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猪丹毒的鉴别诊断与防治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猪丹毒的鉴别诊断与防治措施
作者:王桂花
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5年第06期
摘要:猪丹毒病可以通过流行病学研究、临床症状分析、解剖等措施来进行诊断,该病发生季节性较为明显,临床上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剖检时,急性期猪表皮有弥漫性充血,慢性期猪关节部位的病变明显。通过对猪丹毒病的皮肤表现和肢体、关节特点来和猪瘟、猪肺疫、败血性猪链球菌病和猪流感进行区分鉴别,提供针对性的防治工作,青霉素对该疾病的治疗效果比较理想。
关键词:猪丹毒;鉴别诊断;防治 1 流行情况
约有1/3~1/2健康猪的扁桃体和淋巴样组织内含有猪丹毒杆菌,该病变可以经过排泄物、分泌物进行传播。猪丹毒病的发病季节性明显,7~9月份是高发季节,集中于夏秋两季,如果该地区属于常年气温稳定,无较大变化,那么猪丹毒病的发病不表现出季节性。猪丹毒病的病原体是红斑丹毒丝菌,也叫做猪丹毒杆菌,属于革兰氏染色阳性菌。 2 临床症状
猪丹毒病的临床潜伏期是3~7天。急性期发病的猪发病快速,部分猪在无症状情况下就会死亡。通常猪发病后,运动减少,呕吐,体温超过42℃,如果病猪能够存活,在1周内体温会逐渐下降,恢复正常,眼结膜充血,存在便秘、腹泻等症状。发病2天内会出现指压褪色的红斑,一般3天内就会死亡,死亡率极高,超过了80%。
亚急性症状的猪会有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行动迟缓,3天左右会在胸颈部和四肢出现疹块,颜色由红逐渐变黑,形状各异。疹块会突出,形成界限,一般2周内都能够恢复。 慢性是急性和亚急性症状的归转。病猪有心内膜炎、关节炎、皮肤坏死等表现,皮肤坏死表明亚急性猪丹毒的一种归转,耳、尾、背会出现大面积的坏死症状,形成干性坏疽,存在脓性物,新生的皮肤颜色比较浅。 3 剖检变化
急性期病死的猪表皮会有弥漫性出血,在口鼻、耳、腹、大腿等部位表现的更加严重;内脏存在充血和水肿的情况,心外膜存在斑点性出血,可在胃、十二指肠、空肠黏膜等部位发现出血点。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