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计量经济学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拉格朗日乘数检验法适用于检验( c ) A.异方差性 B.多重共线性C.序列相关 D.设定误差
2.解释变量X的回归系数为β,下列哪种情况表明变量X是显著的?( b) A.t统计量大于临界值B.t统计量的绝对值大于临界值 C.t统计量小于临界值D.t统计量的绝对值小于临界值 3.回归分析中定义的( b )
A. 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B. 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被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 C. 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都为非随机变量
D. 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被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 4.下列样本模型中,哪一个模型通常是无效的?( b )
A. C(消费)=500+0.8I(收入) B. QD(商品需求)=10+0.8I(收入)-0.9P(价格) C. Qs(商品供给)=20-0.75P(价格) D. Y(产出量)=0.65K0.6(资本)L0.4(劳动) 5.判定系数R2=0.75,说明回归直线能解释被解释变量总离差的:( b ) A. 80% B. 64% C. 20% D. 75%
6.根据20个观测值估计的结果,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DW=0.6,在α=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查得样本容量n=20,解释变量k=1个时,dL=1.20,dU=1.41,则可以判断:( d )
A.不存在一阶自相关 B.存在正的一阶自相关C.存在负的一阶自相关 D.无法判断
????7.普通最小二乘法确定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0??1Xi?ei的参数?0和?1的准则是使(b)
i
A.∑ei最小
B.∑ei2最小C.∑ei最大 D.∑ei2最大
8.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若某个解释变量对其余解释变量的判定系数接近于1,则表明模型中存在( a )
A. 多重共线性 B. 异方差性 C. 序列相关 D. 高拟合优度 9.拟合优度检验是检验(b )
A.模型对总体回归线的拟合程度B.模型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程度 C.模型对回归参数的拟合程度D.模型对解释变量的观测值的拟合程度 10.根据样本资料已估计得出人均消费支出Y对人均收入X的回归模型是
LnYt?3.5?0.76LnXt??t,这表明人均收入每增加1%,人均消费支出将( d)
A.增加24% B.增加76%C.增加0.24%D.增加0.76% 二、填空题:
1. 杜宾—沃森检验法可用于诊断序列相关性 。
2. 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之下,若DW统计量临界值的上、下限分别为dU和dL,则当
dU 3.容易产生序列相关的数据为时间序列数据。 4.在对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检验时,发现各参数估计量的t检验值都很低,但模型的判定 系数R2却很高,这说明模型可能存在多重共线。 5.同一时间点不同个体的数据集合是截面数据 。 三、判断题: 1.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为-1≤r≤1。 ( y ) 2.多元回归模型中F检验的原假设为:偏回归系数不全为0。(y) 3.根据判定系数R与F统计量的关系可知,当R=1时,有F=0 。 (y) 4.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之下,若DW统计量的下和上临界值分别为dL和dU,则当dL 5.如果一个非平稳时间序列经过K-1次差分后为平稳时间序列,则该序列为K阶单整序列。 ( ) 四、简答题: 简述模型出现异方差性的后果。 答:(1)参数估计量非有效; (2)t检验和F检验失效; (3)模型预测失效。 五、应用分析题: 1. 某地区1993-2010年居民消费水平Y、人均GDP X1、城乡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X2、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X3和城乡居民家庭平均恩格尔系数X4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试根据EVIEWS结果回答问题:(14分) 表8 OLS参数估计结果 Variable C X1 X2 X3 X4 R-squared Adjusted R-squared S.E. of regression Sum squared resid Log likelihood Durbin-Watson stat Coefficient 3492.003 0.257521 0.087844 2.227280 -57.88742 Std. Error 893.1026 0.030844 0.042958 7.581211 19.17187 t-Statistic 3.909968 8.349222 2.044893 0.293789 -3.019393 Prob. 0.0018 0.0000 0.0617 0.2736 0.0099 3354.611 1806.047 13.22206 13.46939 536.2585 0.000000 2 2 0.990111 Mean dependent var 0.992122 S.D. dependent var 160.2966 Akaike info criterion 334035.2 Schwarz criterion -113.9986 F-statistic 1.106099 Prob(F-statistic) (1)检验变量间是否存在多重共线?(4分) 答:根据表8,R2为0.99011,拟合优度很高,但X3对应的Prob.值为0.2736,大于0.1,t统计值很小,即X3对Y的影响不显著,可以认为模型存在多重共线。 (2)利用逐步回归法消除多重共线时,一般选择最优初始回归模型的依据是什么?(4分) 答:拟合优度R2最大,该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影响显著,且根据经济理论分析影响也是很大的。 (3)确定最优初始回归模型之后对于新加入的解释变量如何决定其去留?(6分) 答:一、若新引进的解释变量使R2得到提高,而其他参数回归系数在统计上和经济理论上仍然合理,则可以作为解释变量予以保留;(2分) 二、若新引进的解释变量对R2改进不明显,对其他回归系数也没多大影响,则不必保留在回归模型中;(2分) 三、若新引进的解释变量不仅改变了R2,而且对其他回归系数的数值或符号有明显影响,则新引进的变量不能简单舍弃,而是应研究改善模型的形式。(2分) 2.表1给出了利用2010年我国31个地区就业人数(X)与地区生产总值(Y)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根据结果回答以下问题:(14分) Variable C X R-squared Adjusted R-squared S.E. of regression Sum squared resid Log likelihood Durbin-Watson stat Coefficint 48.6446 5.280359 表1 OLS估计结果 Std. Error t-Statistic 1733.357 0.607022 0.258445 9.051402 Prob. 0.7826 0.0000 10555.48 8855.166 20.11300 20.20552 89.72227 0.000000 0.831616 Mean dependent var 0.618913 S.D. dependent var 5466.490 Akaike info criterion 7.6E+08 Schwarz criterion -309.752 F-statistic 1.707937 Prob(F-statistic) 表2 White检验结果 White Heteroskedasticity Test: F-statistic 12.23120 Probability 16.45481 Probability Coefficiet 8574576. Std. Error 13234048 t-Statistic 0.647918 0.000152 0.000026 Prob. 0.5223 Obs*R-squared Variable C X X^2 -1583.372 2.833745 11256.08 1.909624 -2.240668 2.183928 0.0291 0.0349 表3 White检验结果 White Heteroskedasticity Test: F-statistic 0.868746 Probability 1.711258 Probability Coefficiet -1.655936 0.644278 -0.051052 Std. Error 3.323644 0.952315 0.067332 t-Statistic -0.498229 3.676539 -3.758210 0.430479 0.504288 Prob. 0.6222 0.0022 0.0017 Obs*R-squared Variable C LOG(X) (LOG(X))^2 (1)写出创建工作文件、建立数据文档、作X与Y关系的散点图及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 参数的命令。(4分) 答:创建工作文件:CREATE U 1 31 (1分)建立数据文档:DATA Y X (1分) 关系的散点图:SCAT X Y (1分)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参数:LS Y C X(1分) (2)根据表1结果写出地区生产总值与就业人数的一元回归模型。(2分) Yt?48.64?5.28Xt??t答: (0.258)(9.051)R2?0.8316,D.W.?1.71,F?89.72 (3)解释斜率参数的经济意义。(2分) 答:就业人数增加一个单位时地区生产总值增加5.28个单位。 (4)判定系数R2及RSS各为多少?(2分) 答:判定系数R2=0.8316(1分)残差平方和RSS=7.6E+08(1分) (5)表2为用White检验进行异方差检验的结果,根据结果分析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答:由于统计量nR2=16.45481大于临界值,且对应的Prob.小于0.01,X和X2的参数估计值显著不为零,所以在1%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认为存在异方差。(2分) (6)表3为用对数变换法消除异方差后再进行White检验的结果,根据结果分析模型是否 存在异方差。(2分) 答:由于统计量nR2=1.711258小于临界值,且对应的Prob.为0.5大于0.1,所以在10%的 显著水平下接受原假设,认为不存在异方差。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