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题6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课题6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一、学习目标
1.掌握《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细化过程,关注注意事项,要能够用精简准确的语言描述全过程;
2.特别掌握凝胶色谱法、缓冲溶液和电泳的操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二、知识过关
1.凝胶色谱法:也叫做 。是指 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在通过凝胶的过程中,因有些要进入凝胶颗粒,有些不进入凝胶颗粒,导致移动的路径不同,而导致 不同,进而将不同的蛋白质彼此分开的有效方法。 2.凝胶的成分是什么?凝胶颗粒本身有何特征?
3.相对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由于 作用进入凝胶颗粒 内部而被滞留,相对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被阻挡在凝胶颗粒外面,在颗粒间迅速通过。
4.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体现在哪里?请写出维持血液PH稳定的两对缓冲物质。
5电泳:在一定的 下,带电粒子在 的作用下,因 、 和 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方向或 ,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
6.常用的电泳方法有哪两种?测定蛋白质分子量时通常使用 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具有 结构。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率主要取决于它所带 的多少和 。为了消除 对迁移率的影响,可以再凝胶中加入SDS(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能够使蛋白质发生 。SDS所带电荷可以掩盖不同蛋白质间的 差别,使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 。
7.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哪四个步骤?
8.细胞组成中,除 以外,约 %是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由 条肽链组成。血红蛋白因含有 而呈现红色。
1
思考:本课题为什么选择哺乳动物的血液来分离血红蛋白?必须这样选择吗?
9红细胞洗涤”环节的目的是? 采集的血样为什么要加入柠檬酸钠?
采集的血样在离心的时候为什么是“低速短时”? 洗涤时为什么用的是生理盐水而不是蒸馏水?
搅拌的时候为什么强调“缓慢”? 为什么要强调多次洗涤? 洗涤到什么情况才算干净?
10.“血红蛋白的释放”环节的目的是? 在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和甲苯的目的是? 搅拌的时候为什么强调“充分搅拌”? 11.“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步骤的原理是什么?
离心后溶液分为4层,从上到下分别是何种物质?各有什么样的表观特征?
过滤和分液漏斗分别发挥什么作用?
思考:如果高速离心后并未出现预期的分层现象,可能是什么原因?
12.粗分离利用的是什么技术?主要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透析袋外面用的是磷酸缓冲液?如果在透析袋外面的缓冲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或出现什么现象?
13.典型例题
如图表示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在红细胞中的作用体现 了蛋白质具有________功能。
(2)甲装置中,B是血红蛋白溶液,则A是________。 (3)甲装置用于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