老百姓呗。”有人说:“对我们企业来说,有一个100强,可能我们招标上有一些作用。”还有人表示,院长作为以后他自己评先进用。【2】
2、医院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和处理制度
在众多医疗纠纷中,常见的是医务人员违反临床查对制度、手术操作制度、值班制度、输血输液制度等。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眼科医生宋蓓雯大小约为4*5毫米的棉絮团放入已接受一次手术的患者胡伟眼中。【3】这种情况使得医疗纠纷很容易被引发。
(三)、医务人员方面的因素
1、部分医务人员医德滑坡
现在部分医务人员收到拜金主义、个人享乐主义的影响,表现出服务意识淡化,责任心不强、追求物质利益,甚至收受红包、回扣等,这严重影响了病人对医务人员的评价。2013年9月1日,5岁患儿林某在家长陪同下到海口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就诊。入院治疗期间,黎某向患者家属暗示索要红包,并两次收受患者家属红包2000元,过程均被患者家属录音和录制视频。虽然说患者家属将于医生谈话进行录音和录制视频,但不得不说,他们也是被逼无赖。【4】
2、医患之间沟通不畅
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利于减轻病人的身心痛苦,提高诊疗效果。然而,部分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很少主动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主要体现在:一是听的较少,即未能认真仔细的倾听病人对病情的陈述,有的甚至连头都不抬,未等病人讲完,各种检验单就已经开好了;二是说的较少,既不愿意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对咨询态度冷漠,只言片语,回答不到位,或者是用医疗术语进行解释,
使人产生距离感和疏远感,让病人心理上雪上加霜,导致不和谐的医患关系。
(四)、病人方面的因素
1、病人期望值过高
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场所。病人和家属带着期盼的心理来到医院,就是希望把病治好。但是作为病人及病人家属应该了解到医疗诊治过程存在风险。目前,国内外共同认可的医疗确诊率只有70%左右,各种急、重症抢救成功率也只有70%~80%;有相当一部分疾病至今病因不明、诊断困难,误诊率、死亡率高等。部分病人不能接受这一事实,对医务人员产生怀疑,从而导致纠纷的发生。
2、病人的不当维权
随着社会的发展,病人的健康意识增强,满意度标准不断提高。当遇到医疗纠纷时,病人及其家属依法维权,但是也有部分病人在维护自己权益时,不尊重医务人员的尊严和考虑医务人员的权益,甚至采取一些极端方式,侮辱、打骂、伤害医务人员。这类事件不胜枚举:今年2月27号晚上9点多在烟台的一家医院里,一位身材魁梧的男子对一名年龄大约20来岁的小护士大打出手,现场好几个人拉都拉不住。从病房一直打到护士站,直到被围观的病人家属拉开,被拉开以后男子依旧不依不饶,在护士站辱骂小护士十多分钟以后,大摇大摆的离开了。经检查,护士发现身上多处瘀伤、软组织损伤,左耳鼓耳膜震荡伤,并伴有轻微脑震荡。【5】据统计,2010年,中国内地发生9831起严重扰乱医疗秩序事件,打伤医务人员5519人。如此事件使得医务人员不再把治病救人作为基本出发点,而是想法设法保证自己“不出事”、“不惹麻烦”,这会严重影响到病人的有效治疗,从而加剧了医患之间的互不信任和关系紧张。
不和谐的医患关系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长期发展形成的。医患关系的不和谐现象不容忽视。目前,我国关于医患关系的法律体系、医疗制度体系等还不完善,正在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中。缓解目前不和谐的医患关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各方的共同长期的努力。我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和协作下,我国定会重塑医患关系良好的信任关系,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1】摘抄自课本81页 【2】新华网 2014-02-16《焦点访谈》 【3】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01日 【4】人民网海南视窗 【5】青岛网络电视台http://www.qtv.com.cn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