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复习导学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3 0:28:24

课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复习) 课 型 复习 课 时 1 【合作探究2】根据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判断滤液、滤渣的成分。 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后过滤,判断滤液和滤渣的成分。(温馨提示:当一种金属与几种盐的混合溶液反应时,最不活泼的金属最先置换出来。) 题 考试1、理解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C) 说明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 要求 学现象。(C) 学习 学 习 过 程 环节 【前置性小研究】小明同学在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时,整理了如下笔记,【合作探究3】金属与酸反应的曲线图 请你分析有没有错误?如果有,请改正。 自 下图中分别将金属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从图1和图2中,你能各获得那些信1、金属的化学性质:①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与 氧气反应,不同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 ) ②金属都能和酸反应生息? 成盐和氢气。( )③金属与盐都能反应生成另一种金属和另一种盐。( ) 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Ca Na Mn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学 Au 金属的活动性由弱逐渐增强 反应的信息有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后,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中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阶 图1 图2 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里置 换出来。( ) 3、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段 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碳或氢气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 【合作探究1】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比较 1、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比较锌、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导 结论;尽可能设计更多的实验方案) 第1页/共4页

学 阶 段 2、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比较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尽可能设计更多的实验方案) 【我的收获】: 总 结“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阶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段 “教书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我的问题】: 第2页/共4页

【综合提升训练】 1.下列金属中,不能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的是( ) .. A. Zn B. Al C. Ag D. Fe 2.金属与盐酸反应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可用铜和稀盐酸制氢气 B. 四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镁 C. 铁可以把锌从硫酸锌溶液中置换出来 D. 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6HCl=== 2FeCl3+3H2↑ 3. 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老师给大家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铜片表面始终没有明显变化 B. 一段时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C. 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D. 通过实验现象推测银和硫酸铜溶液也可以反应 4. (2019玉林)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硝酸亚铁、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溶液最终变为无色。下列图像能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甲、乙实验探究,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4)若采用丙实验方案也可得出相同结论,则金属C是________。 8.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收集到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操作方案。结合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中含有________和________,无色气体X为________(均填化学式)。 (2)步骤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 (3)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在该操作中用到了玻璃棒,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 (4)理论上所得硫酸亚铁晶体的质量________(填“>”、“<”或“=”)原废液中硫酸亚铁的质量。 9.科学探究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某兴趣小组进行了金属燃烧实验: 实验 1 2 3 将另一片相同铝箔伸 将一片铝箔在空气将一段镁条在空气中步骤 入到充满氧气的集气瓶 中用酒精灯加热 用酒精灯加热 中,引燃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铝箔不燃烧,熔化后铝箔剧烈燃烧,发出镁条剧烈燃烧,发出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现象 也不滴下,外面立即形成耀眼白光 耀眼白光 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一层薄膜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试回答下列问题: 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1)进行1、2实验的目的是为研究铝和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是否与氧气的________有关。 5.现有X、Y、Z三种金属。把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产生气体的速率比X快;把Z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无明显现象。根据以上事实,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正确的是( ) (2)某同学分析2、3实验后就得出如下结论:不同金属的活动性是不同的。其他同学认为这个A. X>Y>Z B. Y>Z>X C. Y>X>Z D. Z>Y>X 结论不可靠,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同学认为镁和铝的活动性可以通过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来比较,你认为还可以通过6.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来比较。 A. 滤液中最多含有两种溶质 (4)在实验1中,有同学用细针去刺破液态铝外面的薄膜,观察到里面的液态铝依然没有流出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来。实验后,同学们查阅资料获知该薄膜是氧化铝,其熔点明显高于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由此推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断,刺破薄膜后液态铝会迅速和________反应又会形成致密氧化膜,所以液态铝不会流出来。 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第3页/共4页

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B. 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Fe(NO3)2 C. 滤渣里一定含有Fe和Ag,可能含有Zn D. 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Ag,一定没有Zn 7.为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实验前需将金属丝打磨,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第4页/共4页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课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复习) 课 型 复习 课 时 1 【合作探究2】根据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判断滤液、滤渣的成分。 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后过滤,判断滤液和滤渣的成分。(温馨提示:当一种金属与几种盐的混合溶液反应时,最不活泼的金属最先置换出来。) 题 考试1、理解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C) 说明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 要求 学现象。(C) 学习 学 习 过 程 环节 【前置性小研究】小明同学在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时,整理了如下笔记,【合作探究3】金属与酸反应的曲线图 请你分析有没有错误?如果有,请改正。 自 下图中分别将金属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从图1和图2中,你能各获得那些信1、金属的化学性质:①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与 氧气反应,不同金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