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命题大赛语文试卷
第Ⅱ卷(选择题,共31分)
一、(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旁骛(wù) 襁褓(qiǎng) 红妆素裹(guǒ) 恪尽职守(gè) B.凌驾(líng) 狡黠(xiá) 弥留之际(mí) 根深蒂固(gù) C.栈桥(jiàn) 禁锢(gù) 歇斯底里(xiè》 重蹈覆辙(zhé) D.抽噎(yè) 拮据(jù) 尖嘴猴腮(sāi) 面面厮觑(qù) 2、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一尘不染 鲜为人知 正襟危坐 锋芒毕露 B.当之无愧 头晕目炫 广袤无垠 开卷有益 C.家谕户晓 有例可援 深恶痛疾 简明扼要 D.随机应变 悠游自在 优胜劣汰 十拿九紊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每年的春晚就好似一部反映当年社会生活的戏剧,演员们表演得无与伦比,让人们在一个个真实生活场景的回忆中得到美的享受。
B.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13位唐山农民用淳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
C.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和“嫦娥一号”研发团队,他们无一例外地成为当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入围者,“神州七号”航天员团队的当选,更是众望所归。
D.直到今天,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光芒仍灼灼其华,烛照神州,激励着新一代青年。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 A.没有一个人不承认他们的成功不是勤奋学习的结果。 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
C.班长用几句话就向老师说清楚了班里刚才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 D.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关键在于自身是否努力。
5、下列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茫茫的草原上,嫩绿的小草编织出色彩斑斓的毯子,一直铺展到天边。 B.知识如沙石下面的泉水,掘得越深越清澈。
C.姑娘从泉边汲水回来了,辫梢上沾着几滴水珠,欢乐盛开在她的眼睛和眉毛上。 D.习习凉风在树叶间演奏着优美动人的小夜曲。 二、(12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细菌环保塑料 两名年轻的美国企业家研制出了一种绿色材料,这种材料以农业废物和菌类为原料,并且可以生物降解为一种天然肥料。
发明者之一埃本.拜尔说,这种被称为“生态摇篮”的产品还能用于隔热,而且,它是生长而不是制造出来的。这种材料能完美地取代在包装中使用的聚苯乙烯,而且它还能够生物降解,在生长过程中几乎不消耗能源,不排放二氧化碳。 拜尔说:“与相同单位或数量的聚苯乙烯相比,我们使用的能源只有十分之一,在该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处理的整个周期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只有八分之一。” 他说:“事实上,我们的长期设想是,取代所有塑料和泡沫,减轻这些材料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发现或者说发明的这种天然材料将使我们实现这一目标。”
目前,聚苯乙烯这种塑料材料在包装行业中的使用是如此广泛,甚至在美国的垃圾填埋场中,30%的垃圾都是聚苯乙烯。
“生态摇篮”在接触到水或潮气时会自然降解,而且作为植物的天然肥料,对环境有积极影响。这一新产品的生产过程是:将棉籽壳、荞麦壳和稻谷壳等农业副产品与一种发挥粘结剂作用的丝状真菌——茵丝体——相混合,放入模子,任其生长。茵丝体分泌出一种作用强大的酶,能分解这些有机废物。在室温和黑暗条件下放置7天后,会产生一种质地紧密、具有可塑性并且能抗800摄氏度高温的超轻材料。 “生态摇篮”的生产成本与聚苯乙烯差不多。拜尔计划对年产值200亿美元的聚苯乙烯行业发起挑战。他说:“我们的设想是,在未来3年内,逐步向美国中西部、欧洲以及亚洲发展。”他说,开办工厂需要的投资不多,大约数百万美元。这是一种低科技生物技术……更接近于种植或烹饪蔬菜,而不是基因控制。
6.下列对“生态摇篮”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生态摇篮是一种用真菌培养生长而成的天然材料型的环保塑料。
B.生态摇篮以农业废物和菌类为原料培育而成,并可生物降解为一种天然肥料。 C.生态摇篮是一种可取代聚苯乙烯塑料和泡沫,对环境污染轻的绿色材料。 D.生态摇篮是一种低能耗、低碳、低科技生物技术生产出来的绿色材料。 7.下列对“它是生长而不是制造出来的”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它是以天然的农副有机废物与丝状真菌混合后在模子里自然生长而成的。 B.它是菌丝体分泌出的强大的酚分解有机废物后自然形成的。
C.它是以低科技生物技术方式,像种植或烹饪蔬菜一样简单,在自然状态中生成的。 D.它的生产过程是一种在自然环境下使产品自然生长的简单的手工操作的模式。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生态摇篮是能够完美取代包装中使用的所有的聚苯乙烯,并能用于隔热的绿色材料。 B.生态摇篮是一种质地紧密、具有可塑性并能抗800摄氏度高温的超轻天然绿色材料。 C.生产生态摇篮消耗的能源只是聚苯乙烯的十分之一,排放的二氧化碳只有八分之一。 D.生态摇篮接触到水或潮气会自然降解成为植物的天然肥料,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态摇篮的研制成功,为农业副产品有机废物的利用拓展了广阔的空间。 B.生态摇篮的生产不是高科技的基因控制,因而为低科技手段利用废物降低成本寻找到了商机。
C.生态摇篮能自然降解,是对造成白色污染的聚苯乙烯行业发起的革命性的挑战。 D.生产生态摇篮投资不多,因此,在未来三年内生态摇篮将向欧美及亚洲发展并取代聚苯乙烯。
三、(9分,每题3分) 阅读文言文,做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
A.①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 ② 太守谓谁
B.① 秦王不悦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C、① 安陵君其许寡人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D、① 愿终守之 ②愿借子杀之
11、对下列选文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易:交换
B.秦王怫然怒 怫然:盛怒的样子 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布衣:平民 D.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谢:感谢 12、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9分)
四、(13分)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 分) ( 1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译文: ( 2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14、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共5分)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10、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 1 )第一、二句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其中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 2 )第六句“雪拥蓝关马不前”借景抒情,并做到了眼前景与心中情的完美统一。请你对此加以分析。(3分)
15、古诗词填空。(4分)
( 1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 ( 2 )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
蕴涵着深刻哲理的两句诗是: , 。
(3)《破阵子》种突出表现战斗激烈的词句是: , 。 ( 4 ) 晏殊慨叹:“无可奈何花落去”,而龚自珍却写道:“ , ”,表达了自己辞官后志在培育一代新人的愿望。
五、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问题。(16分)
花开的声音 陈文和
花开也有声音么?
一个夏季的晚上,我在住家的阳台上,就捕捉到昙花开放的声音。那棵昙花的花苞早在两三天前就显露出了雏形,这个\雏形\的花苞越来越大,在枝头垂首有如纺锤。那一夜,我估摸它会开放的,便在阳台彻夜守护着,耐心地等待,等待。近午夜十一时,那美好的时刻终于在焦灼的期待中来到了。它的花苞慢慢地鼓胀起来,好像原先干瘪的汽球一下子灌进了风,紧接着,我便听到一声\噗\的响动,那是我盼望已久的昙花开放的声音。只见那由许多纤长洁白的花瓣组成的花蕊,快速、灿然地开放了。痴迷间,眼前仿佛跳出了一个长袖善舞的倩女,只一刹那,便羞煞了天际那半轮夏月,那美的光焰,撒向城市街道,使夜的峡谷为之闪闪发亮。
除了昙花,我还真切地听到茶花开放的声音。茶花的开放可不是那种\急性子\,早在夏季时,它的蓓蕾就在枝叶间开始孕育,开头只有一粒米那般大小,和叶芽的形状几乎难以分辨,过了好几天,它的雏形才微微显露出来,又再好几天,它那结实的体态和叶芽松动的体态才泾渭分明。茶花花苞的长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像一个长途旅者,走过了夏天,又走过了秋天,到了冬季,那一头尖的椭圆花苞,那花瓣如鳞片重重包裹的花苞,才终于展现在你的面前,但距离开放仍有些日子。我栽在阳台的那一株茶花,叫\五宝茶花\,枝头共有十几个花苞,它们之间好像有个约定,谁先开谁后开。那一天是休息日,我终于看到第一颗准备开放的花苞有些异样了,它在微微地颤动、颤动,仿佛是个睡美人,在阳台上睡了许久、许久,此刻才在深绿色的枝叶间苏醒,惺忪的眼眸,抖动的睫毛,微微地张开,张开。那张开的声音,和昙花的那一声\噗\完全相反,它是那么细微,那么柔和,那么舒缓。昙花开放的声音是短促的,茶花开放的声音是悠长的,不管短促或悠长,都是那么动听,那么迷人。由此我认定:花开的声音是自然界一种最美妙的乐曲,或者说是一种天籁吧!
花儿这样,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何尝不是如此。当它突然出现时,也会有一种异样的信息,一种类似花开的声音,那是一种文明之花开放的声音。美好事物的孕育、萌发、成熟,也有个渐进的过程,或许中间还会出现一波三折,受到某种压抑和禁锢。当它\破茧而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