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检测仪表与传感器习题解答
随着s值的减小,直线特性渐渐趋近于快开特性,等百分比特性渐渐接近于直线特性。所以,在实际使用中,一般希望s值不低于0.3,常选s=0.3~0.5。s?0.6时,与理想流量特性相差无几。
5-9 什么是并联管道中的分流比x ? 试说明x值对控制阀流量特性的影响? 解 并联管道中的分流比x为
x?x值变化时,控制阀的流量变化,控制阀所控制的流量与总管的流量产生差异,因此,其理想流量特性将会发生畸变。x=1时,控制阀的流量就是总管的流量,工作特性与理想特性一致。随着x值的减小,旁路阀逐渐打开,虽然控制阀的流量特性变化不大,但可调范围却降低了。
5-11 什么叫气动执行器的气开式与气关式?其选择原则是什么?
解 气动执行器(控制阀)的气开式为,有压力控制信号时阀开,无压力控制信号时阀处于全关;气关式为,有压力控制信号时阀关,无压力控制信号时阀处于全开。气动执行器的气开式与气关式的选择原则是考虑工艺生产的安全,即信号中断时,应保证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并联管道控制阀全开时流量Q1max总管最大流量Qmax
第6章 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概念
6-1 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哪些环节组成?
解 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检测变送器、控制器、执行器和被控对象等四个环节组成。
6-3 题1-5图为某列管式蒸汽加热器控制流程图。试分别说明图中PI-307、TRC-303、FRC-305所代表的意义。
题1-5图 加热器控制流程图
解 PI-307表示就地安装的压力指示仪表,工段号为3,仪表序号为07;
TRC-303表示集中仪表盘安装的,具有指示记录功能的温度控制仪表;工段号为3,仪表序号为03;
FRC-305表示集中仪表盘安装的,具有指示记录功能的流量控制仪表;工段号为3,仪表序号为05。
6-5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测量变送装置、控制器、执行器各起什么作用?
解 测量变送装置的功能是测量被控变量的大小并转化为一种特定的、统一的输出信号(如气压信号或电压、电流信号等)送往控制器;
控制器接受测量变送器送来的信号,与工艺上需要保持的被控变量的设定值相比较得出偏差,并按某种运算规律算出结果,然后将此结果用特定信号(气压或电流)发送出去
执行器即控制阀,它能自动地根据控制器送来的信号值来改变阀门的开启度,从而改变操纵变量的大小。
6-8 题l-11图所示为一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示意图。A、B两种物料进入反应器进行反应,通过改变进入夹套的冷却水流量来控制反应器内的温度不变。试画出该温度控制系统的方块图,并指出该系统中的被控对象、被控变量、操纵变量及可能影响被控变量的干扰是什么?并说明该温度控制系统是一个具有负反馈的闭环系统。
题1-11图 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
解 该温度控制系统的方块图
题解1-11图 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方块图
其中,被控对象:反应器;被控变量:反应器内的温度;操纵变量:冷却水流量。
可能影响被控变量的干扰因素主要有A、B两种物料的温度、进料量,冷却水的压力、温度,环境温度的高低等。
若当反应器内的被控温度在干扰作用下升高时,其测量值与给定值比较,获得偏差信号,经温度控制器运算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去驱动控制阀,使其开度增大,冷却水流量增大,这样使反应器内的温度降下来。所以该温度控制系统是一个具有负反馈的闭环控制系统。
6-10题1-11图所示的温度控制系统中,如果由于进料温度升高使反应器内的温度超过给定值,试说明此时该控制系统的工作情况,此时系统是如何通过控制作用来克服干扰作用对被控变量影响的?
解:当反应器内的温度超过给定值(即升高)时,温度测量元件测出温度值与给定值比较,温度控制器TC将比较的偏差经过控制运算后,输出控制信号使冷却水阀门开度增大,从而增大冷却水流量,使反应器内的温度降下来,这样克服干扰作用对被控变量影响。
6-11 按给定值形式不同,自动控制系统可分哪几类?
解:按给定值形式不同,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定值控制系统——给定值恒定的控制系统。
?随动控制系统(自动跟踪系统)——给定值随机变化的系统。 ?程序控制系统——给定值按一定时间程序变化的系统。
6-17 某化学反应器工艺规定操作温度为(900?10)℃。考虑安全因素,控制过程中温度偏离给定值最大不得超过80℃。现设计的温度定值控制系统,在最大阶跃干扰作用下的过渡过程曲线如题1-19图所示。试求该系统的过渡过程品质指标:最大偏差、超调量、衰减比、余差、振荡周期和过渡时间(被控温度进入新稳态值的?1%(即900?(?1%)=?9℃)的时间),并回答该控制系统能否满足题中所给的工艺要求?
题1-19图 温度控制系统过渡过程曲线
解 最大偏差A=950?900=50(℃); 超调量B=950?908=42(℃); 由于B?=918?908=10(℃),所以,衰减比n=B?B?=42?10=4.2; 余差C=908?900=8℃;
振荡周期T=45?9=36(min); 过渡时间ts=47min。
因为A=50℃<80℃,C=8℃<10℃,所以,该控制系统能满足题中所给的工艺要求。
6-18 题l-20(a) 图是蒸汽加热器的温度控制原理图。试画出该系统的方块图,并指出被控对象、被控变量、操纵变量和可能存在的干扰是什么?现因生产需要,要求出口物料温度从80℃提高到81℃,当仪表给定值阶跃变化后,被控变量的变化曲线如题1-20(b) 图所示。试求该系统的过渡过
程品质指标:最大偏差、衰减比和余差(提示:该系统为随动控制系统,新的给定值为81℃)。
题1-20图 蒸汽加热器温度控制
解 蒸汽加热器温度控制系统的方块图如下图所示。
题解1-20图 蒸汽加热器温度控制系统方块图
其中:被控对象是蒸汽加热器;被控变量是出口物料温度;操纵变量是蒸汽流量。
可能存在的干扰主要有:进口物料的流量、温度的变化;加热蒸汽的压力、温度的变化;环境温度的变化等。
该系统的过渡过程品质指标: 最大偏差A=81.5?81=0.5(℃); 由于B=81.5?80.7=0.8(℃),B?=80.9?80.7=0.2(℃),所以,衰减比n=B?B?=0.8?0.2=4; 余差C=80.7?81=?0.3(℃)。
反查K型热电偶分度表,得tx=246.4℃
第7章 简单控制系统
7-2 题7-2图是一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示意图。试画出这一系统的方块图,并说明各方块的含义,指出它们具体代表什么?假定该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中,反应器内需维持一定温度,以利反应进行,但温度不允许过高,否则有爆炸危险。试确定执行器的气开、气关型式和控制器的正、反作用。
题7-2图 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
解 该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方块图如下图所示。
题解7-2图 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方块图
其中:被控对象是反应器;被控变量是反应器内温度;操纵变量是蒸汽流量;控制器是温度控制器TC。
根据工艺要求,执行器应为气开型式;蒸汽流量增加时,反应器内温度升高,被控对象是“正”作用;所以,控制器应为“反”作用。
7-15 试确定题7-13图所示两个系统中执行器的正、反作用及控制器的正、反作用。 (1)题7-13(a) 图为一加热器出口物料温度控制系统,要求物料温度不能过高,否则容易分解;
(2)题7-13(b) 图为一冷却器出口物料温度控制系统,要求物料温度不能太低,否则容易结晶。
题7-13图 温度控制系统
解 (1)根据工艺要求,题7-13(a) 图所示加热器出口物料温度控制系统,执行器应为气开阀;加热剂流量增加时,加热器内温度升高,被控对象是“正”作用,所以,控制器应为“反”作用。
(2)根据工艺要求,题7-13(b) 图所示冷却器出口物料温度控制系统,执行器应为气开阀;冷剂流量增加时,冷却器内温度降低,被控对象是“反”作用,所以,控制器应为“正”作用。
7-16 题7-14图为贮槽液位控制系统,为安全起见,贮槽内液体严格禁止溢出,试在下述两种情况下,分别确定执行器的气开、气关型式及控制器的正、反作用。 (1)选择流入量Qi为操纵变量;
(2)选择流出量Qo为操纵变量。
题7-14图 液位控制
解 (1)当选择流入量Qi为操纵变量时,为满足贮槽内液体严格禁止溢出的工艺要求,执行器应为气开阀;由于被控对象是“正”作用,所以,控制器应为“反”作用。
(2)当选择流入量Qo为操纵变量时,为满足贮槽内液体严格禁止溢出的工艺要求,执行器应为气关阀;此时被控对象是“反”作用,所以,控制器应为“反”作用。
7-15 题7-15图所示为一锅炉汽包液位控制系统的示意图,要求锅炉不能烧干。试画出该系统的方块图,判断控制阀的气开、气关型式,确定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并简述当加热室温度升高导致蒸汽蒸发量增加时,该控制系统是如何克服扰动的?
题7-15图 锅炉气包液位控制系统
解 该控制系统的方块图如下图所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