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师1108考试批次《幼儿园教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2. 幼儿教师如何保障儿童权利?
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参考
(1)在教育中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规范教师行为, 尊重幼儿,尊重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的尊严和权利,不能歧视、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任何一个幼儿。 (2)创设一个平等、民主、温暖、宽松的环境和教育氛围。
(3)努力提高幼儿园教育的质量,促进每个幼儿身心健康地全面发展。
(4)在教育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上,努力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尊重幼儿的意见发表权、参与权,让幼儿园成为幼儿主动积极地活动的乐园。
(5)向家长、社区宣传儿童权利保护的法律、法规等等。
3. 设计教育教学活动的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参考
(一)注意教学对幼儿全面发展的整体性影响 (二)注意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的辩证统一 (三)注意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 (四)注意选择适当的教学活动形式 (五)注意教学过程中每一步骤的有效性
福师1108考试批次《幼儿园教育》复习题二及参考答案
本复习题页码标注所用教材为: 教材名称 幼儿园教育 作者 李季湄、肖湘宁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版次 1997年11月第1版 定价 12元 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
一、是非判断题:(10%)
1、在间接控制方式中,教师处于隐性客体状态。( ) 2、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是活动 ( )
3、在教师作用于幼儿的方式中,属于直接控制方式的是摆积木 ( )
4、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方法 ( )
5、《儿童权利公约》是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保障儿童权利的国际法律文书。( )
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参考 对 对 错 错 对
二、名词解释:(25%)
1、教育教学计划
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参考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计划是由幼儿园依据幼儿教育目标和幼儿园课程标准,有计划地、系统地设计、组织和安排各类教育教学活动。 2、幼儿园课程
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参考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3、幼儿园教育物的要素
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参考
幼儿园教育物的要素是指进入幼儿园教育过程、发挥直接和间接教育作用的各种物质资源。狭义来看,主要是指幼儿园内的物质环境(自然的和人工的),包括环境中的各种设备、配置(如玩具、教具、学具、材料等)以及园内的自然景物等。广义来看,则指幼儿园内外的、参与幼儿园教育过程的物质环境,社会的和自然的。其中,家庭、社区的物质环境被视为主要的组成部分。 4、幼儿园环境
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参考
广义来讲,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既包括人的要素又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幼儿园内的小环境,又包括与幼儿园教育相关的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的大环境。狭义来讲,则仅指幼儿园的内部环境,幼儿园内的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 5、直接控制方式
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参考
所谓直接控制方式表现为直接、明确地传递教育意图。这一方式是教师作用幼儿的一种明确简捷、系统有序、经济有效的方式。
三、填空题(25%)
1. 现代幼儿教育观视儿童为 ,提
出 、 、 。
2. 直接控制方式是指 ,直接控制方式的特点
有 、 和 。
3. 幼儿园内环境创设的原则:
① ② ③ ④ ⑤
4. 幼儿园教育的一般原则:
① ② ③ ④
5. 幼儿园教育在幼教系统中的作用可分为:
① ; ② 。
6. 新时期幼儿园双重任务的特点 、 和 。 7.设计教育教学活动的注意事项:
① ② ③ ④ ⑤ 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参考 1.
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个体 尊重儿童的发展特点
尊重儿童的人格和尊严 尊重儿童的能力与个性 2.
直接明确地传递教育意图 明确简洁 系统有序 经济高效 3.
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 发展适宜性的原则 幼儿参与的原则 大环境和小环境相结合的原则 经济性原则 4.
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利的原则
促进儿童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原则 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充分利用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 5.
辐射作用——即向各种形式的幼儿教育发挥指导、示范作用,带动非机构幼儿 教育的发展
协调作用——促进各种幼儿教育形式相互沟通、形成教育合力的作用
四、简答题(40%)
1、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要求。
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参考
(1)树立正确的观念。 (2)正确的合作态度。
(3)采用多种方式吸引和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4)采用多种途径与家长相互交流、相互指导,谋求统一的正确的价值观。
(5)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双向的,但教师作为专业教育工作者, 在帮助家长改善教育行为、改进教育方法、转变教育观念等方面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2、 幼、小衔接的基本原则和注意点。
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参考
幼、小衔接的工作最基本的原则是将之纳入到素质教育的轨道。具体地说,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长期性而非突击性 2.全面而非单项的衔接 3.与小学衔接而非小学化
3、幼儿的内部活动是指?
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参考
内部活动是指不可见的幼儿的生理、心理活动。
(1)幼儿的生理活动是满足其机体的发展需要以适应外界的最基本、 最直接的活动。 (2)幼儿的心理活动是为了满足自身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的需要, 与外界积极地进行相互作用的需要的内部活动。
(3)幼儿的心理活动与其生理活动的相同之处是, 它也是必须由幼儿自己进行的、极其艰巨的“儿童的工作”。
(4)幼儿的心理活动与其生理活动的不同之处是, 它带着鲜明的个体特征,特别是作为心理活动最基本的认识活动,幼儿处理外部信息的方式、思维习惯、速度等等都表现出个体差异。
4、幼儿教师如何保障儿童权利?
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参考
(1)在教育中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规范教师行为, 尊重幼儿,尊重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的尊严和权利,不能歧视、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任何一个幼儿。 (2)创设一个平等、民主、温暖、宽松的环境和教育氛围。
(3)努力提高幼儿园教育的质量,促进每个幼儿身心健康地全面发展。
(4)在教育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上,努力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尊重幼儿的意见发表权、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