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千课万人汇报
《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数学研讨观摩心得体会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实验小学 胡彩清
本次《千课万人》第二届小学数学“新课标课堂”研讨观摩会的主题是:“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转型探究,共安排了35节课,6场专题讲座,2个课堂评点,3次互动点评。授课有我们熟悉的特级教师徐长青老师、吴正宪、朱乐平、黄爱华、华应龙、唐彩斌老师。他们从知识形成,大问题新思考,数与形的有效结合,感悟数学思想等方面演绎了新的课堂模式。
烟花三月下杭州,既领略了名师的风采,双感受了浙大深厚的文化底蕴,一路辛苦一路收获,下面就经典课堂中呈现的亮点与大家共同分享:
亮点一:在形象与现实中完成数学化的过程,形成抽象的数学认识,完成学科间的整合。
徐长青老师的《重叠问题》,以故事导入,设疑激趣,鼓励猜想。形象的用生活中的呼拉圈表示两个集合圈,让情境中既玩抢椅子游戏,又玩猜拳游戏的学生站在圈里,由于有一位学生既参与抢椅子游戏,又参与猜拳游戏,没法同时站在两个圈里,在冲突中激活学生思维,蕴含重复思想,让学生急中生智,把两个呼拉圈重叠一起,巧妙解决了问题,并用手势形象表示两个集合圈,慢慢重叠,这节课运用语文中的关联词“既??又??”、“只??”、“既不??又不??”完成了学科间的整合。
亮点二:研究大问题,提供大空间,呈现大格局。
黄爱华老师《圆的认识》。首先用一个有趣的生活情境导入,出
— 1 —
示下水道井盖图,并立起来转动,然后让学生说井盖做成圆形的原因,针对众多优点,重点从“井盖为什么不会掉下去?”这个大问题出发让学生发表看法、展开想象,留有充分的思考空间,交流自学、展示、生生互动质疑解答,最后呈现出一张圆的知识的大网,涵盖了圆的所有知识。
两端都在圆上 是圆中最长的线段 ⑥中心是圆心 ④把圆平均分成2个半圆 ⑤是直的线段 直径通过圆心 ①无数条 ②长度相等 ③是半径的2倍 直径 整节课在一个大问题引领下,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交流空间,最后呈现了一张圆知识的大网图。
亮点三:培养学生提炼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不断调整完善中趋于完美。感悟图形的周长、面积和形状之间的关系。
华应龙老师《台湾长什么样子》,老师先出示台湾地理位置的信息,然后让学生自己解读信息画图(在长400千米,宽150千米的长方形中)。
〔我也准备了3个长方形,想感受一下老师们对信息的解读能力。〕
出示:台湾本岛南北纵长约395千米,东西宽度最大约144千米,海岸线长约1139千米。画出台湾的样子。(师有什么问题,再调整画一个)。
再出示:面积约为3.6万平方千米。(再画第三个)。
— 2 —
整节课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做事往往不能一步到位,只有不断调整才能接近完美。同时让学生感悟了周长、面积和形状之间的关系;周长一定时,面积可大可小;面积一定时,周长可长可短;周长和面积都一定时,图形的形状并不唯一。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价值。
亮点四: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寻找规则,拓展延伸,提升能力。
张齐华老师在《确定位置》一课中,首先出示5行、5列的照片图,让学生找他儿子的照片,学生没法找,于是提供线索给出一个数对(4,2)学生急于找到答案,结果找出4个,这时老师说我不可能有4个儿子,哪出现了问题?要准确找到,必须明确什么?〔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先明确顺序,再明确方向,既4与2表示的意义,老师简单的手势直观理解顺序:先列后行、方向从左到右、从下往上的规则。然后用数对确定位置,给数对判断位置。拓展延伸在教室中的数对,由一个人扩展到:
一行 一列 一斜行 整体学生 (X,1) (1,X) (X,X) (X.Y) 在不同形式的游戏中提升学生的能力。
亮点五:注重实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有序思考能力,可能性大小建立在可能性相等的基础上。(可能性大小新解释)
5个球放在盒子里,〔编5个号,每个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① ② ③ ④ ⑤
1 1 1 1 1 摸到
555555个球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 3 —
2黄3白,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 ),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 ),2里的5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
5专家解释:5个球放在盒子里,编5个号,每个球的可能性都是1,共有(5)种等可能,摸到黄球有(2)种可能,所以摸到黄球
5的可能性是2。因此,5表示有5种等可能,2表示摸到黄球有2种
5可能,
出示:2枚硬币一起掷,两个正面全部朝上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3枚硬币呢?
总之,名师的课我们不能照搬,但他们的思想、理念、方法可以融入我们的课堂,让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思考起来。
— 4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