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作文素材集锦(二)
高考作文素材(二)
人物素材整理示例——海明威
一、人物印象
海明威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凭借《老人与海》获得1953年普利策奖及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他的笔锋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一)青少年时期:
海明威出生在一个医生的家庭,他父亲酷爱打猎、钓鱼等户外活动,他的母亲喜爱文学,这一切都对海明威日后的生活和创作产生了不少的影响。中学毕业后,海明威在美国西南的堪萨斯《星报》当了6个月的实习记者。这家报馆要求新闻报道简捷明快,海明威在《星报》受到了良好的训练。后来海明威多次以《星报》记者身份常驻战地,写下了大量报道和小说,他又被称作“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 (二)战争记忆: 1.一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明威怀着要亲临战场领略感受战争的热切愿望,加入美国红十字会战场服务队,投身意大利战场。一天夜里,他被炸成重伤,中的炮弹片和机枪弹头多达230余块。他共做了13次手术,换上了一块白金做的膝盖骨。大战结束后,海明威被意大利政府授予十字军功奖章、银质奖章和勇敢奖章,获得中尉军衔。伴随荣誉的是他身上237处的伤痕和赶不走的恶魔般的战争记忆,他身上至死还留下一些无法取出的弹片。 2.二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明威以记者身分活跃在欧、亚战场。1941年海明威曾来中国采访,在重庆秘密会见过周恩来,并写过6篇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报道。珍珠港事件后,他甚至曾驾驶着自己的摩托艇在海上巡逻以监视敌人潜艇的活动。他还曾率领一支游击队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海明威立即将自己的游艇改装成巡艇,侦察德国潜艇的行动,为消灭敌人提供情报。1944年,海明威随同美军去欧洲采访,在一次飞机失事中受重伤,但痊愈后仍深入敌后采访。 (三)死亡
海明威患有多种疾病,给他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没能再创作出很有影响的作品,这使他精神抑郁,形成了消极悲观的情绪,终于像他的祖父和父亲一样以自杀这种方式解脱了自己。这也是海明威“硬汉子精神”的一种追求吧。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消逝。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伟大作家的陨落!
墓志铭:恕我不能站起。他的墓志铭上那句双关语:“恕我不能站起来”。 (四)代表作品 ——《老人与海》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是桑提亚哥的生活信念,也是《老人与海》中作者要表明的思想。通过桑提亚哥的形象,作者热情地赞颂了人类面对艰难困苦时所显示的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老人与海》桑提亚哥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征:
1
坚强、宽厚、仁慈、充满爱心,即使在人生的角斗场上失败了,面对不可逆转的命运,他仍然是精神上的强者,是“硬汉子”。他们在外界巨大的压力和厄运打击时,仍然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甚至视死如归,他们尽管失败了,却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有着胜利者的风度。海明威于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于这一赞誉,海明威是当之无愧的。
人物评价:
瑞典诺贝尔授奖委员会:勇气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题
海明威:这本书描写的是一个人的能耐可以达到什么程度,描写人的灵魂的尊严。 (五)写作习惯: 1.站着写的作家
海明威写作时,有一个常人所没有的习惯,这就是站着。他说:“我站着写,而且用一只脚站着。我采取这种姿势,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迫使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有人问他:“您简洁风格的秘诀在哪里?”他就简单地回答说:“站着写!” 2.七支铅笔
海明威每天早晨6点半,便聚精会神地站着写作,一直写到中午12点半,通常一次写作不超过6小时,偶尔延长两小时。他喜欢用铅笔写作,便于修改。有人说他写作时一天用了20支铅笔。他说没这么多,写得最顺手时一天就用了7支铅笔。 3.改到出版前最后一分钟
海明威写作态度极其严肃,十分重视作品的修改。他每天开始写作时,先把前一天写的读一遍,写到哪里就改到哪里。全书写完后又从头到尾改一遍;草稿请人家打字誊清后又改一遍;最后清样出来再改一遍。他认为这样三次大修改是写好一本书的必要条件。他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初稿写了6个月,修改又花了5个月,清样出来后还在改,最后一页一共改了39次才满意。《丧钟为谁而鸣》的创作花了17个月,脱稿后天天都在修改,清样出来后,他连续修改了96个小时,没有离开房间。 4.写作方法
海明威的儿子在他的一篇文章《爸爸教我写作》中提到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把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一篇文章绞尽脑汁地改头换面,然后去拿给海明威看。后来海明威给出的评价是:写得很好,但是有一处需要加以改动。把一句话中的“突然之间”改成“突然”就更好了,因为用字越少越好!他的儿子看了之后实在叹服:原来,屠格涅夫的原作中的这句话用的就是“突然”这个词。
二、多维解读
立意角度1:从【战争记忆】的故事中,可以立意“勇气”“硬汉”“不被打败”。 立意角度2:从【改版到最后一分钟】来看,可以立意为“追求完美”“认真”。 立意角度3:从【七只铅笔】的故事中,可以立意“坚持”“努力”。 立意角度4:从【写作方法】的故事中,可以立意“谨慎”“细心”
三、经典范例
是硬汉就站着
2
是谁在大冬天中,穿着薄衫,饿着肚子,与桑迪亚哥一起与大海拼搏。 是谁在一战、二战中,抗着炮弹,拼过性命,去听战士们心灵的呐喊。 是谁在死神面前,带着幽默,说恕我不能站立,却站在人们的心中。
是硬汉!是海明威!是硬汉就给我站着,不去享受那温柔的怀抱,不去对困难卑躬屈膝,不去苟且偷生!坐着生不如站着死,你感受到大海在他的面前屈服了吗?你感受到他敢于向命运祭出重拳的勇气吗?你感受到他最后向自己开枪的永不屈服的精神吗?硬汉!没有退缩,没有害怕,是硬汉就站着,困难又算什么!
硬汉
真的硬汉,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从战争中走来,枪林弹雨,硝烟弥漫。他伤痕累累,带着噩梦般战争的记忆在迷失中前行。他在甜蜜中醒来,娇妻难产,幼子夭折。他悲痛欲绝,背着残忍而沉重的现实在孤寂中彳亍。他迷失,他孤寂,他背负不可扭转的命运,但他从未被打败,他是精神上的强者。他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力量
几十年,战地风云;一甲子,写作时光。无论是乔顿的正义,还是桑迪亚哥的顽强,都是你真实的写照。战争没有让你迷失方向,弹片也都尽数化成了你写作的灵光;病魔没有让你走向深渊,疼痛早已化作你不倒的力量。海明威,无数的奖章也说不尽你应有的荣誉,再多的赞扬也道不完你生命的华章,唯有“硬汉”二字才能展现出你一生中最重的力量。
屹立
他站在佛罗里达广阔的平原上,听着那微风呻吟,注视着多脚猫的尽情繁衍,在这片归宿的大地上,他屹立着。他站在静谧之海汹涌的波涛上,听着那怒涛咆哮,凝望着桑迪亚哥的顽强拼搏,在这片宁静的海洋上,他屹立着。他屹立着,他屹立在水深火热之中,他屹立在桑田沧海之上。就算梦想的翅膀飘然远逝,现实的枷锁架在脖颈;就算冰冷的猎枪顶在喉间,无边的黑暗布满心头,他仍然屹立着。诚然,他只是一根苇草,是宇宙间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它具有万事万物无所比拟的精神力量——屹立的力量。就算他深埋地底,就算他心中灰暗,就算他写下“请恕我不能站起来”,他也没有想到:那个叫海明威的男人的灵魂将永远存留世间。
勇气
是什么让他下定决心孤独航海?是什么让他不顾危险志愿担当战地作者?是什么让他在病痛的折磨下站立着写出了诺贝尔文学奖?是来自灵魂的勇气。是勇气,让他敢于直面苦难与不幸,让他在生命的旅途中永不放弃,让他拥有铁打的硬汉精神!如果我们能同他一样勇敢无畏的拥有硬汉精神,直面惨淡的人生,奋力一击,也许就能拨开云雾,拥抱阳光。让硬汉的精神融入血液,让勇气深入骨髓,用行动挑战苦难,用勇气创造人生辉煌。
追求完美
追求完美,你在不断的追求中到达人生的巅峰。当战争爆发,你毫不犹豫的奔赴前线,是你对和平完美的追求;当旭日初升,你单脚站立在书桌前伏案写作,是你对作品完美的追求;当初稿既定,你乐此不疲的用七支铅笔进行修改,是你对一切从简的完美追求。因为追求完美,所以你不怕在世界大战中粉身碎骨;因为追求完美,所以你顽疾缠身时仍坚持创作;因为追求完美,你成为了
3
蜚声文坛的文学巨匠。海明威,当这个名字出现在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上,我明白这是对一个追求完美的作家的肯定。一个人生来就不是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但就是打不败他,因为他追求完美!
鞭策
是什么让他即使遍体鳞伤还执着地奔赴战场作一线报道?是什么让他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成稿做到精益求精?是什么让他永远站立让自己保持一种紧张状态?是一种无形的鞭策的力量。这种力量鞭策着他从无数次伤痛中重生去投入自己的事业,不为自己,只为国家。这种力量鞭策着他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更好的文章使读者饱满眼福,洗涤灵魂。这种力量鞭策着他时刻保持紧张的状态以求工作达到最高效率。海明威凭借这种鞭策的力量让自己永远站立。
不会被打败
如果说,有这样一个铁铮铮的汉子,他奔波于各大战场之间,穿梭于滚滚硝烟之中,即使270多块弹片刺入他的身体,但却无法刺进他坚硬的灵魂;如果说,有这样一个大笔落落的作家,他单脚站立,绷紧的肌肉与神经疲惫了他的身体,可却无法疲惫他的斗志。他,就是海明威,正如他在《老人与海》中写到的“一个人,可以被摧毁,却无法被打倒。”
四、主体段写作
运用林语堂的作文素材,自选一个话题,写一个完整的议论文主体段落。 (观点句)+(阐释句)+(例证句)+(分析句)+(结论句)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