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学》期末复习整理 docx

《生态学》期末复习整理 docx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2 23:32:33

(7) 偏害作用:一-种种群阻碍另一种种群的生长,面对第一种种群无影响。

8.群落成层现象P167

群落的成层主要指群落的垂直结构,即不同的生物种出现于地面以上不同的高度和地面以下不同的深 度,从而使整个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有上下层次的出现,即成层现象。

① 植物地上成层现象,最上层是由高大的树种构成的乔木层;乔木层之下尚有灌木层、草本层和山苔 薜地衣构成的地被层。主要原因是光照。②植物地下成层性通常分为浅层、屮层和深层。主要原因是矿物 质、养分和水。③动物成层现象,主要原因:食物,还与不同层次的微气候有关。④水生群落的成层现象, 影响原因:阳光、温度、食物和含氧量。

群落成层现彖的出现使生物群落在单位面积上能容纳更多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最充分地利用空间和营 养物质。

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主要是牛物因素。其中作用最大的是竞争与捕食。①竞争:物种之间的竞争,引 起种间牛态位的变化,对群落的物种纽成与分布有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群落结构;②捕食:泛化种的作 用:捕食提高多样性、过捕多样性降低;特化种的作用:捕食对象为优势种,多样性增加;捕食对象为劣 势种,降低多样性。

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中其次是干扰,它引起群落形成断层,断层对多样性的维持利持续发挥着很重耍 的作用。中度的干扰能够维持高水平的多样性。

此外,空间界质性和岛屿也能影响群落结构。坏境的空间异质性的程度越高,意味着有更加多样的小 生境,能允许更多的物种共存;岛屿人小以及距离人陆的远近,都会影响物种多样性,进而影响群落的结 构。

10.群落多样性随哪些条件变化

群落多样性是指物种水平上的生物多样性,以及种间关系的复杂性。(1)空间上的变化:①随纬度增 高而逐渐降低的趋势;②随海拔升高而逐渐降低;③在海洋或淡水水体,物种多样性有随深度增加而降低 的趋势。同上题:(2)物种间的竟争关系和捕食关系。(3)外界干扰因素。(4)空间界质性和岛屿。

11 ?水、旱生演替过程。(水生hydrosere>旱生xerosere) P187

(1) 水生演替系列:

① 自由漂浮植物阶段,植物漂浮生长,其死亡残体增加湖底有机质的聚积,雨水冲刷带來的矿物质 沉积也逐渐提高了湖底;

② 沉水植物阶段,湖底裸地上最先出现的先锋卅i物是伦藻属的植物,使湖底抬升作用加快,当水深 至2?4m吋,一些高等水牛植物大量出现,垫高湖底的作用更强了;

③ 浮叶根生植物阶段,一方面浮叶根住植物残体抬升了湖底,另一方面使水下光照不足,迫使沉水 植物向较深湖底转移;

④ 直立水生阶段,直立水生植物取代浮叶根生植物。根茎交织使湖底抬升甚金形成浮岛,生境开始 出现陆生植物生境特点;

⑤ 湿生草本植物阶段,售湿牛?的沼泽植物开始定居于新从湖中抬升出来的地而; ⑥ 木本植物阶段,灌木首先出现,Z后逐渐形成森林,湿牛生境最终变为小牛生境。 水生演替系列就是湖泊填平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从湖泊周I韦I向中央顺序发生的。 (2) 旱生演替系列:

① 地衣植物群落阶段,地衣分泌有机酸腐蚀了岩石表面,再加Z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岩石表面出 现小颗粒,在地衣残体作用下,有了有机成分;

② 苔薜植物群落阶段,苔算植物的住长积累了更多腐殖质,加强对岩石表面的改造,使岩石颗粒更 细小,松软层更厚,为土壤发育和形成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③ 草本植物群落阶段,一些耐旱植物开始侵入,种了植物对环境改造作用加强;

④ 灌木群落阶段,一些喜阳灌木出现,与高草混生,形成“高草灌木群落”; ⑤ 乔木群落阶段,形成与大气候相适应的乔木群落。

旱生演替系列就是植物t满裸地的过程,是群落中各种群Z间相互关系的形成过程,也是群落环境 的形成过程。

12?生物群落的演替特征(succession)

群落演替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共同规律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 演替的方向性:①群落结构由简单到复杂;②种间关系由不平衡到平衡;③稳定性由不稳定 到稳定。

(2) 演替速度:先锋阶段极其缓慢,中期速度较快,后期(顶级期)停上演替。

(3) 演替效应:前期的生物和群落创造了适应后期生物和群落生存的条件,但对白己反而不利,导致群落的替代。

13?顶级群落(climax community)有哪些主要特征?

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极群落的主要特征冇: (1) 生物量高;

(2) 总生产量/群落呼吸小; (3) 净主产量低;

(4) 群落结构和食物链(网)复杂; (5) 物种多样性和生化多样性高; (6) 群落稳定性高。

14?生物群落,种群,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

种群的结构特征:

(1) 种群的人小和密度 (4) 种群的吋期结构 (2) 种群的空间结构

(5) 种群的性比

(3) 种群的出久率和死亡率

(6)

种群的年龄结构

群落的结构特征:

(1) 水平结构:①镶恢性;②复合性;③群落交错区。

(2) 垂肓结构:地上和地下分层,地上可分为:乔木、灌木、草木及地被层。 (3) 年龄结构:增长性、稳定型和下降型。

(4) 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生态金字塔、营养物种、同资源种团、群落交错区。 (5) 时间结构:昼夜节律和季节节律。 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

15.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最终

完整的生态系统山牛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四部分组成。组成牛?态系统的各成分,通过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彼此联系起來形成i个功能体系。牛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形态结构和功能 结构。形态结构即群落结构,功能结构主要是指系统内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构成的网络结 构或营养级。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气候因子(光、温等及其他物理因子)

r非生物部分 无机物质(H20、N、P、K、c日等矿质元素) 有机物质(糖、

蛋白质、脂类、腐殖质等)

(1)生产者一绿色植物(把太阳能输入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草侵动物(一级消费者)(herbivores)

一级肉負动物(以食草动物为食, ( 统称二级消费者)

2、生物部分1 ⑵消费者

(能量传递)

肉負物动物 二级肉食动物(大型肉食动物)「

(carnivores) ?

寄生者 杂食动物 <腐役性动物

I三级肉役动物(顶极肉負动物)

(3)还原者(分解者)(reducers)

16. 分解的定义(decomposition)

牛态系统屮的分解是指死有机物质的逐步降解过程。分解作川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它包括碎裂、异 化和淋溶三个过程的综合。

17. 分解过程的特点和速率决定于哪些因素?

分解过程的特点和速率决定于待分解者的质最,分解者的生物种类和分解时的理化环境条件。三方曲 的组合决定分解过程每一阶段的速率。同下:

(彫响因素:①分解者生物:包括土壤生物和部分地表生物。主要是细菌、放线菌、真菌和一些土壤 动物;②待分解有机物质资源:其物理(表而性质、机械结构等)和化学性质(营养物、生长因素等)影 响分解的速率;③环境因素:包括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和通气状况、土壤pH状况。)

18?限制初级生产的因素(primary production) P221

(1) 陆地生态系统中,光、C02、水和营养物质是初级生产量的革本资源,温度是影响光合效率的主 要因素,而食草动物的捕食减少光合作用生物量。

(2) 水域生态系统中,光是影响水体初级半产力最重要因子。在海洋纶态系统中,叶绿素含量、光 强度和温度是海洋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的限制因素;淡水生态系统屮,主要是营养物质、光和食草动物 的捕食。

19?测定次级、初级生产量的方法有哪些? (secondary production) P223

(1)收获量测定法:定期收割植被,干燥到质量不变,然后以每年每平方米的干物质质量来表示。取 样测

定干物质的热当量,并将生物聚换算为J/ (m2?小。为了使结果更精确,要在整个生长季屮多次取样, 并测定各个物种所占?的比重。

(2) 氧气测定法:即黑口瓶法,根据初始瓶(IB)、黑瓶(DB)、口瓶(LB)溶氧量,即可求得:初级 净牛产量

=LB-1B;呼吸量=1B-DB:总初级牛产量=LB-DBo

(3) CO2测定法:用册料帐将群落的一部分罩住,测定进入和抽出的空气中CO?含量。

(4) 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将放射性叱以叱0『的形式,放入含冇自然水体浮游植物的样瓶中,沉入 水中经过短时间培养,滤出浮游植物,干燥后测定放射活性,然后通过计算,确定光合作用固定的碳量。

(5) 叶绿素测定法:提収叶绿素后,在分光光度计中测量光吸收,再通过计算,化为每平方米含叶绿 素多少克。

20?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ecosystem service)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H然环境条件与效用。 ① 牛物多样性的产牛和维持;②传粉与种子的扩散;③主物防治;④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⑤维持土壤;⑥减缓干旱和洪涝灾害;⑦净化空气和调节气候;⑧休闲、娱乐和文化。

21 ?各种生态系统的群落特征

(1) 热带雨林

是指耐阴、喜雨、喜高温、结构层次不明显、层外之物丰富的乔木植物群落。其特点是: ① 种类纽成丰富,高大乔木为主; ② 群落结构复杂,树冠不齐,分层不明显; ③ 藤木植物及附生植物极丰富;

④ 树干高大挺直,分枝小,树皮光滑,常具板状根和支柱根; ⑤ 茎花现象很常见;

⑥ 寄牛植物很普遍,高等有花的寄牛植物常发育于乔木的根茎上; ⑦ 植物终年生长发冇。 (2)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主要由樟科、売斗科、山茶科等常绿阔叶树组成。其建群种和优势种的叶子相当人,呈椭 圆形且革质,表面有厚蜡质层,无茸毛。林内最上层乔木树种,枝端形成的冬芽有芽鳞保护,林下植物无 芽鳞。林相整齐,无板状根茎花现象,藤本植物不多。 (3) 夏绿阔叶林

夏绿阔叶林主要由杨柳科、桦木科、壳斗科等科的乔木组成,其叶无革质硬叶现象,季相变化十分显 著,树干常有很厚的皮层保护;群落结构较为清晰,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林中藤本植 物不发达,儿乎不存在有花的附生植物,乔木多为风媒花植物。 (4) 北方针叶林

①外貌卜分独特;由云杉属和冷杉属树种组成,树冠为圆锥形和尖塔形;由松属组成的针叶林,树冠 近圆形;落叶松属形成的森林,它的树冠为塔形R疏松。②群落结构简单。乔木层通常由单一或两个树种 构成,林下常有一个灌木层、一个草本层和一个苔鋒层。③动物季节活动明显。 (5) 草原

①牛活型多样。②草原植物的旱生结构明显,以耐寒的多年牛草本植物为主。③草原群落的季相变化 明显。④草原动物区系卜分丰富。

中国草原群落的特点:欧亚草原区的一部分。具冇山地草原。我国草原可分为4个类型:草甸草原、 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高寒草原。 (6) 荒漠

① 植被十分稀疏。 ② 植物种类非常贫乏。

③ 植物的生态——生物型或生活型多种多样。 ④ 植物具有切显的旱生结构。

⑤ 荒漠动物群落主要是爬行类、啮齿类、岛类以及蝗虫等。 ⑥ 荒漠牛物样落的初级牛产力非常低,低于0. 5g/ (m. a) o ⑦ 物质循环的速率很低。

我国荒漠植被按其植物的生活型划分,可分为3个荒漠植被亚型:小乔木荒漠、灌木荒漠和半灌木、 小半灌木荒漠。 (7) 冻原

植被种类组成简单。植物样落结构简单。植物极其耐寒。 通常全为多年生植物,没有一年生植物。动物的种类也很少。 (8) 青藏高原

①热量丰富,植被分布界限高;②大陆性强,植被旱生性显著; 2

③植被带宽广;④高原上的山地植被垂直带明显。

以上综合各种资料,仅供参考——Easy

搜索更多关于: 《生态学》期末复习整理 docx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7) 偏害作用:一-种种群阻碍另一种种群的生长,面对第一种种群无影响。 8.群落成层现象P167 群落的成层主要指群落的垂直结构,即不同的生物种出现于地面以上不同的高度和地面以下不同的深 度,从而使整个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有上下层次的出现,即成层现象。 ① 植物地上成层现象,最上层是由高大的树种构成的乔木层;乔木层之下尚有灌木层、草本层和山苔 薜地衣构成的地被层。主要原因是光照。②植物地下成层性通常分为浅层、屮层和深层。主要原因是矿物 质、养分和水。③动物成层现象,主要原因:食物,还与不同层次的微气候有关。④水生群落的成层现象, 影响原因:阳光、温度、食物和含氧量。 群落成层现彖的出现使生物群落在单位面积上能容纳更多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最充分地利用空间和营 养物质。 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主要是牛物因素。其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