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年高考地理区域地理专项突破作业8东南亚Word版含解析
第二部分 第八讲 东南亚
目标达成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的薄荷岛,位于菲律宾中部,森林茂密。但岛上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似草堆,每年热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因此它们被当地人称为“巧克力山”。读图完成1~2题。
1.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原因是( ) A.森林破坏,石漠化严重 B.地势较高,热量条件差 C.土层过薄,树木难生长 D.山坡陡峻,水源难保持
解析: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该地岩层为石灰岩,受流水侵蚀作用易形成喀斯特地貌。由于石灰岩中含有的粘土和砂粒成分较少,遭受风化后产生的风化壳厚度小,形成的土层薄且在热带季风气候的强降水条件下易出现水土流失。故当地因土层薄,难以生长树木。
答案:C
2.能够观赏到该岛地面褐色“巧克力”的旅游时间在( ) A.12~2月 C.6~8月
B.3~5月 D.9~11月
解析:热带季风气候在雨季来临之前,出现一段全年气温最高的时期,时间大体在3至5月。B正确。
答案:B
油棕树浑身是宝,果实、树干、果壳、果柄、油棕核等都能加工成各种产品。读马来西亚棕油生产地区分布示意图和2011年油棕产品出口比重示意图,回答3~5题。
3.影响棕油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原料 C.劳动力
B.市场 D.科技
解析:油棕是一种热带作物,其果实含油率在各种油料作物中最高。图中棕油生产区与油棕种植区一致,故其主导因素为原料。A正确。
答案:A
4.马来西亚棕油种植的地域特征是( ) A.家庭化种植 C.商品化程度低
B.企业化种植 D.水利工程量大
解析:种植热带经济作物的农业地域类型为热带种植园农业,具有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企业化经营的特征。B正确。
答案:B
5.关于马来西亚油棕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初级加工为主,产品单一 B.产业链长,产品附加值高 C.以综合加工为主,产品多样 D.循环经济,工业品比重大
解析:图2显示当地对油棕进行加工,出口各种油棕产品,但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C正确。
答案:C
读“某区域简图”,回答6~7题。
6.全球电子和半导体装配基地更多地转移到亚洲地区,带动了亚洲经济的整体上涨。A国将成为下一个电子产业装配基地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国比中国南部沿海的大多数地区工资水平低得多 B.该国众多的人口及发展中的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C.该国政府正积极推动产业升级 D.产业技术水平高
解析:据图可以判断A国为越南,越南不具备科技优势。 答案:D
7.下列有关B半岛南部降水的东西差异的分析正确的是( )
A.11月至次年3月赤道低气压带南移,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形成西北季风,西海岸多雨 B.8~10月赤道低气压带北移,东北季风越过赤道,西海岸迎西北季风,多雨 C.11月至次年3月赤道低气压带南移,东海岸迎东北季风,多雨 D.8~10月随着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西海岸多雨
解析:该半岛位于赤道附近的北半球,因而在冬季随气压带的南移,半岛东侧受东北季风影响,位于迎风坡,多雨。
答案:C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同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据此回答8~9题。
8.关于洞里萨湖和洞里萨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影响洞里萨湖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冰雪融水
B.洞里萨河一年内流向定期发生变化 C.洞里萨湖终年补给洞里萨河 D.洞里萨河是内流河
解析:由于湖泊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故当湄公河水位高时,通过洞里萨河注入湖泊,而当湄公河水位低时,则湖泊通过洞里萨河补给湄公河。故洞里萨河一年内流向定期发生变化;东南亚气候以热带、亚热带气候为主,故无冰雪融水的补给。
答案:B
9.洞里萨湖流域交通便捷,此处通航最佳时间是( ) A.全年 C.5~10月
B.1~6月
D.11月~次年4月
解析:湄公河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每年5~10月为雨季,降水丰富,湄公河进入汛期,水位较高,最适宜通航。
答案:C
2018年1月1日是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八周年纪念日,八年来贸易区发展非常迅速。读甲、乙两图,回答10~12题。
10.M湖与东南亚最大河流——湄公河相通,M湖水面面积处于增加的时期一般出现在( )
A.全年 C.5~10月
B.1~6月
D.10月~次年5月
解析:湄公河流域主要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其雨季主要集中在5~10月。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