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五年级科学实验课教案
小学五年级科学实验课教案
课程名称:科学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大象教育出版社2004版 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 教学课时:1课时 设计者:卢盟辉 新密市来集镇岳岗小学
钟摆的秘密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2、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来了解钟摆的秘密。 二、学习重点:
钟摆的原理,影响摆快慢的因素。 三、学习难点:
摆长与摆摆动快慢之间的关系。
教具:摆钟内部结构模型,钟表的摆模型,自制活动的摆。 学具:自制(课前由学生自制简单的摆)。 四、学习过程: (一)观察、分析、猜想
1、教师出示摆钟的内部结构模型。 2、学生看完后,提出问题 (1)摆钟如何工作的?
(2)为什么只有摆在摆动时,秒针、分针、时针走动? 3、摆钟工作时,哪部分起着作用?
4、教师出示摆的模型,介绍摆臂、摆锤。 (二、)实验
1、研究在相同时间内同一个摆的摆动次数是否相同。
(1)拿出自制的摆,在三个一分钟内测出摆摆动的次数,你的发现是什么?
(2)大家的摆摆动的快慢一样吗?是什么决定了摆的快慢呢?
(3)研究摆长与摆摆动快慢关系 2、实验一
同样的摆锤,改变摆长,观察摆动次数,总结发现。
实验二
摆长相同,改变摆锤的重量,观察其摆动次数,总结发现。 3、整理总结
4、你有办法调整摆的快慢吗?摆钟呢? 四、作业
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60秒摆动20次的摆,60秒摆动40次的摆。
小学五年级科学实验课教案
课程名称:科学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大象教育出版社2004版 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 教学课时:1课时 设计者:卢盟辉 新密市来集镇岳岗小学
体积变化之谜
学习目的:
1. 会做热胀冷缩的试验。
2. 能用不完全归纳法总结出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 学习重点:
会做热胀冷缩的试验。 教学准备: 冰箱、玻璃杯、水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友友在拿冰箱里的饮料时,发现水被冻成了冰,玻璃瓶也裂开了。
二、猜想与假设
玻璃瓶为什么会裂开呢?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与假设吧! 三、试验 1.写出研究计划
2.试验。装一满杯水,不该盖子。把杯子放进冰箱,让水结冰。观察并会不会超过杯口。如果并超过杯口,说明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了。
3.得出结论。水遇冷结冰后,体积会变大。 四、延伸
教师提问:其他物体也有这个性质吗? 学生作出假设,把问题存入问题银行。
根据自己作出的假设,制定研究计划,准备工具和材料。 五、事实与证据
根据上节课作出的假设和研究计划,进行试验。 六、分析与总结
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能根据这些现象归纳出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总结出:物体遇冷后体积一般都会变小。 七、提问
我们知道了物体遇冷时体积变化的规律。那么物体加热后,体积又会怎样变化?制定研究计划,准备好工具和材料。 八、事实与证据
根据上节课提出的问题,和研究计划,进行试验。 九、分析与总结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总结出:物体一般都有遇热膨胀、遇冷收缩的性质。
十、拓展活动友友提出:在地球上,冷水重还是热水重?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