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试卷8份集锦》河北省名校2021届物理八年级(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4℃时,液体密度最小 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C.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 D.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
2.把两个物重相同的实心铁球和铝球,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 A.相等
C.铝球的比铁球小
B.铝球的比铁球大 D.浮力都等于重力
3.如图是央视纪录片《航拍中国》中的画面,拍摄的是合那高速公路的美景。飞机在航拍时,如果使用的照相机镜头焦距为6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为
A.小于60mm B.等于60mm C.略大于60mm D.大于120mm
4.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5.下列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乙图中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 D.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针对如图所示的成像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 B.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 C.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 D.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
7.有一天,雨、露、冰、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雨说:我是水汽化而来 B.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 C.冰说:我是水凝固而来 D.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
8.如图所示是小梦同学在﹣9℃的室外玩肥皂泡泡时拍摄的照片。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对这一现象包含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9.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图乙: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C.图丙: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D.图丁:八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悠扬的琴声不可能是噪声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D.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不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二、填空题
11.小强用天平、量筒和一个容器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经过规范操作,得到如下数据:
实验编号 液体的体积V/cm 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g 331 4 20 2 12 28 则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容器的质量为_______g,能正确反映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的体积关系的图象是如图中的________
12.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摄像机进行航拍,来于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器件上,形成的是_____(选填“虚”或“实”)像:当无人机下降时,需要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器件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洁晰的画面。 13.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一叶蔽目,不见泰山”这句话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___传播的;
(2)站在晋江的河岸上,有时可以看到河中的小鱼游来游去,老师说我们看到的只是鱼的________像,这是由光的________形成的;
(3)坐在教室每个位置的同学都可以看得见老师写在黑板中间的字,这是由于________的缘故;但是对于黑板右边的字,坐在教室前排左边的同学总感觉黑板“反光”而看不清,这又是由于________的缘故.(选填“光的镜面反射”或“光的漫反射”)
(4)湖边的路灯距湖面高3m,湖水深7m,映在平静湖水中灯的“倒影”距离湖面________m. 14.信阳“毛尖”深受人们喜爱,在制茶过程中,通过加热能使新鲜茶叶中的水分快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便是制茶工序中的“杀青”.用高温开水能很快泡出茶香、茶色,这是因为温度越高,_____越剧烈.
15.生活中处处皆有物理知识:
(1)往暖水瓶中灌水时,可以根据发出声音的_______变化来判断暖水瓶中水的多少:听音乐时,我们能分辨出小号声和钢琴声,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_不同。
(2)常见的气体打火机是通过_______的方法将可燃气体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后储存在其中的。 (3)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锅的上方都会出现“白气”,如图甲、乙所示,“白气”的形成过程需要_______热,由图示现象可以确定图_______是火焰熄灭前的情景。
16.如图为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我们知道A是禁鸣标志,B是限速标志,则B表示的含义是_____,汽车在小区行驶100m至少需要_____s;以行驶汽车为参照物,标志牌是_____的,以驾驶员为参照物,汽车是_____的。
三、计算题
17.小明的妈妈买了一枚“9999”的金戒指。他为了知道金戒指是否是纯金的(金的密度19.3×103kg/m3),测出戒指的质量为7.8g,体积为0.5cm3,请通过计算判断这枚戒指是否是纯金的? 18.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 (1)该汽车在600s内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四、实验题
19.小明根据密度定义式ρ=
m得出:同种物质,密度和质量成正比。为了证明小明的说法是错的,小V李做了如下的实验。请帮他补充完整。实验步骤:
(1)取一个铁块甲,用调好的天平测出铁块甲的质量为m甲,记入表格;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读出水的体积为V0;
(3)把铁块甲放入量筒中使其_____,读出量筒示数为V1,计算出铁块甲的密度ρ甲=_____,记入表格;(请用测量出的物理量表示铁块甲的密度ρ甲)
(4)再取一个的铁块乙,使乙的质量____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甲的质量,仿照测量铁块甲的步骤,得出乙的质量m乙,乙的密度ρ乙,记入表格。
?甲m甲实验分析与结论:因为____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所以小明的说法是错误的。
?乙m乙20.物理兴趣小组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
(1)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在光具座上将蜡烛、光屏分别放在凸透镜的两侧,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_____;如甲图所示的装置测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2)图乙是用图甲凸透镜在某次实验时观察到的像,根据成像特点可知生活中的_____(填“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若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右移动一段距离,想要在光屏得到清晰的图象,应该把光屏向_____(填“左”或“右”)一段距离,此时像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3)若把蜡烛放到离凸透镜15cm的位置上,调整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将得到一个倒立、_____的实像。若把蜡烛放到离凸透镜5cm的位置上,此时像与物同侧,得到一个_____、放大的虚像,生活中的_____(填“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1.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
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乙中的______选填字母序号两图示实验,实 验中用的研究的方法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