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稿(1)
1、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支持“三农”宗旨宣传不到位,导致部分农户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金融服务的一种方式缺乏认识,习惯性地认为小额信贷是扶贫手段而不是金融服务,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与赈灾款、扶贫款、救济款等混淆起来。
2、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运行中出现“农转非”现象和农户利用《贷款证》顶名贷款现象,大大提高还贷风险。 三、基层政府和村社方面
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创建“信用镇(村)”活动,必须得到各市、县、乡镇、村党政领导的大力配合和支持。而在现实调查中,基层政府和村社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却存在两极偏向的现象。一是干预过多,致使部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变成行政化贷款。另一偏向是当地基层政府不主动积极配合农信社的放贷工作。 3.2我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高风险性 3.2.1我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的种类
一、信用风险。相对于传统银行业务来讲,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信用风险要大得多。这是因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主要是向农户提供短期贷款,其贷款类型和地区都比较集中,这种小范围的同质的客户群局限了风险分散的潜在能力。再加上没有抵押品,这就使得客户违约后的强制执行变得没有保障,信用风险高于传统业务。
二、管理风险。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面对千家万户,具有面宽、金额小、数量大的特征 ,要求管理必须规范严格。而我国农村信用社多数还处于手工操作阶段,电子化水平不高,农村信用社习惯于粗放经营 ,
受管理水平限制 ,存在建档不全、审贷不严、贷后管理缺乏、弱化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管理等等问题,因此,农户小额信用贷 款在管理水平落后的地区有较大的管理风险。
三、市场风险。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以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经营为主,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是必然的经济现象。小生产的盲目性很容易使 农产品出现结构性趋同,加上农村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生产技术和 水平落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较高,农业生产经营时常出 现相对大的市场风险。
3.2.2我国农户小额信贷风险的根源
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回收缺乏可靠的保障机制。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回收首先依赖于承贷农户通过贷款的使用而产生的收益,或者承贷农户通过其它途径获得的收益。如果农户使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项目选择不当,贷款项目的实施不力,市场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原来预计的还贷资金来源落空,都可能造成承贷农户的现金流出现不足,从而造成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回收困难。
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项目的管理缺乏严格的责任制。在我国的农户小额信贷支农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地方政府基层机构提出项目并组织实施。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地方政府基层机构并不承担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使用所带来的风险,这样不但不能给贫困农户增加收益,甚至增加贫困农户的负担,这是造成承贷农户不能按期归还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从而影响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支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一方面,农户
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面向千家万户,虽然每笔贷款数额很小,但是发放和管理中的工作量十分巨大。虽然农村信用社机构网点遍及乡镇但有时仍然感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管理力量不足。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农户,尤其贫困地区的农户,对利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缺乏信心和途径,甚至错误地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视同无偿支农救济款,因此容易出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使用不当,挪作他用等情况。这两种情况直接导致了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使用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妨碍了小额信贷支农效用的发挥。 3.3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缺少可持续性 3.3.1缺少充足的资金来源
国际上小额信贷的资金来源一般有以下几个途径:①小额信贷机 构发起人的自有资本;②国际多边机构和双边合作机构的捐赠资金和 软贷款;③财政资金和中央银行再贷款;④商业银行或开发性金融机 构作为批发机构提供转贷资金;⑤储蓄资金和存款。
农村信用社本来资产质量不高,开展小额信贷业务后,一方面由于全面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村信用社资金需求量大增;另一方面由于信用社在开户上受到限制,农村信用社的存款得不到相应的增长,使农村信用社负担加大。农村信用社既面临着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高于其他贷款的风险,又要满足支农资金需要,资金问题最终将成为农村信用社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核心问题。 3.3.2发展的规模及成本的制约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规模是指信贷机构及其业务共为多少农户
或借款人提供了服务,可用于小额信贷贷款量所代替。小额信贷机构提供贷款的成本是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组成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有两项变动成本:一是费用成本。影响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费用的主要因素是交易对象的数量过于庞大、单笔金额小、数量大。二是风险成本。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受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各类风险的影响较大,其所产生的成本将高于普通信贷。由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成本高、风险大,这就需要有较多的贷款量才能使农信社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收益覆盖成本,但目前大多数的农信社基本上按照其所在地域范围吸收社员和客户,贷款规模受到所在地的农户的多少和农户有小额信贷需求量的约束,这是许多农信社经营状况不佳的一个因素。通过调查发现,那些经营状况较好的农村信用社很大一部分是吸收了非社区社员和客户,因此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可持续性和开展的业务量有直接的关系。 3.3.3 利率控制的弊端
由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服务成本高,因此必须提高其贷款量来保 证收益覆盖成本,但贷款量又常常受到一定的制约,因而必需收取较 高的利率才能弥补成本。近年来央行批准的小额信贷公司,其贷款利率有所放开,但也被控制在基准利率的四倍以内,低利率的初衷是为了惠及更多的穷人,提高他们的还款能力,但实践证明,效果并不理想。这种人为的限定范围,而不是通过市场来决定利率的高低,必将与市场产生矛盾,当利率使小额信贷机构收取的利息无法补偿操作费用,就会打击其发展小额信贷的积极性,影响其可持续发展。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