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练习题目(附答案)
Ⅴ.课后巩固练习题(90分钟,10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浠水(xī) 硕果(shuò) 锲而不舍(qì) ...B.弥高(ní) 校补(xiào) 迥乎不同(jiǒng) ...C. 衰微(shuāi) 迭起(dié) 沥尽心血(lì) ...D.赫然(hào) 凝结(níng) 气冲斗牛(dòu) ...2.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B.深霄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C.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郝然而出
D.这个方面,情况就迴乎不同,而且一反即往了 3.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仰之弥高(更加) 潜心贯注(用心专而深) ...B.锲而不舍(刻) 心会神凝(领悟) ..C.兀兀穷年(劳苦的样子) 迥乎不同(差得远) ... D.沥尽心血(滴) 警报迭起(屡次) ..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他要给我们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药方。
(2)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3)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而出。 (4)这个方面,情况就 ,而且一反既往了。 A.衰弱 凝结 蓦然 迥乎不同 B.衰弱 凝固 赫然 截然不同 C..衰微 凝固 蓦然 截然不同 D.衰弱 凝结 赫然 迥乎不同 5.指出下面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4分)
(1)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
1 / 9
(2)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
(3)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
(4)闻一多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 6.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4分)
(1)饭几乎忘了吃,他贪的是精神的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
(2)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
(3)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
(4)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
7.判定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5分)
(1)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作收在《闻一多全集》中。( )
(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一篇人物传记。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生平经历,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
(3)臧克家,诗人,以一篇《老马》成名,被誉为“农民诗人”,曾受教于闻一多。( )
(4)《烙印》《从军行》《淮上吟》等诗集均为臧克家的作品。( ) (5)《红烛》《死水》都是闻一多的诗集,表现出反帝爱国的激情。( )
二.整体感悟(8分)
1.文章从那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人?(3分)
2.课文的两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这些话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3分)
2 / 9
3.有人认为,这篇文章的语言大呼小叫,用大词、文言词,不朴实。到底应该怎么看?(2分)
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10分)
①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②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④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⑤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⑥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⑦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⑧这就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⑨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琳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⑩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11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12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13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14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3 / 9
1.选文第①②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选文第14段的两句话再次点题以照应题目中的和。(2分)
2.选文中有关闻一多“说”和“做”的事例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3.说说对下列句子的理解。(2分) (1)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
(2)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4.闻一多先生说过“我是做了再说”“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但他又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可信,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这前后的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
5.“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四、拓展阅读题(15分)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很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
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呜?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的那个最黑
4 / 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