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3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会计实务》终极泄密卷部分
7.B
【解析】选项B的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 8.B
【解析】研究开发活动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根据谨慎性的要求是要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的,所以答案为B。 9.D
【解析】因为换人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计量,所以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为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所以甲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金额是350+150=500(万元),甲公司换入在建房屋的入账价值为500×300/(100+300)=375(万元)。 10.A
【解析】企业为固定资产减值测试目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不应当包括筹资活动和与所得税收付有关的现金流量,因此选项A是错误的,符合题目要求。 11.D
【解析】企业因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使某项投资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所以选项D是正确的。 12.D
【解析】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可行权日后企业是不再确认相关成本费用,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是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反映在利润表中项目是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 13.C
【解析】借款费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开始资本化:
(一)资产支出已经发生,资产支出包括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以支付现金、转移非现金资产或者承担带息债务形式发生的支出; (二)借款费用已经发生;
(三)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本题中,三个条件全部满足是发生在2010年7月1日,所以2010年7月1日为开始资本化时点,而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停止资本化,所以资本化期间的终点是2011年2月28日。 14.C
【解析】债务重组损失是指债权人实际收到的抵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债权账面价值的差额,
也就是债权人的让步金额,所以答案C是正确的。 15.A
【解析】企业会计准则——第十五号建造合同第十六条规定合同完成后处置残余物资取得的收益等与合同有关的零星收益,应当冲减合同成本。 二、多项选择题 16.ACD
【解析】会计政策变更并不是意味着以前的会计政策是错误的,而是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会使得会计信息更加具有可靠性和相关性,所以选项B是不正确的。 17.ABD
【解析】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也就是说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仅仅是指的对报告年度报告有关的事项,并不是在这个期间发生的所有事项,所以选项C是不正确的。 18.BCD
【解析】非营利组织的捐赠收入为民间非营利组织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捐赠所取得的收入。对于捐赠承诺和劳务捐赠,不予以确认,但应在会计报表中披露。所以选项A是不正确的,即不予以确认的。 19.BCD
【解析】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对外销售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存货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发生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相关税金,所以答案为BCD。 20.BCD
【解析】无形资产摊销一般是计入管理费用,但若是专门用于生产产品的无形资产,其摊销费用是计入相关成本的。对于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和摊销方法都是至少于每年年末复核的,无形资产是采用历史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的,其历史成本为账面价值。 21.ABCD 22.ABCD 23.ACD 24.ABD 25.ABCD 三、判断题 46.×
【解析】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是在资产负债表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单独反映的。 47.√
【解析】发现以前会计期间的会计估计存在错误的,也就是说发现以前滥用会计估计变更,应该作为前期会计差错,按照前期会计差错进行更正。 48.×
【解析】企业财务信息不能为了谨慎性而牺牲可靠性和相关性,必须真实的,客观的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 49.√
【解析】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50.×
【解析】企业购置的环保设备和安全设备等资产,它们的使用虽然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是有助于企业从相关资产中获得经济利益,或者将减少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因此,对于这些设备,企业应将其确认为固定资产。 51.√
【解析】企业在初始确认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时,就应当计算确定实际利率,并在相关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 52.×
【解析】差额是计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的。 53.×
【解析】已修改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涉及或有应收金额的,债权人在重组日是不确认或有应收金额的,而是实际收取的时候才予以确认的。 54.√
【解析】或有负债因为不满足负债确认的条件,所以是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只能在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55.×
【解析】若是企业合并符合免税合并的条件,则对于合并初始确认的资产和负债的初始计量金额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递延所得税负债,调整合并形成的商誉或者营业外收入。
四、计算分析题 1.【答案】(1) 2009年5月20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95.8
应收股利 6 贷:银行存款 301.8 2009年5月27日: 借:银行存款 6
贷:应收股利 6 2009年6月30日: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5.8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5.8 2009年12月31日:
借:资产减值损失 95.8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5.8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60
2010年4月26日: 借:应收股利 1
贷:投资收益 1 2010年5月10日: 借:银行存款 1
贷:应收股利 1 2011年6月30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5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0 2010年12月24日: 借:银行存款278.3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10
——公允价值变动 35.8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95.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